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丹(Banten),中国明代载籍称为“下港”,位于今印尼爪哇岛的西端。1527年时的万丹还是个小渔村,一批从爪哇岛淡目(Demak)流亡而至的爪哇人在此建立起了一个穆斯林社区。1570年,在哈沙奴丁(Hasanuddin)及其子莫拉那·尤索夫(Molana Yusof)的统治下,万丹崛起成为一个独立的港埠王国,并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胡椒生产与交易的最大规模的贸易中心。当时,万丹港口商舶辐辏,来自华南、西亚、南印度、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香料群岛、以及欧洲的商贾齐聚在万丹,互市交易。在这些商人当中,来自福建南部的中国商人的人数最多,而且是当地最为活跃的一个商人群体。
万丹之所以在当时能够成为盛极一时的胡椒贸易集散地,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商人对当地胡椒的采购,以及欧洲人带到当地的白银。久而久之,中国商船的商品结构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在欧洲人抵达万丹之前,中国商人从万丹出口的主要是胡椒;而当欧洲人到来之后,中国商人便将胡椒换成了欧洲人带来的白银,悉数运回华南。换言之,中国商人最初渴望得到的是胡椒,后来渐渐地就变成了白银。
在欧洲人抵达东南亚之前数百年,以闽南商贾为主体的中国海商就已活跃在东南亚海域的各个贸易港埠,而福建与印尼万丹港埠之间的民间海上商业往来可以一直追溯至1527年。所以,当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抵达印尼群岛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大批来自福建漳、泉地区的中国商人早已牢牢地控制住了当地的胡椒中介贸易。于是,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所有的欧洲商人都不得不仰赖中国商人为之深入至爪哇山区去采购胡椒。
根据中西档案文献的记载,本讲座将探讨大航海时代印尼西爪哇的胡椒贸易历史,揭示出活跃于当地的中国商贾与欧洲人、爪哇土王和贵族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进而指出:以闽南商人为主体的中国商贾曾经在印尼西爪哇的胡椒贸易活动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商人在亚洲海洋史及东南亚经济史的发展进程中曾做出卓越的贡献。这一点,史学界同仁在研究亚洲海洋史时,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与评价。
钱江
钱江,香港大学荣休教授。曾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和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