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唤起天堂般梦境之岛---《暴风雨》欣赏

主讲人 史志康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以莎士比亚最后一部剧《暴风雨》为基本素材,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
按照第一幕至第五幕时间顺序,讲解戏中的故事情节。米兰公爵普洛斯珀罗潜心学问,荒疏国事。于是,他的弟弟安图尼欧勾结那不勒斯国王阿龙索篡夺的他的权力,并在一个漆黑的午夜,把他和他的女儿赶到家门,来到一座孤岛上。在岛上,普洛斯珀罗继续研究法术,获得了一种超凡的能力。一次,他的弟弟安图尼欧勾结那不勒斯国王阿龙索等人来到孤岛附近的大海,在精灵爱丽儿的帮助下,普洛斯珀罗用狂涛骇浪将那一船人逼到自己所待的孤岛上,并用法术制服了他们。但是,他最后并没有复仇,而是采取了宽宥的态度,并将自己的女儿米兰达许配给了国王的儿子飞蝶南。
第二部分
人生地图。讲解莎士比亚在剧中所描绘的八种人,比如:研修学问的人;拯救别人生命的天使一般的人;有影响力的人,等等。
第三部分
名人名言。讲解莎士比亚在剧中说的十一段名言,比如: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使得追求的对象不那么有价值了;天性的懒惰只令我退落下去,等等。

人物简介

史志康

史志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国英语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上海外文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曾在法国巴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临时雇员,从事文件翻译,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全国奖项。

参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政治项目, 是中国政府申办2010年世博会报告英语稿主撰人及定稿人之一、中国政府主办2010年世博会注册报告英语稿主撰人及定稿人之一、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英语稿主译及定稿人。目前,正在翻译孔子的《论语》,其作品《借帆出海——史译论语选载》已经在《东方翻译》连载两年。上海《文汇报》、《环球时报》(英语版)曾经分别刊登了文章,介绍了其关于《论语》翻译方面的一些比较独特做法的文章。《文汇报》说:“忠实原著、逐篇翻译的同时,史志康给译本增加了很多有趣的注脚。他尝试用西方人更熟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众多先哲的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圣人孔子的思想做注。为了让《论语》走出国门,给孔孟文化制定一个“西方思想参照表”——这种“借帆出海”的译法或许值得一试。”《环球时报》(英语版)说,“Great minds think alike, so they say. But how those great minds go abou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is not quite so straightforward. The Irish writer George Bernard Shaw, for example, might have had some difficulty relating his ideas to his German contemporary Herman Hesse. Without a common language, it can be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learn about, and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people from other nations,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 “Confucius’ mind is not difficult to read, it just has to be explained in the clearest, most comprehensible way,” said Shi Zhikang, 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English College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who is working on a new English-language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book he uses words spoken by great Western minds such as Shakespeare, Francis Bacon and th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Plato to explain similar ideas that Confucius expressed. Shi’s task, he believes, is the illumination of shared modes of thinking that lie behind seemingly different modes of expression.”

2014年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之际,应上海大剧院邀请,开始在中剧场作了关于莎士比亚的系列讲座,分别为第一讲“永远的莎士比亚”、第二讲“《麦克白》欣赏”、第三讲“《哈姆雷特》解读”、第四讲“《亨利四世》----莎翁史剧一瞥”、第五讲“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欣赏》”。2014年至2016年在上海大剧院进行每月一次的莎士比亚戏剧专题讲座(双语),共计三十多场。2016年开设的英语微博、微信《史话英语》(由四大内容组成:1)莎士比亚语录欣赏与评说;2)Samuel Johnson 语录欣赏与评说;3)《论语》翻译、欣赏与评说;4)中国谚语欣赏与评说)。2016年起应邀去美国大学用英语讲中西文化比较,每年去三、四所大学,计划五年巡讲约二十所大学。2017年即将在上海大剧院开讲莎士比亚讲座十二讲新的系列:Shakespeare: from script to stage (莎士比亚:从剧本到舞台)。

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研究”、“美国诗歌研究”以及“英汉、汉英翻译”。

主要科研成果为:

论文60多篇,其中包括“欲语向谁诉?---试探美国女诗人埃米莉•迪金森的生活与其作品的关系”、“奇语天下惊---试谈e.e肯明斯怪异的诗歌语言”、“‘道’在天地间---布赖恩特自然诗歌初探”、“走出文论研究中的误区”、“译海拾贝”、 “胜过一切财富的财富---欣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带着镣铐的优美舞蹈---《围城》及其英译本赏析”、 “开满苹果花的大地---读惠特曼《自我之歌》” 、“品味人生乐趣---读林语堂先生《人生的乐趣》” 、“威廉•华兹华斯:大自然的崇拜者”等;

