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近代东亚海域屏风中的异域与外夷

主讲人 王廉明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5日(周二)18:1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5日(周二)20: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45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早期近代的东亚海域,屏风已成为一种主流的绘画和图像媒介。本次讲座主要通过探讨南蛮屏风、款彩屏风以及澳门金彩屏风三种类型屏风的形制和图式间的交融关系,来讨论宋金时期“胡笳十八拍”图式在后世的流传和复兴。这类描绘北方草原和狩猎场景的图式,在进入日本后,成为狩野派画家描绘葡萄牙人在长崎贸易的主要来源。在澳门,日本艺术家制作的金彩屏风也继续使用这类图式,用以展现葡人生活的异域风情。同时,17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款彩屏风,也利用这类图式再现了渡海而来的荷兰人。在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作者通过对比同类实物,探讨了这三类屏风可能存在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指出明代中期流传至日本的“文姬系”画作为狩野派画家的“鞑靼人打马球”和“鞑靼人狩猎”屏风提供了灵感来源——这类画作的特色在于加入了猎虎的场景,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清时期日益严重的虎患问题,成为东亚海域屏风中狩猎的主要图式。

人物简介

王廉明

王廉明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他于2014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东亚艺术史博士并在多个大学和机构任职,其中包括维尔茨堡大学 (2009-11)、海德堡大学 (2014-21)、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 (2018/19, 2021/22) 以及弗莱堡大学高等研究所 (2022)。2021/22年为剑桥大学全球人文东亚艺术和建筑访问教授。他教授并撰写有关十七至十八世纪在全球史语境中的物品、动物和艺术品交织及流动史。近著《耶稣会的北京遗产:1600-1800年间的宗教建筑及跨文化空间》(德文)获海德堡科学院2021年年度学院奖以及入围同年ICAS图书奖德语类著作短名单。他目前正在撰写一本由德国Gerda Henkel基金会资助、关于清代全球动物的研究。注:2024年11月22-25日,王廉明将和美国纽约巴德学院的梅玫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题为“展开款彩屏风”的国际会议及田野调查(香港北山堂基金资助)。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