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
思索讲坛
讲次
第 5 讲
主讲人
李森
开始时间
2021年03月29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3月29日(周一)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承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最高形式不在于真实世界,而在于几何学。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也说过“几何对于造型艺术的重要性相当于语法对于作家的重要性。”
数学上的几何观念与艺术发展的关系非常明显,艺术世界的每次转换背后都是一种几何学的变更,比如文艺复兴,比如二十世纪初诞生的现代艺术。
“立体主义不仅改变了事物的形象,还对人们的欣赏习惯进行挑战。塞尚以极大的克制力控制着的,不让它们游离于世界之外的那些事物,那些圆柱体、立方体、锥体和用以表现事物的色块,被毕加索、布拉克等人,像释放巴黎动物园栅栏中的老虎一样释放出来,给按部就班地遵循着艺术法则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慌。”
抽象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中所体现的那种精神,“起源于混沌而终止于秩序,起源于虚无而终止于一局棋的棋盘;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这种精神起源于几何形的公理,起源于垂直线与面的秩序和棋盘的迷宫。”(《画布上的影子》,李森)
让我们走进西方美术世界中的几何学,体悟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探索其所蕴含的无穷玄机与美感。
人物简介
李森
1966年生,云南腾冲人。现为云南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华文艺复兴论坛”主席;《学问》《新诗品》《中国新诗年度研究报告》主编;“他们”诗派成员;“语言漂移说”艺术哲学理论创始人。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和作品集17部,发表论文和作品400余篇。
新闻报道
暂无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