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的规划与发展

主讲人 徐军,陈友乐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502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律职业与涉外法务”讲座系列

人物简介

徐军

徐军,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候选人、上海市司法系统先进个人。曾参加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购房合同指南》节目录制并担任主讲律师。在房地产外商投资、并购、开发及运营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为上海市虹口区政府法律顾问、虹口区委政法委法律专家咨询小组成员。

陈友乐

陈友乐,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律协刑法与刑事辩护业务研究委员会委员。曾在上海法院从事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刑事合规、反舞弊、反欺诈调查经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自由心证的实践困境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46 讲
主讲人 吴泽勇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1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1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六讲

人物简介

吴泽勇

吴泽勇,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紫江优青学者,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法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任。1998年以来,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各类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独立或合作出版专著、译著若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项;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奖励5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渔阳星火——纪念上海外国语学社建校100周年回顾展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0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31日(周四)22:00
地点 语言博物馆临时展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920年9月,为了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创办了外国语学社,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人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兴办外语教育的新纪元。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上海外国语大学特推出 “渔阳星火——纪念‘上海外国语学社’建校一百周年”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大篇章,分别为建党初期的外语教育、抗日根据地的外语教育、解放区的外语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外语教育。
从“上海外国语学社”办学时就烙下深深的红色印记开始,到进入新时代以来外语教育在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展览旨在通过挖掘和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同时期的外语教育发展历程,寻找外语教育的红色基因和外语类人才的爱国情怀。以此激励广大外语学习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漫谈

主讲人 蒋承勇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8日(周二)16: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8日(周二)18:3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蒋承勇

蒋承勇,男,文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人性探微》等1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发表论文150余篇。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外国文学史》主讲教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物数字传播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主讲人 童清艳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10:05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11:35
地点 腾讯会议-议 ID:800 602 624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童清艳

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文物传播合作基地”执行主任、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校与新闻机构互聘千人计划”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增强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实现途径研究”首席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案例研究方法:基本逻辑与关键步骤

主讲人 李 亮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540 780 829)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人工智能数据工程中心,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李 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管理系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明月 副教授
近年来,案例研究方法在国内管理学界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成为构建管理学理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工具。本次学术报告将主要面向案例研究的初学者,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1)什么是案例研究?具有哪些关键特征?适合用于探讨怎样的研究问题?(2)为什么案例研究对当前国内管理学发展极为重要?它的哪些特点是大样本定量研究难以具备的?(3)案例研究应该如何去做?包括哪些关键步骤?其中一些关键问题(如案例选择、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普适性等)的基本逻辑是怎样的?通过本次学术报告,初学者将对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逻辑和关键步骤具备较为完整的理解。

人物简介

李 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使用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探索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中的企业战略(如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创新)和社会问题(如农村电商、电商扶贫)。相关成果发表于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国际和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曾担任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关于中国数字化创新的特刊客座编辑(Guest Editor)。李亮博士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讲授《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撰写的教学案例被毅伟案例库(Ivey Publishing)收录,以及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主持编著的《管理案例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于2020年9月出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的道德

主讲人 周晓林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14:4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220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脑与认知科学应用重点实验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周晓林 教授
主持人:潘 煜 教授
本讲座概述哲学、心理学对“道德”的理论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科学对道德不同侧面的实证研究,指出道德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势。

人物简介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周晓林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持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手段包括行为实验与眼动记录、基因检测与关联、脑电记录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2015 - 2019年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榜单。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主义电影中的城市

讲次 第 20 讲
主讲人 汤惟杰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7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606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承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主持人:高凯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主要内容:
从现代主义影像(电影)作品中对城市建筑、风景的呈现与表达为切入点展开具体的赏析,为我们理解现代城市的内在机理和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联想体验。

讲座关键词:
影像与空间、电影术与蒙太奇、现代主义、“城市交响曲”

相关影片赏析: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大都会》、《柏林:城市交响曲》

人物简介

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代表性论著有《海上梦语两生花——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策略与张爱玲的翻译意图”》(论文)、“上海公共租界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论文)、“重勘早期上海电影空间——以公共租界档案为线索”(论文)、《早期中国电影史中的卓别林》等。研究领域:比较诗学,现代文学,都市研究与城市史,视觉文化研究与电影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戏剧分析视角(--以易卜生戏剧为例)--兼谈国际期刊投稿写作

主讲人 何成洲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14:4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16:4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66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何成洲

何成洲,奥斯陆大学博士,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何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易卜生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中文期刊发表40余篇,在国内外出版著作8余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不同级别项目12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挣破世代宿怨桎梏的热恋情人--《罗密欧与朱丽叶》欣赏

