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汉字政策及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

讲次 第 55 讲
主讲人 施建军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20:0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幕府末期明治初年,开始刮起一股废除汉字的思潮。其后,关于日语中汉字的使用一直是日本社会争论的热点,以至于不同时期的日本政府都针对日语中汉字的使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现代日语中汉字的使用情况如何?日本政府的这些语言政策是否对现代日语汉字的使用产生影响?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对现代日语媒体数据的大规模调查、以及和近代日语大规模语料库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限制汉字的语言政策不仅没有制约现代日语中汉字的使用,反而日语的语言现实却影响了日本语言政策的制定,使得日语的语言政策从限制汉字的使用转向规范日语中汉字的使用。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施建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日文信息计算机智能处理、计量文体学、汉字文化圈国家语言文字比较等领域的研究。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主持和承担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项目。曾任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2012~2014)。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首席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殖民时期的语言问题:豪萨语在北尼日利亚的运用

讲次 第 54 讲
主讲人 孙晓萌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1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1日(周二)16:2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次内容隶属于“世界的语言文字与应用”系列专题讲座,将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英国殖民时期豪萨语在北尼日利亚的运用为个案,阐释历史与语言的互动关系,及英属非洲殖民地语言政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孙晓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研究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现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伦敦孔子学院理事等。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出版译著、专著多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非洲研究学术论文多篇。曾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小说”作为19世纪德意志市民阶层文化诉求的媒介

讲次 第 12 讲
主讲人 冯亚琳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3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840723689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对于德意志民族主体性建构而言,19世纪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而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则是现代市民阶层的心路写照。讲座拟从梳理19世纪德语小说的发展脉络入手,探究市民文化理想的文学建构,进而以施蒂弗特的《晚夏》为例,阐发这一建构的乌托邦色彩。

主持人:陈壮鹰 教授 / 谢建文 教授

人物简介

冯亚琳

冯亚琳,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之路》杂志责任主编。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发表论文91篇,其中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编、译著30余部(含合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专著《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社会化媒体中的语义关系挖掘

主讲人 袁华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2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2日(周三)16:00
地点 腾讯会议(ID:121233055)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人工智能数据工程中心,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袁华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张明月 副教授
社会化媒体中蕴含着海量的实体、实体间关系(如旅游景区中的景点、新闻语料中的实体),这使得层次分类学结构(Taxonomy)不仅成为一个文本语料库语义分析的基本任务,也是信息过滤、推荐系统等应用的重要环节。已有的研究通常是基于一定的模式来提取实体间的上下层级关系。然而,将(实体的)术语作为一个分类结构上的独立节点,会忽略局部位置关系和语义相关性。本讲座中,我们将通过矩阵分解、词嵌入等方法挖掘分析海量文本数据,从图论的角度构建语义层次结构,从而构建具有良好结构的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层级分类结构,为领域内的实体间关系抽取提供技术思路和管理启示。

人物简介

袁华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研究所副所长,电子商务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与商务智能、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数字市场与企业(社会)计算等。已在本领域重要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作为负责人或主研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项。现任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SIG委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税收对现代国家制度的塑造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45 讲
主讲人 刘守刚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4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4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五讲

人物简介

刘守刚

刘守刚,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代表著作有《西方立宪主义的历史基础》《财政中国三千年》《中国古代治国理财经典阐释》《西方财政思想史十六讲》《国家成长的财政逻辑》等,联合主编“财政政治学译丛” “财政政治学文丛”两套丛书,并在“得到App” 上开设音频课程“中华帝国财政 30 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体育仲裁与涉外法律人才职业素养

主讲人 蔡果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4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4日(周五)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103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律职业与涉外法务”讲座系列

人物简介

蔡果

蔡果,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哈佛大学法学硕士,香港大学法学硕士。专攻国际法与体育法,现担任上海篮球协会监事。曾赴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实习;曾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战争罪研究中心观察员。自执业之初,专攻国际争议解决(仲裁),并开辟了“体育争议解决”这一新兴执业方向。曾在英国LawInSport等专业媒体上发表多篇体育法类分析,是北京仲裁委员会首篇《中国体育争议解决年度观察》撰稿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解码”方法与在商业中的应用

