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人类学研究方法系列讲座为语言研究院与研究生部共同主办的面向全校师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自2015年开始启动以来,鼓励上外师生将语言优势与文化研究能力深度结合,以语言学习启动海外人类学研究之旅,以人类学研究带动对语言与文化的深度理解与积极反思。 系列讲座主要以人类学研究方法培训为主,由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资深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Michael 教授主讲。教授精通法语、希腊语、意大利语与泰语,作为欧洲研究与泰国研究专家,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与批判遗产研究,是世界人文社科类引用率最高的学者之一,其理论“文化亲密性”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青睐。
上海外国语大学“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自2001年开始举办,迄今已经成功举办16届,活动主题为“外语与文化”,活动宗旨为“聆听、交流、分享、合作、创新”。学术文化节由学校研究生部主办,举办时间为每年的2月-6月。每届学术文化节活动期间皆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广大研究生奉献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旨在激发广大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锻炼并增强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学科是我校发展的新学科,教师们利用自身资源讲授自己专场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问题。这一学术活动已经开展两年,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得到好评。
"西索新语"是上外新闻传播学院推出的系列学术沙龙。以“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理念宗旨,以“人文情怀,学贯中外”为着力目标,倾力打造有新传特色、有人文底蕴的学术沙龙品牌。受邀嘉宾不仅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还包括人文艺术等领域的大家学者,脱离了专业层面的功利性,真正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情怀为目的,做到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听,从而实现学术沙龙的口碑效应,培养学术沙龙的受众黏性。自2016年4月举办以来,两个月内举办4场讲座,分别邀请复旦视觉艺术学院之新媒体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孙乃树先生就“什么是艺术——从艺术观的发展变化谈艺术和非艺术”话题进行分享;“ICS主播面对面”系列讲座则先后邀请ICS明星主播方舟、何健、爱贝从职业历程、专业培训等方面对同学进行了指导。
跨语言研究工作坊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集体主办的多语言、跨学科的协作互动型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借助该平台实现校内外同行间的合作与交流。工作坊不仅关注语言调查实践、跨语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语言学前沿动态追踪等,还涉及人文社科的多个相关领域。具体工作通常为:(1)经典文献与前沿文献研读;(2)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及校内外同行相关研究成果的交流;(3)专题性语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4)创新理论与思辨。具体时间将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确定。地点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5号楼602室(语言研究院会议室)。
纵横讲座(Crux Lectures)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部结合学院独特的专业而设置并倾心打造的学术品牌项目,坚持学院理念,主打“国际政治”特色,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旨在促进学院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修养。crux是cross(十字)的拉丁原型,在现代英文里则是中心问题、症结、关键之意。在前几期的讲座中,我们先后邀请了上外国际政治系的创始人、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客座教授窦晖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教授,中华美国学会单位理事、上海美国研究学会和中国美国研究联络会理事王恩铭教授等人为学生带来精彩的讲座。在接下来的实践中,纵横讲座将致力于为同学们带去更多精彩的讲座。
“学而大讲堂”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推出的一个开展精品系列讲座、研讨活动的平台,旨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学术信息,探讨前沿课题。“学而大讲堂”致力于将以往分散的学术资源整合起来,以系列讲座、研讨活动的形式推动本院师生与海内外专家、学者深入对话,广泛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