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人文季 | 工作坊招募:图像与语言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2日(周四)13:35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5日(周日)12:00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将于5月17日至29日合作举办2022年度“艺术史·人文季”系列活动,以“通·融”为主题,邀请多位著名人文学者,聚焦艺术史与思想史、艺术史与文明研究的当代变革,推动跨学科探讨,引导参与者关注和思考人文社科研究前沿问题。
活动将分为“艺术与思想”主题讲座、“图像与语言”组合翻译研习工作坊、“艺术史书房”书籍推荐导读三个板块。
其中,“图像与语言”组合翻译研习工作坊将面向全球高校招募48名成员(重点覆盖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通过全程参与“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闭门研讨及工作坊等,在资深学者和优秀青年译者的指导下,结合主题讲座的思想探讨与学科延展,以艺术史相关术语的“图-词-物”概念关系确定为训练核心,完成“图像与语言”这一主题相关的学术项目设计及与初步实施。

工作坊时间:5月16日(周一)-5月29日(周日)
其中20日下午、21日、22日、28日、29日全天(除晚间)为集中安排,其余时段利用课余时间,多为晚间,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讨论或集中答疑,具体安排以组织方公布为准。

地点:在线

语言:中文和英文

报名时间:2022年5月15日中午12:00前

报名方式:发送邮件至wai@shisu.edu.cn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专业方向以及简要自我介绍。可咨询联系人:邱弼君

内容:
1.文本导读 学生成员提前阅读讲座相关的文本材料,并参与“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在师生研讨中深入理解经典文本、思考相关问题、发现学术兴趣点。
2.小组研讨与翻译实践:学生成员4人为一组,围绕经典文本、艺术史术语,在导师和博士生助教指导下,完成一次学术项目初步设计及展示
3.项目展示:各小组进行集中项目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PowerPoint等,亦可为视觉设计项目的初步规划,并由小组成员代表进行观点阐发。

选拔方式:读书会名额有限,如报名人数较多,主办方将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材料进行选拔。本项目不收取任何费用。

结业方式:完成讲座与工作坊并通过展示的参与者,将获得由上外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对有深入研究兴趣者将支持其继续参与或开展有关艺术史术语方面的研究项目。

参与讲座和工作坊的学者、学人已确认名单(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 亮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副教授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鲁明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策展人
刘 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
邵 宏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邵学成 哈佛大学特聘青年研究员
田 天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后
王光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王 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吴 爽 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早稻田大学艺术史博士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讲座教授
杨少波 希中文化协会会长、希腊国际记者协会秘书长、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原主编
杨振宇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彬彬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 帆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Eckhard Schneider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文献中心负责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