讲次 第 6 讲
主讲人 郭莉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30日(周一)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30日(周一)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8教学楼-131教室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受动态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观念无时不在变化。将人类学引入市场实战,通过文化解码等手段,可以帮助品牌把握消费行为等的变化规律,建设更具系统性、引领性、针对性的创新市场定位。本次讲座将从文化解码的概念引入,结合具体实战案例,讨论文化人类学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并加入现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志(引申为生活志)的实践认识。

人物简介

郭莉

郭莉,复旦大学商业人类学教研基地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博校外导师,上海商学院特聘教授,Berlin School of Global Leadership EMBA 特聘教授。200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社会学),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人类学)。作为上海睿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曾服务过逾百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擅长文化解码、生活志、中国社会与文化趋势演变(市场、生活方式、价值观、自我意识、消费等);消费者及需求类型化及定位;品牌定位与品牌概念体系建设;新市场进入策略;新产品机会空间定位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通过MBA学习,打造高效领导力

主讲人 韦宇波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29日(周日)17:3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29日(周日)19:30
地点 腾讯会议(ID:243107058)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分享及提问,使参加本次分享的同学认识到在企业生活中领导力的重要性和重点,对领导力有初步认识,认识和建立学习方式,完成从员工到领导者的角色转换,打造高效领导力。
1. 了解多变时代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
2. 掌握从员工到领导者的角色转换
3. 知道如何通过MBA学习打造高效的领导力
4.了解企业未来的领导力发展之路

人物简介

韦宇波

二十五年跨国企业管理和人才发展实践

曾在 3M 、 GE 和 SHELL 分别担任特种材料中国区销售经理、工艺油东北亚总经理、人才发展经理等职

SHELL 认证领导力教练

GE 认证六个西格玛绿带

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商学院职业导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客座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近代的超克:二十世纪日美关系史的再审视

讲次 第 30 讲
主讲人 李永晶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9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9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3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承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近代的超克:二十世纪日美关系史的再审视”

人物简介

李永晶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近代中日关系史等;出版有《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东京留学亿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La Passion du Beau:Les Beaux-Arts entre la Chine et la France- De l’histoire aux expositions(美之热爱:中法之间的美术-从历史到展览)

主讲人 菲利普•杰奎琳
开始时间 2020年11月30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0年11月30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3教学楼-3152
主办方 法语系
语言 法语 Français
内容提要

策展人如何回顾他负责的展览?从构思到实现,他做了哪些工作、有着怎样的方式和目标?倘若一场展览如同一部电影,策展人则如同导演,他如何运筹帷幄,直至“展览”上映?
伴随媒体和公众经常提出的问题,《美术的诞生》展览策展人菲利普·杰奎琳先生将缓缓揭示幕后以及镜头之外的工作。学术问题通常与技术和展览组织等问题相互交织。例如,以怎样的标准挑选作品?如何最大化利用展览空间?各展出部分采用何种展陈方式?展览更有其意识形态的维度:如,展览希望传递怎样的信息?它又启示、开拓了哪些未来可能的项目?如何在当今法国和中国博物馆学中定位和理解艺术展览?本次讲座将为您一一道来。

人物简介

菲利普•杰奎琳

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 Cinquini)先生是法国夏尔戴高乐—里尔三大历史与艺术史博士、法国高等院校考古学与艺术史教授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作为文化遗产展览策展人,菲利普•杰奎琳先生曾担任“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中华世纪坛、河南博物院、中华艺术宫,2014—2015年)、“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2018年)的主策展人、“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的专题策展人、“美术的诞生:从太阳王到拿破仑——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上海博物馆,2019-2020)的主策展人。菲利普•杰奎琳先生2007年开始对中国早期留法艺术家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及当时法国艺术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历时十余年完成了著作《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中国浪潮》,该书即将在中法两国出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