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翻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讲次 第 15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15:00
地点 124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韩语-朝鲜语 한국어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中韩翻译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主讲人:文勇哲(上海训民正音翻译有限公司 创始人)
主持人:昔秀颖
日期: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时间:13:00~15:00
地点:虹口校区3号楼124
讲座内容简介:
随着5G、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语音识别技术、云计算和神经网络翻译系统(NMT)的发展将会给翻译业务带来巨大冲击,翻译业务面临颠覆、改变和升级。主讲人将回顾过去三十年的中韩翻译市场发展,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主要讨论中韩翻译专业学生如何应对变化,以中韩翻译需求为导向,成为满足中韩翻译市场需求的优秀译员。

报名方式:
本次讲座拟定40名学员,在校内举办。因疫情期间非本校师生入校需申请许可,本讲座仅对本校师生开放。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高级翻译学院朝鲜语口译专业在读研究生优先录取,其他报名者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链接:https://www.wjx.cn/jq/94912305.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抗疫防疫与学生发展张力场中的德国教育—— 德国教育系统抗疫防疫观察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20: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21:30
地点 腾讯会议,ID: 523 159 284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内容涵盖德国新冠肺炎疫情及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德国教育以及德国教育系统防疫抗疫的启示。将重点介绍德国疫情下大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国家采取的措施、疫情对学生影响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皇家学院联合研究中心青年学者论坛暨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西班牙语专业专著的撰写与出版”

讲次 第 5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03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03日(周二)20:00
地点 线上腾讯会议(会议号:215927913)
主办方 西方语系
语言 汉语,西班牙语 Español
内容提要

> 论坛嘉宾:
陆恺甜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专著《西班牙语语法一点通》
罗莹
常州大学,出版专著《生成词库视角下中西语位移动词研究:聚焦多义现象》
宋尽冬
东南大学,出版专著《基于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语料的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研究》
晏博
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专著《拉丁美洲文学经典评析》
袁艳
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出版专著《融入与疏离:华侨华人在古巴》
张慧玲
北京大学,出版专著《西班牙语习语研究》

> 主持人:
李戈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专著《汉西主语省略现象研究》
唐雯
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专著《类型学视角下的西语形容词定语在名词短语中的位置及其与汉语形容词定语的比较》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2日(周四)18:1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2日(周四)19:1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68教室
主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从2015年我国提出大数据战略,要建设数字中国,到今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和土地、资本并行,我们正迎来数字经济时代。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核心的增长极之一。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产值达到35万亿,占GDP比重的35%。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有何差异,面临哪些共性和个性问题,国际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有怎样的启示,这些将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请同学们填写问卷进行预约:https://www.wjx.cn/m/95258759.aspx,提交问卷即表示预约成功,谢谢!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什么是比较文学

讲次 第 1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承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比较文学是外语学科五大方向之一,也是外语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比较文学将中外文学相沟通,将中外文化相观照,将人文学科各个对象相系连。学习比较文学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本讲座将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通过中外文学的生动事例,阐述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讲解比较文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主持人简介:
高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院长。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国际芥川龙之介研究会会员。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日本近代文学名家名著导读”主讲教师,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日语写作”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曾赴日本爱知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近年著作有《“疾首蹙额”的旅行者——解读芥川龙之介的中国之行及其<中国游记>》等,译著有《厨房太平记》(原作谷崎润一郎)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

讲次 第 1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1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是外语学科五大研究领域。这五大研究领域,既是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内容,也是外语学科人才培养的学术方向。外语学科不是仅仅学外语的学科,而是在帮助学生提升外语能力的同时,进入这五大知识领域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为成为高端外语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我校“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外语学科新生从一开始就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有所了解。我们特邀请我校资深学者举办“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以展现外语学科的人文魅力,引领同学们进入外语学科的精彩世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科能力|学术研究与教师发展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30日(周五)15: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卓越学院123教室
主办方 教师发展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场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许钧教授,他将结合个人经验,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重要方面入手,就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关心的教师发展之道展开思考与交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哈姆雷特的问题与当下的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哈姆雷特》?

讲次 第 23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20:00
地点 腾讯会议号:424 272 848
主办方 教务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一部情节并不复杂的复仇剧为什么被誉为“最伟大的悲剧”?除了“活下去,还是一死了之”的生死纠结,《哈姆雷特》中还有哪些台词片段同样经典?除了复仇故事与生死纠结,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还提出了哪些迄今依然引人入胜的话题?讲课人将在“阅读经典”中,与大家分享阅读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雷特》的体会与思考,和大家一起走近莎士比亚,走进《哈姆雷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全球变局中的数字中国:概念、源流与超越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8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8日(周三)14:30
地点 腾讯会议号码:561522142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进化及其不满:世纪之交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人

品牌 思索讲坛
讲次 第 288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9日(周四)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校学生会)学术促进部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和20年代初是英国幻想文学爆发式增长的年代,在这次幻想的浪潮中,19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成为了诸多未来想象的基础,H.G.威尔斯等科学罗曼斯(Scientific Romance)作家奠定了许多在日后被视作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经典的主题。然而在畅想未来科技生活之时,19世纪人们也在同时警惕着科技对于“人”的冲击,并且在进化论的影响下,科技进步冲击正常人类生活这一经典的反科技论断有了新的具现形式,那就是科技将不光改变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将同时改变生理意义上的人。在1859年出版《进化论》之后,达尔文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更是明确地阐释了人的身体不是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不可改变的完美形体,而是和其他动物一样,是漫长的时间中为了适应自己生活环境慢慢演进的结果。于是当世纪之交的作者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时,他们很难不去想到当人类长期与科技共生之后人类本身会有怎样的变化,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未来人类在当时的幻想写作中频繁登场。而对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生活在他们所幻想的未来中的我们而言,回顾世纪之交的未来人类想象则成了我们厘清当时的人对“何为人类”这一根本问题认识的捷径,也是在技术更进一步渗入我们生活的当下我们要如何定义人性如何保留人性这一难题的思想资源。通过集中关注一组世纪之交的科幻文本,尤其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中篇小说《机器停摆了》,本次讲座将重返世纪之交的历史现场,体味想象人类未来的激动和焦虑。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