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翻译:经典的批判和比较方法

主讲人 王光林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21:00
地点 腾讯会议ID: 101 137 758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人类历史的特点是对经典的翻译(这里我用的是解释学意义上的跨文化解读),在这种翻译中,对经典的不断解读和注释不仅显示了过往传统对人类的重要,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焦虑。在本讲中,我想从本雅明的翻译作为一种延续生命的模式和生存的策略入手,谈谈跨文化阅读在世界经典中的重要性。讲座以荷马的《伊利亚特》、《圣经》和《易经》的开篇为例,强调阅读经典对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性,讲座中穿插了文学和学术的例证,让同学们对世界文学的比较和批判方法有更好的认识。

人物简介

王光林

王光林,英语语言文学教授。1984年和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外语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演化研究及相关数据库介绍

主讲人 张梦翰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7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7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书馆T106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数据库越来越丰富,语言演化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库应该有哪些特点?应该如何用好这些数据库?本次讲座将介绍目前用于语言演化相关研究的数据库和研究范式。

报名方式: 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jq/96241530.aspx

人物简介

张梦翰

张梦翰,数学学士,语言学博士,人类遗传学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潘悟云教授和遗传学家金力教授、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遗传学、人类学、语言多样性和演化、“语言、文化、遗传”三者的共演化关系。

学术成就:先后在Nature、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中国语文》、《语言科学》及《民族语文》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排犹反犹到纳粹屠犹——对犹太人问题的历史梳理与思考

主讲人 姚宝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10: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12: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9教室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德国人反犹、排犹的原因:两大民族各自都有问题。当今犹太人的现状,以色列和美国的犹太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人物简介

姚宝

姚宝教授是上外德语系的资深教授,从事德语课堂教学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姚宝教授是我国德语国家国情、历史与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著述颇丰。同时,他也是国内德语界最早探索与实践德语国家概况和历史教学的学者。由他主编的《当代德国概况》、《德国历史》、《奥地利简史》、《瑞士简史》等教材被国内众多高校德语专业采用,被视为德语国家概况、历史课的经典教材。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本的汉字政策及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

讲次 第 55 讲
主讲人 施建军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20:0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幕府末期明治初年,开始刮起一股废除汉字的思潮。其后,关于日语中汉字的使用一直是日本社会争论的热点,以至于不同时期的日本政府都针对日语中汉字的使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现代日语中汉字的使用情况如何?日本政府的这些语言政策是否对现代日语汉字的使用产生影响?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对现代日语媒体数据的大规模调查、以及和近代日语大规模语料库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限制汉字的语言政策不仅没有制约现代日语中汉字的使用,反而日语的语言现实却影响了日本语言政策的制定,使得日语的语言政策从限制汉字的使用转向规范日语中汉字的使用。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施建军

施建军,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历任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解放军科技进步奖、解放军教学成果奖、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专著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首席专家。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2012-2014)、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日文信息计算机智能处理、计量文体学、汉字文化圈国家语言文字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近10部,主持和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内的10多项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公共生活的生成:美国新奥尔良非裔狂欢节庆的民族志

讲次 第 53 讲
主讲人 李家驹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27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27日(周五)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次讲座将讨论美国公共生活的生成,以美国新奥尔良非裔狂欢节庆的民族志为例。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已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意味着不同文化群体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相遇、共生甚至是相互质疑和竞争。因此,如何解决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之间的复杂张力,如何实现社会内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和解并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建构,使得复数性的“文化”被包容和平等实现便成为必须回答的问题。新奥尔良社会中的不同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原本作为特殊文化的非裔美国人狂欢,在不断赋予其新的意涵的同时将其再生产为 “新奥尔良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同主体如何调适自身与他者、自我与世界的相互关联?又如何反复打破并重构共同体边界,进而推动地方公共生活的生成?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李家驹

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涉及族群、文化遗产、城市治理等议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讲次 第 52 讲
主讲人 郭龙生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26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26日(周四)20:0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次讲座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外语中文译写规范的缘起、定义、范围与职责?
(2)以前我们做过哪些外语中文译写及其规范工作?
(3)当下我们是如何进行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的?
(4)未来我们需要怎么做好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工作?
(5)您能够为外语中文译写及其规范贡献什么智慧?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郭龙生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长,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监事长;全国人大法工委立法用语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制办立法用语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北京市督学。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方向:语言规划研究、媒体语言研究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语委科研规划委托项目若干项,出版著作数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交流基金的海外日语推广活动

讲次 第 50 讲
主讲人 窦心浩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21日(周六)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21日(周六)20:0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陈林俊(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积极推动日语的国际化,在海外推广日语教育。国际交流基金是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专门机构,开展了专家派遣、师资培训、教材开发、能力考试等一系列工作。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海外日语教育活动中国际交流基金长期遵循“现地主义”原则,致力于日语教育的本土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我国的海外汉语推广活动来说,国际交流基金的经验也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窦心浩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日本东亚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学研究员,名古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客座准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拉丁美洲人类学:从弹性社会到印第安主义与社会正义

讲次 第 49 讲
主讲人 张青仁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20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20日(周五)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张礼俊(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次讲座将梳理20世纪中后期拉丁美洲的人类学形成了两个研究取向。一个是围绕着作为广泛的、普遍的政治文化概念印第安主义形成了诸多的民族志文本。这些民族志文本致力于阐释印第安族群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捍卫其作为拉丁美洲第一民族的政治地位。此外,关于左翼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正义的民族志研究亦是拉丁美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面向。这些研究多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经济依附、内部殖民主义、农民经济、民族主义与现代国家成为其研究的重要议题。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张青仁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拉美社会与文化中心负责人。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中心、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墨西哥国立历史学与人类学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社会人类学高等研究院、日本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访问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族群政治、宗教人类学、文化遗产和移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民委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校级课题及其他横向课题多项;出版《行香走会:北京香会的谱系与生态》《幡鼓齐动进香来——北京香会》等学术著作;曾在核心期刊发表《新自由主义秩序下墨西哥土著居民的发展困境评析——以索盖人抗争格里哈尔瓦河水电开发事件为例》《宗教与现代性的自反性建构——一项对墨西哥天主教历史变迁的人类学研究》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海外民族志视野下的欧亚地区社会转型

讲次 第 47 讲
主讲人 马强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3日(周五)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苏东剧变以后,西方人类学家得以进入欧亚地区国家,并撰写了大量的后社会主义民族志。与此同时,俄罗斯民族学开始了人类学转向,聚焦于当下的社会事实。西方和俄罗斯人类学家不约而同地将剧变之后的转型作为俄罗斯及其他后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志的背景和主题。但由于各方条件所限,西方和本土人类学家并未在欧亚地区深耕,这为中国人类学的海外民族志欧亚地区研究提供了机遇。在我国和欧亚地区交往越来越密切的当下,欧亚地区的地方知识、转型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和中国意识。本次讲座在介绍国内外人类学者有关欧亚地区转型的民族志成果的同时,探讨中国人类学海外民族志欧亚地区的研究路径。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马强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人类学专业博士毕业,北京大学-莫斯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曾在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俄罗斯社会与文化、海外民族志。代表著作有《“俄罗斯心灵”的历程:俄罗斯黑土区社会生活的民族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

主讲人 顾虹飞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10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10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204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协同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合组织与欧亚一体化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盟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

人物简介

顾虹飞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博士后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