英译汉译作10余部,其中包括《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二卷);《虹》、《霭霭芳园谁氏家》、《故里恶梦》、《橡实兆春》、《真主之拳》、《黄雀在后》、《山峦孤凉》、《佚卷之谜》、《海市蜃楼》、《怒海夺宝记》、《眼镜蛇的告白》等。

汉译英散文二十多篇,其中包括“红海上的一幕”“银杏”“怀旧的代价”“山阴道上”“溪水”等,部分译作发表于《中国翻译》。

专著两部:《美国文学背景概观》、《英美文学精华赏析》。

教材五种,其中包括《综合英语》(第三册、第七册、第八册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商务翻译教程》(主编,《商务口译》项目上海市专业技术水平认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全国英语专业本科生综合英语教程》(第七、八册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等;

大型辞书两部,其中包括参与修订《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闻英语写作分析

主讲人 丁言仁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4:4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6:4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66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新闻英语写作分析,本讲座适合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其他英语爱好者。

人物简介

丁言仁

丁言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丁教授出版著作10余本:如《新闻英语写作》《大学英语写作》(1-4册)、《话语分析》、《语言哲学》、《人文社科学术写作》、《语言学教程》。所有著作都是用英语撰写。他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艺术与真理:关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的哲思

品牌 思索讲坛
主讲人 刘旭光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8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08日(周二)20:00
地点 二楼荟空间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校团委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刘旭光

刘旭光,男,1974年生,甘肃武山人,博士,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艺术学理论),曾为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专家组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美学史》课题组专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中西方美学思想史与艺术学理论、文艺理论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与教育部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多项,在CSSCI级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心讲坛12月活动一览

讲次 第 55/56/57/58/59/60/61/62/63 讲
主讲人 孙晓萌,施建军,徐薇,马小彦,李嵬等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01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29日(周二)16:2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法语 Français,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中心讲坛”12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12月1日
【题目】殖民时期的语言问题:豪萨语在北尼日利亚的运用
【主讲】孙晓萌(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12月3日
【题目】日本的汉字政策及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
【主讲】施建军(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30~20:00

12月4日
【题目】从葛公尚先生看中国非洲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主讲】徐薇(浙江师范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30 ~ 20:30

12月8日
【题目】法国人及其法语情节:法语、法语国家与地区国际组织
【主讲】马小彦(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12月10日
【题目】Translanguaging: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主讲】李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30~20:30

12月11日
【题目】荣光与污名:作为当代日本“酷文化”与“御宅文化”的“コスプレ(Cosplay,角色扮演)”
【主讲】阮立(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30~20:30

12月15日
【题目】与宗教文化相伴相生:阿拉伯语的历史与现状
【主讲】李卫峰(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线下,仅对校内开放,地点在松江校区4教115

12月17日
【题目】在港中亚留学生的叙事研究——基于身份及文化亲密性的讨论
【主讲】李蓁(香港教育大学)、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30~20:00

12月22日
【题目】语言与国家身份构建:乌克兰的语言冲突
【主讲】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线下,仅对校内开放,地点在松江校区4教115

12月29日
【题目】以语言凝聚超国家体:西班牙语与塞万提斯学院
【主讲】曹羽菲(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本次内容仅对校内选课学生开放。

人物简介

孙晓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研究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现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伦敦孔子学院理事等。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出版译著、专著多部,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非洲研究学术论文多篇。曾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施建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日文信息计算机智能处理、计量文体学、汉字文化圈国家语言文字比较等领域的研究。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主持和承担1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项目。曾任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2012~2014)。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首席专家。

徐薇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人类学博士,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首批高校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主编,浙师大非洲研究院中国非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非洲人类学、种族与族群关系、非洲华侨华人等研究,重点关注南部非洲与东非。近年来,徐薇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各类课题多项。徐薇在201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博茨瓦纳大学访学一年,曾多次赴南非、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喀麦隆等国进行调研访学。

马小彦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国语言政策、法语语言、法国文化与教育。

李嵬

Li Wei holds a Chair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t the 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here he also heads up the ESRC Doctoral Training Partnership for Bloomsbury and East London universities and the UCL Centre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He has previously been Head of School of Education at Newcastle University, Pro-Vice-Master of 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Chair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of General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UK. He is a 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K,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UK. In 1997, he founde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an SSCI journal. He also founded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SSCI), Global Chinese (Scopus),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 (Scopus, ESCI), and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He is in the process of launching another maj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2022. He is currently Editor of two SSCI journal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阮立

阮立,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博士(人类学)。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时代语境下流行文化的展开与越境。主要关注当代日本“コスプレ”(cosplay,角色扮演)亚文化议题,考察该流行文化在日本国内微妙境况的政经结构以及其全球传播的张力问题。

李卫峰

李蓁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继承语教育、跨文化身份及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朱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外语教育、双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

赵蓉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首家科研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学史。

