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和外国艺术史

品牌 思索讲坛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4日(周三)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艺术史,是了解一种文明本质及其内涵的重要领域。学习了解他者文明的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对艺术史的深刻认识。图像、语言、器物,共同组成了一种文明的精神表象。人类文明互鉴的历程,都离不开对包括艺术史在内的深入探究和分析。

房龙在《西方美术简史》用几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艺术史的重要性:“欣赏一幅画时,首先要问自己:‘这个人究竟想告诉我什么?’然后要想一想它所处时代的情形。也就是说要完全抛开我们现在的立场,完全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画家的感受。”不了解艺术史,任何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工作都难以进行。

数千年以来,人们对于艺术发展的历史的理解一直是线性的:从史前到当代,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的艺术形式陆续出现,不同的流派、风格和艺术家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浮。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时,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也随之增加。当人们开始讨论和研究“全球史”多于单一地域的历史时,作为历史的艺术史也将加入到全球史的熔炉之中,乃至成为了解全球史范畴的重要部分。

时至今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交流已十分频繁,而我们也意识到,不同艺术发展的历史并非是许多平行线或相交线,而是组合成了名为“全球艺术史”的立方体。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之外,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的时空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

而深入探究世界艺术史、外国艺术史和全球艺术史,离不开对原始文献、图像的熟悉、把握、分析和探究,也离不开语言、文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撑,以舒适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明史的研究。

当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之际,作为首次在非西方国家、地区召开的世界艺术史最高学术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对中国深度参与世界艺术史研究的认同和包容。”道器并进、与道通顺、大象之道、澄明如一“,中国有可能为世界艺术史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方法,更有可能通过艺术史的研究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深刻理解的价值关照。

世界艺术史的研究离不开外语的基础,而外语学习者对他国文明的学习和理解,也需要艺术史的方法、路径乃至本身作为专业领域。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国际研究“为己任,开办一所志向远大的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本身就应当具备联通中外,固本清源、道器并进的气度,而成为文明共进、共享的研究重镇,并推动中国进入特定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之中。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