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的伦理担当——以沃尔夫·考夫曼的《悲剧与哲学》为例

讲次 第 205 讲
主讲人 丁尔苏
开始时间 2025年10月16日(周四)18:20
结束时间 2025年10月16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5教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学术(scholarship)不应该是发生在象牙塔里的知识分子自娱自乐的游戏,而应该是学者通过长期研究而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点和看法,后一种定义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当程度的伦理担当。首先,她应该关注重大的社会和科学问题,使其研究真正有益于所在的社会团体。其次,她应该有勇气对研究现状感到不满,敢于对学术传统提出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知识的不断深化。考夫曼教授说得好,“人们普遍相信的很多东西其实是错的,这一事实为研究提供了巨大动力。……如果能从累积多个世纪的垃圾下挖出被掩埋的宝藏,发现的喜悦就会增大。”再次,发表学术成果必须严格遵守公认的行业规范,同意或不同意某人观点都必须摆事实,讲道理。这就牵涉到撰写论文或专著的两大要素,即原文引证与文献记录(citation and documentation)。不仅直接引文(direct quotation)要给出处,总结要点(summarizing)及重新表述(paraphrasing)也属于引证范畴,必须有适当的交代,以避免中外学界所共同忌讳的剽窃现象(Plagiarism)。

人物简介

丁尔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曾执教于苏州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岭南大学,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西方文论、符号学,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超越本体》《现代悲剧》(译著)《符号与意义》,以及由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Parallels, Interactions, and Illuminations: Travers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f the Sign。曾担任加拿大《符号学书评》(Semiotic Review of Books)杂志编委和副主编(1997-2000)、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2000-2004)、以及岭南大学英文系主任,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近期成果包括“Repositioning The Injustice to Dou E in a Global Generic Context”、“Three Bones of Contention in Tragic Theory”、 “Tragedy and Modernity”、《历史与社会视野下的悲剧》、《悲悯共同体之拓展》、《悲剧与重大价值》、《命运与抗争——一个中西现代悲剧理论的共同主题和问题》,以及《本雅明论悲剧的时代特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