内容提要
富含造语的科幻小说和电影叙事成为上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的一个文化热点。造语是创建语言符号系统或语言变体、新造语言备用和使用单位的活动或活动的结果。造语本身就是翻译问题。由于叙事文本是使用造语最多的文类,故此探究其中的造语翻译,能为同类文本中的翻译问题决策、文化故事的翻译传播提供方法论理据。诚然,语境是翻译活动实现过程中译者的策略资源;参照制约、导向和促成翻译决策的操作化分层语境因素,以及叙事文本中造语的文体特点和叙事功能,可解析该类翻译如何进行语言决策的问题。以敦煌文献《伍子胥变文》中的药名诗英译为例,可对该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人物简介
桑仲刚
桑仲刚,男,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翻译学、社会-语用及比较叙事研究。先后求学于兰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其成果发表于Perspectives、Social Semiotics、Pragmatics and Society、Lingua、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外语》等外国语言学重要期刊,主编和参编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语境中敦煌叙事文献的翻译活动史通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文化翻译研究会理事。2018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新闻报道
暂无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