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景观是社会语言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语言景观研究以标牌上的语言文字为切入点,探究语码选择所反映的语言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作为近年来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语言景观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翻译活动,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译文表达出原作者在原文中描述的社会现象,在社会文化中特有词汇或表达的翻译中,译文准确传达出不同的社会语言变体。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密切相关,前者关注语言的社会实践,其研究和关注的范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而后者以语言教育和语言实践作为出发点,更重视语言与教育政策、语言与文化传承、语言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也就是语言的教育属性。社会语言学关于语言社会实践的研究为教育语言学研究提供启示,教育语言学所关注的语言教育实践则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学理依据,如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规划就包含了教育语言学中的语言教育政策。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王银泉(南京农业大学)
王银泉,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科学技术史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翻译史、汉学史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史,中医翻译史与中医文化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语言景观翻译、对外传播新闻翻译,南京大屠杀史翻译等。主要兼职包括江苏省文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国家语委《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研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委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委会副会长。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等。2024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中国外语学科高被引论文TOP10排行榜排名第二。两次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三次入选《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2006-2011年)》外语学科高被引作者(2005年第17名,2006年第9名,2009年第16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剑桥大学SSCI 和A&HCI期刊English Today,《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国际汉学》等期刊和《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发表各类文章130多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和《明清史》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外语战略动态》部分转载。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