主讲人 史志康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以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基本素材,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
按照第一幕至第五幕时间顺序,讲解戏中的故事情节。两个有声望的家族(蒙特鸠家族和卡珀莱特家族)有着世代的宿愿,但偏偏蒙特鸠家的罗密欧与卡珀莱特家的朱丽叶相爱了,并到了不可自拨的程度。最后,这一对命运多舛的情人以自己不幸的悲惨结局,埋葬了两家的仇恨。
第二部分
人生地图。
人生地图。讲解莎士比亚在剧中所描绘的十种人,比如:受到爱的鼓舞,超凡脱俗的人;有着神圣外貌却藏着肮脏之心的人,等等。
第三部分
名人名言。讲解莎士比亚在剧中说的二十多段名言,比如:愁苦的时间似乎特别长;鲜明的靶子最容易射中;这一切愁苦正好事我们来日甜蜜的资料,等等。

人物简介

史志康

史志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国英语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上海外文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曾在法国巴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临时雇员,从事文件翻译,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全国奖项。

参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政治项目, 是中国政府申办2010年世博会报告英语稿主撰人及定稿人之一、中国政府主办2010年世博会注册报告英语稿主撰人及定稿人之一、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英语稿主译及定稿人。目前,正在翻译孔子的《论语》,其作品《借帆出海——史译论语选载》已经在《东方翻译》连载两年。上海《文汇报》、《环球时报》(英语版)曾经分别刊登了文章,介绍了其关于《论语》翻译方面的一些比较独特做法的文章。《文汇报》说:“忠实原著、逐篇翻译的同时,史志康给译本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注脚。他尝试用西方人更熟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众多先哲的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圣人孔子的思想做注。为了让《论语》走出国门,给孔孟文化制定一个“西方思想参照表”——这种“借帆出海”的译法或许值得一试。”《环球时报》(英语版)说,“Great minds think alike, so they say. But how those great minds go abou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is not quite so straightforward. The Irish writer George Bernard Shaw, for example, might have had some difficulty relating his ideas to his German contemporary Herman Hesse. Without a common language, it can be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learn about, and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people from other nations,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Confucius’ mind is not difficult to read, it just has to be explained in the clearest, most comprehensible way,” said Shi Zhikang, 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English College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who is working on a new English-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book he uses words spoken by great Western minds such as Shakespeare, Francis Bacon and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Plato to explain similar ideas that Confucius expressed. Shi’s task, he believes, is the illumination of shared modes of thinking that lie behind seemingly different modes of expression.”

2014年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应上海大剧院邀请,开始在中剧场作了关于莎士比亚的系列讲座,分别为第一讲“永远的莎士比亚”、第二讲“《麦克白》欣赏”、第三讲“《哈姆雷特》解读”、第四讲“《亨利四世》----莎翁史剧一瞥”、第五讲“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欣赏》”。2014年至2016年在上海大剧院进行每月一次的莎士比亚戏剧专题讲座(双语),共计三十多场。2016年开设的英语微博、微信《史话英语》(由四大内容组成:1)莎士比亚语录欣赏与评说;2)Samuel Johnson 语录欣赏与评说;3)《论语》翻译、欣赏与评说;4)中国谚语欣赏与评说)。2016年起应邀去美国大学用英语讲中西文化比较,每年去三、四所大学,计划五年巡讲约二十所大学。2017年即将在上海大剧院开讲莎士比亚讲座十二讲新的系列:Shakespeare: from script to stage (莎士比亚:从剧本到舞台)。

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美国诗歌研究”以及“英汉、汉英翻译”。

主要科研成果为:

论文60多篇,其中包括“欲语向谁诉?---试探美国女诗人埃米莉•迪金森的生活与其作品的关系”、“奇语天下惊---试谈e.e肯明斯怪异的诗歌语言”、“‘道’在天地间---布赖恩特自然诗歌初探”、“走出文论研究中的误区”、“译海拾贝”、 “胜过一切财富的财富---欣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带着镣铐的优美舞蹈---《围城》及其英译本赏析”、 “开满苹果花的大地---读惠特曼《自我之歌》” 、“品味人生乐趣---读林语堂先生《人生的乐趣》” 、“威廉•华兹华斯:大自然的崇拜者”等;

英译汉译作10余部,其中包括《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二卷);《虹》、《霭霭芳园谁氏家》、《故里恶梦》、《橡实兆春》、《真主之拳》、《黄雀在后》、《山峦孤凉》、《佚卷之谜》、《海市蜃楼》、《怒海夺宝记》、《眼镜蛇的告白》等。

汉译英散文二十多篇,其中包括“红海上的一幕”“银杏”“怀旧的代价”“山阴道上”“溪水”等,部分译作发表于《中国翻译》。

专著两部:《美国文学背景概观》、《英美文学精华赏析》。

教材五种,其中包括《综合英语》(第三册、第七册、第八册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商务翻译教程》(主编,《商务口译》项目上海市专业技术水平认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全国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英语教程》(第七、八册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等;

大型辞书两部,其中包括参与修订《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