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理论明确提出,构式的整体语义无法由其组成成分的语义推出。但是构式语义到底从何而来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很多学者设图借助较为成熟的历史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构式的演化,进而说明构式义出现的根源。相关研究主要依托语法化理论,强调“重新分析”和“类推”两类演变机制的重要性。但是语法化理论本身的缺陷和相关研究中形义互动分析手段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历时取向构式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为解释构式义的产生带来了困难。 本研究以语法隐喻理论和汉语历史语料为基础,为构式演化研究探索新的路径。
语法隐喻指语义层与词汇语法层之间的交叉组配关系,其本质是表义需求扩充所促动的形义互动。国内外学者在语言哲学、认知模式、意义发生、文体特征、翻译等领域对语法隐喻做过大量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语法隐喻既作用于共时层面的语义句法调整,又作用于历时层面的语言演化。基于古希腊语、拉丁语和英语的研究证明,语法隐喻在语言演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语法隐喻理论提出语言演进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不断扩充语义资源的需求,并说明了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演变的四个关键机制。同时,语法隐喻理论建构了完备的语义语法分析框架,可以有效地呈现构式演化中的形义互动过程,能极大增强相关研究的可操作性。
为约束研究范围,本文选择汉语演进过程中的四个重要构式为研究对象。汉语构式演化研究有大量的语料可供使用,但选择起来需要格外谨慎,必须保证语料能反映各历史时期语言的真实情况。由于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在东汉开始逐渐分离,本研究所选先秦到西汉的语料为文言文献,而东汉至清代的语料选自白话文献。为避免语料的片面性,每个历史时期选取两到三种文献。通过分析从先秦到清代的汉语语料,本研究观察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的四种演变机制如何对在汉语演进中构式的能产性、抽象性和组合性产生影响。以此为基础,研究提出了构式义在形义互动中产生和变化的循环演进模型,对构式的产生提出新的解释。
本研究表明,构式演化遵循三个基本规律,凡是符合这些规律的构式演化过程就会比较顺畅,能够形成稳定性较高的表达模式。而不符合其中这些规律的构式会在语言演进过程中逐步被废弃或替代。各类构式存在着竞争关系,优劣的差别集中体现在语义层面,语法结构的调整并非决定因素。当一种构式的意义潜势更大,就更容易等到广泛使用。同时,本研究说明语法隐喻不应被简化为一种语法现象,更不应该被矮化为名物化。本研究证明在汉语的演进过程中,名物化甚至不是语法隐喻发展的主流。语法隐喻更应该成为分析和解释语言现象的思维路径,其合理运用可以为构式研究,特别是构式演化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