曹羽菲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编参编教材与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SCI和A&HCI收录。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2012年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2014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17年获外研社全国多语种外语教学之星大赛西班牙语组冠军,2017年获首届董燕生教学科研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以语言凝聚超国家体:西班牙语与塞万提斯学院

讲次 第 63 讲
主讲人 曹羽菲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29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29日(周二)16:2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内容隶属于“世界的语言文字与应用”系列专题讲座。塞万提斯学院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本讲主要介绍该机构的组织结构、发展历程、重要活动和全球战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机构如何以西班牙语为纽带,凝聚起一个近六亿使用人口的超国家体。
*本次内容仅对校内选课学生开放。

人物简介

曹羽菲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编参编教材与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SSCI和A&HCI收录。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2012年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2014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17年获外研社全国多语种外语教学之星大赛西班牙语组冠军,2017年获首届董燕生教学科研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与国家身份构建:乌克兰的语言冲突

讲次 第 62 讲
主讲人 赵蓉晖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22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22日(周二)16:20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内容隶属于“世界的语言文字与应用”系列专题讲座。乌克兰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语言国情纷繁复杂,这种特性是由乌克兰的国家意识与民族发展所决定的。本次内容将立足乌克兰的语言冲突问题,探寻俄语等语言在乌克兰国家身份构建中的作用。

人物简介

赵蓉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首家科研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学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在港中亚留学生的叙事研究——基于身份及文化亲密性的讨论

讲次 第 61 讲
主讲人 李蓁,朱晔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7日(周四)20:0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本研究通过叙事研究的手法,调查了一群中亚学生在香港高校留学的跨文化经历。本研究以Herzfeld提出的文化亲密性(cultural intemacy)为理论框架,解释了中亚留学生如何在香港的留学生活中协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努力维持已有的文化身份。本研究对解释中亚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具有启发意义。

人物简介

李蓁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助理教授,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继承语教育、跨文化身份及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

朱晔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外语教育、双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与宗教文化相伴相生:阿拉伯语的历史与现状

讲次 第 60 讲
主讲人 李卫峰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5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5日(周二)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115室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内容隶属于“世界的语言文字与应用”系列专题讲座。阿拉伯语是亚非语系(旧称闪含语系)闪语族中母语者人数最多的语言,通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现为26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以阿拉伯语作为母语的人数超过2.8亿,占世界第五位。本讲将从阿拉伯语的谱系、语言地位、历史分期、方言变体、类型学特征、阿拉伯文字圈、外来词汇、阿语母语者的身份认同等多方面来描述阿拉伯语的前世今生及其承载的文化基因。

人物简介

李卫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荣光与污名:作为当代日本“酷文化”与“御宅文化”的“コスプレ(Cosplay,角色扮演)”

讲次 第 59 讲
主讲人 阮立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1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1日(周五)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主持人】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当代日本,每逢周末或遇节假日,コスプレ(Cosplay,角色扮演)活动就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地展开。コスプレ的参与者通过装扮这一戏剧化的仪式,演绎并诠释某一特定的动漫游戏文学影视等作品中的“角色”,以此表达“自我”、结交同好、酿造“文化”;虽然在千禧年后,コスプレ和日本的动漫游戏一道已被日本政府视为走向世界的软实力——“酷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コスプレ的参与者在日本主流文化中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其“オタク(Otaku,御宅族)”的某些负面形象。本次分享主要展示这样的“荣光”与“污名”,是如何不断地塑造并规范着一个个极为普通的参与者的体验与表达,探讨其背后折射出的当代日本社会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碰撞,全球化进程中日本社会变革的张力与隐秘。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阮立

阮立,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博士(人类学)。主要研究方向:全球化时代语境下流行文化的展开与越境。主要关注当代日本“コスプレ”(cosplay,角色扮演)亚文化议题,考察该流行文化在日本国内微妙境况的政经结构以及其全球传播的张力问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Translanguaging: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讲次 第 58 讲
主讲人 李嵬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7: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10日(周四)18: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主持人】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This talks reviews Translanguaging as a pedagogical philosophy, an analytical approach and a theory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posthumanist era. It explores the origins and contexts of the idea of translanguaging and its connections with other theories and models. It also aims to clarify some confus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 surrounding the concept. It will show how the concept is being used and can be applied in various contexts, with a focus on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李嵬

Li Wei holds a Chair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t the UC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here he also heads up the ESRC Doctoral Training Partnership for Bloomsbury and East London universities and the UCL Centre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He has previously been Head of School of Education at Newcastle University, Pro-Vice-Master of 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Chair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of General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UK. He is a 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K, an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UK. In 1997, he founde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an SSCI journal. He also founded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SSCI), Global Chinese (Scopus), Chinese Language and Discourse (Scopus, ESCI), and Language, Culture and Society. He is in the process of launching another maj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 2022. He is currently Editor of two SSCI journal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