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之交的“古今之争”是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欧洲思想发展进程极为关键的环节。英国“古今之争”论争双方对笛卡尔—霍布斯机械论的培根式驱离,体现了英法启蒙运动的分野。“崇古派”代表人物威廉·坦普尔爵士与“尚今派”重要代表威廉·沃顿围绕古今学术孰优孰劣的争论,揭开了英国“古今之争”的序幕。他们分别援引当时欧洲关于中国的报道,尤其是耶稣会士传播的中国知识,展示出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形象:颂扬之词溢于言表,针砭之句历历在目,但均因之于他们各自的文化利用,进而引导着后世英国作家的中国观建构。衡量文明的标准究竟是技术进步抑或德性品质,既是“古今之争”的实质所在,也是后世英国作家建构中国形象的重要尺度。
葛桂录
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海外汉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英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等8项。出版《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含英咀华:葛桂录教授讲中英文学关系》《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英国卷》《中国英国文学研究史论》《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古典文学的英国之旅:英国三大汉学家年谱》《中英文学交流系年》(上下卷)等学术著作18种,另有译著、学术散文集、高校重点教材类著述10种。学术成果连续三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教育部第八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