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典型时体标记系统的描写

品牌 孔院之声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16日(周六)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16日(周六)20:0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 ID:981 393 249)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描写普通话中典型的四个体标记(着,了,过,在)所对应的时体范畴。该描写不仅对时体问题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汉语国际教育中帮助外国学生理解和使用这些体标记也有所帮助。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选题与论证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48 讲
主讲人 屈文生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15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15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1011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八讲

人物简介

屈文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心讲坛1月活动一览

讲次 第 64-66 讲
主讲人 刘美兰,赵运,蒋晓鸣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05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21日(周四)18: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心讲坛”1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1月5日

【题目】语言与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关键语言战略

【主讲】刘美兰

【主持】赵耀(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1月12日

【题目】超国家机构及语言——国际组织的语言与政策

【主讲】赵运(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赵耀(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4:50~16:20

1月21日

【题目】走进心理语言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主讲】蒋晓鸣(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8:00 ~ 20:30

人物简介

刘美兰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外语教师发展、跨文化交际

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基于课程团队与学术团队的合作与互动的外语教师发展”、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安全视野下的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若干项,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研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教育战略研究丛书分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赵运

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

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博士后

专业领域: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语言规范标准

蒋晓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采用行为、神经电生理和神经成像等手段探讨不同个体言语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的嗓音表情编码和解码、社会情感的言语信息加工、以及语言活动中的认知运算及其应用。曾任NuanceCommunication自然语言处理方向高级言语科学家、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院访问研究员,目前在SCI/SSCI收录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走进心理语言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讲次 第 66 讲
主讲人 蒋晓鸣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21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21日(周四)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与心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语言学家试图从心理学中找到证据,揭开言语习得、生成和理解之谜, 而心理学家也想通过语言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本次内容将从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学理基础、研究方法等维度,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前沿动态展开讨论。

人物简介

蒋晓鸣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采用行为、神经电生理和神经成像等手段探讨不同个体言语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的嗓音表情编码和解码、社会情感的言语信息加工、以及语言活动中的认知运算及其应用。曾任NuanceCommunication自然语言处理方向高级言语科学家、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院访问研究员,目前在SCI/SSCI收录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研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超国家机构及语言——国际组织的语言与政策

讲次 第 65 讲
主讲人 赵运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12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12日(周二)16:2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耀
本研究将对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进行宏观的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对国际组织概况进行简要梳理,描述国际组织所处的语言环境和当前的语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国际组织语言政策在语言政策的领域中进行定位,介绍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主要形态和内容,并阐释国际组织语言政策与国别语言政策在内容、形式、效力等方面上的差异。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语言政策进行解读。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赵运

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

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博士后

专业领域: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语言规范标准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与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关键语言战略

讲次 第 64 讲
主讲人 刘美兰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05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05日(周二)16:2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主持人】赵耀
"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斯波尼特",美国再一次深刻感受到恐怖袭击、文明冲突对美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国家安全成为新世纪美国必须重点关注的大事。为消除文明冲突、保证国家安全、维护霸权地位,美国推出安全语言战略,即"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语言的安全功能凸显,语言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语言已成为美国全球博弈的重要工具。在美国,"关键语言"就是关键外语,是美国紧缺急需的、对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些小语种。"关键语言"直接关系着美国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势、外交通畅、信息安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交流、教育合作。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推出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SLI)中列出的主要"关键语言"有8种: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

本研究依托教育政策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国家安全的维度对美国的外语教育战略展开研究,通过追溯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思想根源、分析国家安全背景下美国的国际关系现状,从"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思想来源、发展历程、产生背景、社会现状入手,聚焦"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的目标、内容规划体系的构建、战略实施与相关保障策略、战略的成效与影响的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的根源主要是文明冲突、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发展经历了"美苏争霸"引发的第一阶段、"经济竞争"引发的第二阶段和"反恐防华"引发的第三阶段;语言规划理论和社会语言需求理论是"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的理论依据。

考虑到汉语的独特性,本研究也对汉语这一"关键语言"进行了个案分析。最后本研究在归纳、分析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特别是非通用语教育规划的建议和方案,并就汉语教育的海外推广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刘美兰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外语教师发展、跨文化交际

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基于课程团队与学术团队的合作与互动的外语教师发展”、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安全视野下的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联课题、浙江省教育厅课题若干项,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研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教育战略研究丛书分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疫情时代的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搭建话语平台,共同战胜疫情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09日(周六)20:0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09日(周六)22:00
地点 Zoom平台-会议号:667 451 1435 密码:sisu2021
主办方 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德语系
语言 德语 Deutsch
内容提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至,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封城、管控、隔离、居家、网课、数字化教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关键词。线下活动取消,校际交流受阻,海外交换项目暂停,但正因如此,我们彼此间更需要加强联系,开展对话,增进了解,交换意见,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献言建策。
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筹划了此次中德大学生对话论坛,旨在搭建对话平台,促进彼此交流。此次会议得到了德国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拜罗伊特大学、弗莱堡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和中国学生相聚于“云端”,就以下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 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
 数字化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 学生在疫情时代的社会担当与责任
 中德人文交流回顾与展望
 中美冲突下中德关系的未来走向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一语、二语语料库对比分析看二语学习者的构式习得:以汉语情态补语为例

讲次 第 42 讲
主讲人 靳洪刚
开始时间 2021年01月07日(周四)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01月07日(周四)11:30
地点 腾讯会议ID:323 413 761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靳洪刚

美国汉明顿大学 William R.Kenan荣誉教授。曾担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应用语言学讲座教授、全美中文教师学会(CLTA)理事(2002-2006)、全美中文教师学会会长(2004-2005)、全美关键语种学会会长及副会长(2006-2012)、美国大学理事会AP中文测试发展委员会成员及主任(2008-2014)、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Associated Colleges in China)总部主任。2013年获全美关键语种学会Walton终身贡献奖,2015年获全美中文教师学会终身成就奖。

研究领域为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认知等。出版语言习得专著及汉语教材7本。在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央银行法制问题探究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47 讲
主讲人 林华昌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31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31日(周四)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七讲

人物简介

林华昌

林华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综合管理部法律事务处处长,高级经济师。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青海省同仁县(现为同仁市)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以来,先后在上海总部外汇管理、跨境人民币、综合管理等部门工作。出版专著《变革与反思——中国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研究》。在《中国金融》《中国外汇》《上海金融》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金融与法律方面的文章。曾两次获评省部级荣誉称号。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我们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品牌 思索讲坛
主讲人 王多
开始时间 2020年12月30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2月30日(周三)10:00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观学习”栏目主编、高级记者,智库专家学者,曾任解放日报时政评论员,复旦大学博士后,中国新闻奖、上海新闻奖获得者,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成果奖获得者,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先进个人”。上海市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获评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讲“优秀讲师”。上海市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