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这场疫情中,上外合作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本场讲座王磊院长将讲述他在匈牙利孔院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个人感悟,并期望给有志于从事海外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师生一些建议。
新闻报道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这场疫情中,上外合作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本场讲座王磊院长将讲述他在匈牙利孔院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个人感悟,并期望给有志于从事海外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师生一些建议。
新闻报道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这场疫情中,上外合作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本场讲座康林院长将讲述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2019年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背后孔院发展的风雨历程,从中管窥日本社会、文化的光和影。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这场疫情中,上外合作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本场讲座孔令涛院长将讲述疫情下的摩洛哥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及中摩抗疫合作和后疫情关系展望。
敬请关注下一次讲座:
主讲人:康林(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题目: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的光与影
讲座时间:11月4日(星期三)15:00-16:30
讲座平台:腾讯会议
会议ID:271 538 528
新闻报道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克洛代尔与中国诗歌
主讲人:周蕾(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
主持人:李苑菲
日期: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
时间:14:00~15:30
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号:265 975 112)
讲座内容简介:
保尔•克洛代尔(Paul Claudel,1868-1955)是法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外交官。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克洛代尔来到中国担任外交官员,并在此旅居十五年之久。克洛代尔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中国的风物和文学中得到启示,创作了《认识东方》《五大颂歌》《正午的分界》《缎子鞋》等享有盛誉的文学作品,并于19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中国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时间,作为近代来到中国的先驱,他留下的关于中国的印象为他的后来者谢阁兰(Victor Segalen)、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精湛的艺术内涵吸引着克洛代尔。20世纪30年代开始,克洛代尔发表了《根据中国古诗改写的小诗》和《根据中国古诗改写的诗增补》的两本诗集。两部诗集分别收录了22首、16首根据中国古诗“改写版”的法文诗。由于并未系统学习过中文,克洛代尔的改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作为诗人,他将时代的审美和自己的风格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移植在法语语言中,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批极具东方韵味的诗文。他笔下的诗意中国和彼时西方社会诋毁中国的社会语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社会背景、作家身份、性格特点决定了他的文化视角,加上启蒙时期的“中国热”在法国余温尚存,他继承了前人对传统中国的想象,展现了一幅与西方媒体贬斥中国论调相悖的、诗意盎然的东方景象。
报名方式:
本次工作坊拟定50名学员,本校在读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优先录取。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jq/95457399.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新闻报道
讲座主要介绍大数据实践的基础方法论,以六大行业领域应用、疫情防控看大数据价值为角度讲授大数据实践运行,同时从技术角度关注数据创新四要素。
新闻报道
为发掘中东研究的前沿议题、探讨中东田野调查的方法与经验、推动中东区域国别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将于2020年10月31日(周六)举办“中东研究田野调查青年论坛”。
本次论坛将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
1. 中东研究中的田野调查案例分析
2. 田野调查与中东研究的理论检验
3. 田野调查与中东研究的知识再造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会议时间:2020年10月31日(周六)09:00~12:30
会议地点:上海市虹口区大连西路560号上外书店会议室
新闻报道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在这场疫情中,上外合作共建的海外孔子学院经历了怎样的严峻考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特邀六位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来讲述新冠疫情中的孔院故事。
本场讲座陈新力院长将讲述一个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眼中的美国疫情,以及当前形势下,美国的孔子学院如何开展工作和面临的挑战。
敬请关注下一次讲座:
主讲人:孔令涛(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题目:疫情下的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和中摩抗疫合作
讲座时间:11月2日(星期一)14:00-15:30
讲座平台:腾讯会议
会议ID:100 592 394
新闻报道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四讲
新闻报道
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的西夏语,采用了汉字式文字记录,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反映的西夏语动词论元配置,很明显体现出一种三分(tripartite)格局来。基于类型学的视野,西夏语这种动词的论元配置特征,其实质在于论元本身的灵性(animacy,又译生命度)层级(hierarchy),当外论元灵性不高于内论元时,显性论元标记才是必有的操作,而通格、施格、主格、宾格等具体格位操作,也根据不同的配置模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来。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