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中国学—口述史”的项目:回顾与展望

Russia’s “China Studies-Oral History” Project: Review and Outlook

讲次 第 247 讲
主讲人 戈罗瓦切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主持人 普隆金娜(甘肃政法大学)
开始时间 2025年11月1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11月13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22327813(语言与未来)
视频号直播间:sph2SW2aTiDRcHz(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俄罗斯的中国口述史项目自2008年起实施,旨在记录和保存有关俄罗斯及世界中国学史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中国学史进行研究,并开展国际比较,推动俄罗斯中国学有效融入全球中国研究。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成功采访了60多名俄罗斯中国学家,访谈文本发布在互联网与学术期刊上,并已在同名丛书《俄罗斯的中国学—口述史》中出版了五卷印刷版。基于访谈记录,已发表了数十篇俄语、中文和英语文章。

访谈记录以口述史的形式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叙事,使我们能够详细记录和研究那些通常被排除在官方著作之外、可被总体归为俄罗斯中国学非官方历史的信息。这些是学者生活中的个人“微型历史”、日常事件和影响其职业命运及世界观的特殊标志性事件展示了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对俄中关系、对俄罗斯及世界中国学的历史、现状问题和未来的看法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特别关注访谈中涉及的六位语言学家,访谈聚焦于汉语学习、跨文化交流与教学经验,以及他们的翻译与研究工作

尽管个别访谈具有主观性,但口述史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为2021世纪俄罗斯中国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和转折点上的形象,塑造了一个相当客观、完整,且在很大程度上独特、出人意料和非正统的形象。项目组织者深信,真正的中国学不仅是布满岁月尘埃的文物、文献或枯燥的科学研究成果。它还包含人性与怀旧,是通过自我反思、情感和即兴表达所记录和保存下来的学者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命运、精神、思想身份认同。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戈罗瓦切夫(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戈罗瓦切夫·瓦连京·岑列维奇(中文名:刘宇卫)是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中国学史学家、翻译家及记者。他拥有历史学博士学位,自2020年起担任该研究所科研工作副主任,同时兼任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及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世纪及近现代中国与欧亚邻国的民族政治史、中俄关系史、俄罗斯中国学史。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儒学联合会(ICA)海外理事(2024年至今),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至今)及莫斯科国立大学亚洲与非洲国家研究所研究员(2004—2010年)。
已发表160余篇学术论文及多部专著,涵盖俄语、中文和英语三大语言。自2008年起担任“俄罗斯的中国学——口述史”项目负责人,该项目隶属于国际项目“口述史——中国研究的认识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