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
思索讲坛
讲次
第 269 讲
开始时间
2019年04月11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19年04月11日(周四)19: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发表了划时代巨著《国富论》,提出了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理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奠定了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开启了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即是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新增”,在这场革命中,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发表了着力于重建经济学基础的《经济学原理》,提出“价值是对今后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实用性的判断”。奥地利经济学派由此诞生,成为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盛行的是强调政府提高对经济政策参与性的凯恩斯主义等当代经济学理论,奥地利经济学派几乎被整个经济学界遗忘。
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滞胀”的经济萧条局面,凯恩斯主义开始遭到怀疑,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将目光重新转向奥地利学派理论的价值,奥地利学派才逐渐在西方复兴。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改变,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作为自由主义经济学代表的奥地利学派迎来了新的转机。
那么奥地利经济学派为什么值得被一再重提?如何从奥地利学派一窥数百年来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化?在当代经济学的学术潮流变迁过程中,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复兴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困境?
新闻报道
暂无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