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图·图化诗 塔布拉达造型艺术中的李白

主讲人 张礼骏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教室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西班牙语美洲文坛众星璀璨,作家们纷纷突破传统的枷锁,向东方以及旧大陆文学作品寻找灵感,创作了独具特色的诗歌与散文作品。作家胡安·塔布拉达被誉为墨西哥现代诗开创者、拉美先锋派文学先驱。他从小热爱作画,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拓宽了他诗歌形式的维度。其图像诗和俳句在西班牙语世界独树一帜,可与法国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比肩。墨西哥不仅有魔幻的起源,更有先锋的领路人,从《〈李白〉与其他诗歌》这部作品,我们将看到诗人是如何陶醉于东方文化,把中国和日本传统诗歌意象与形式融入自己的作品,形成独特的诗学理念。

人物简介

张礼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博士;西方语系西班牙语教师,墨西哥中心研究人员;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负责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墨西哥学院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部美洲土著语言文化研究,相关课程有“玛雅文明与尤卡坦玛雅语”“阿兹特克文明与古典纳瓦特语”。译有阿根廷作家卢贡内斯诗集《群山自黄金》、墨西哥作家塔布拉达诗集《〈李白〉及其他诗歌》、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小说《白鲸的故事》与《一只名叫忠诚的狗》 等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与未来讲坛12月活动一览

Lecture Series of China Center for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Studies, SISU

讲次 第 177-181 讲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7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8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12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关于蒙古国恢复传统蒙古文的有关情况

Relevant Situation  on the Restoration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Script in Mongolia

【主讲人】白音门德(内蒙古大学)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 间】12月7日 (周四) 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克里奥尔语

From Creoles to Creolization: A Regional Perspeti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主讲人】周敏(杭州师范大学)

【主持人】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 间】12月14日 (周四) 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城市空间的语言表征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ity Space

【主讲人】卢德平(北京语言大学)

【主持人】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 间】12月21日 (周四) 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国际传播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e

【主讲人】章思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主持人】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 间】12月28日 (周四) 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关于蒙古国恢复传统蒙古文的有关情况

Relevant situation on the restoration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script in Mongolia

讲次 第 177 讲
主讲人 白音门德
主持人 赵蓉晖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7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7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文回顾蒙古国把传统蒙古文改为基里尔蒙古文的历史,阐述蒙古国企图恢复传统蒙古文的有关情况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白音门德

白音门德,蒙古族,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2004年担任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2001年—2015年担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2016年至今担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蒙古族及北方多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兼首席专家,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蒙古国国情研究基地” 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国家民委蒙古国国情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现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中国蒙古国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名誉会长、内蒙古自治标准音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民族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阿尔泰语言学会秘书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等社会职务。
白音门德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语音学、蒙古语方言、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蒙古国国情研究。他主持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出版23部专著和教材;以蒙,汉,日,英等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8余篇。
白音门德2004年获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评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4年被自治区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候选人、2009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012获得蒙古国科学院最高奖“忽必来金质奖”,2013年获得蒙古国怡和蒙古大学名誉博士称号,2016年获得蒙古国政府“达木丁苏荣金质奖”,2018年获得蒙古国科学院名誉博士称号。2023年获得蒙古国总统颁发的“北极星”勋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当前巴以冲突对国际格局和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

讲次 第 121 讲
主讲人 吴毅宏
主持人 丁俊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0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11:0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704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承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吴毅宏

原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曾常驻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埃及等国,经历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多次组织和参与重大国际突发事件报道,并对埃及、土耳其等国领导人进行过专访。目前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理事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常年跟踪中东地区形势发展变化,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Hedge Fund Ownership and the Innovation of High-tech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 in China

讲次 第 总第28期,2023年第19期 讲
主讲人 李路
主持人 邓佩云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12: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13: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343/345
主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承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High-tech firms stand apart from traditional firms due to their emphasis on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ing new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hedge fund holdings enhances innovation of high-tech firms listed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 in China.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raditional firms, this paper finds that hedge fund ownership enhances innovation output by increasing innovation input and improving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high-tech firms in China.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is especially evident among firms with long-term holdings by hedge funds, low agency costs, a high degree of equity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those that are privately held enterprises.

人物简介

李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金融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方向:市场微观结构与高频交易、对冲基金与资产管理、语言学与公司财务。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会计研究》等SSCI/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高频交易领域政策咨询报告30余篇并得到中国证监会部级领导批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德国与中国的浪漫主义(4)

主讲人 顾彬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15: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8日(周五)17: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顾彬

Prof. Dr. Wolfgang Kubin(顾彬),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特聘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汉学家、翻译家、作家。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欧洲思想史。出版学术著作50余本,编辑著作50余本,译著100余本,诗集20本,散文集5本,小说4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此外,编辑两种德文杂志,获德意志语言和文学学科学院颁发的“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家外教年度人物奖、会林文化奖等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碎片化时代,如何追忆似水年华

讲次 第 66 讲
主讲人 梁永安
主持人 涂昕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11: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梁永安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主要研究比较文学、电影、城市文化、青年文化。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历史小说《王莽》、传记文学《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文学评论《梁永安的爱情课》、《跟梁永安读经典小说》、《文学七日谈》(合著)、文化评论《阅读、游历和爱情》《每个人都了不起》《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电影研究《梁永安的电影课》、散文集《日常》《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主编“与西方思想大师对话”丛书。曾任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冈山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20世纪犹太文学与理论的对话"青年学术论坛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9日(周六)0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9日(周六)17: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犹太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区域国别视野下的研究方案设计和论文选题——以本人从事的中东研究为例

主讲人 刘中民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121室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线上分会场
虹口校区-1号楼-808/810(线上分会场)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跨、通、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设有“科学与学术研究方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三大主题。该系列讲座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彰显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内涵,与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助力研究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该系列讲座一年举办30场。2023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每个主题需要参加至少4场,总数不低于12场,方可达到“学术活动与专业实践”学分的考核要求。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人物简介

刘中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中东地区与国别政治、伊斯兰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理论、海洋战略问题、中国外交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早期近代东亚海域屏风中的异域与外夷

主讲人 王廉明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5日(周二)18:1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5日(周二)20: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45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早期近代的东亚海域,屏风已成为一种主流的绘画和图像媒介。本次讲座主要通过探讨南蛮屏风、款彩屏风以及澳门金彩屏风三种类型屏风的形制和图式间的交融关系,来讨论宋金时期“胡笳十八拍”图式在后世的流传和复兴。这类描绘北方草原和狩猎场景的图式,在进入日本后,成为狩野派画家描绘葡萄牙人在长崎贸易的主要来源。在澳门,日本艺术家制作的金彩屏风也继续使用这类图式,用以展现葡人生活的异域风情。同时,17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款彩屏风,也利用这类图式再现了渡海而来的荷兰人。在文献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作者通过对比同类实物,探讨了这三类屏风可能存在的相互借鉴和交融,指出明代中期流传至日本的“文姬系”画作为狩野派画家的“鞑靼人打马球”和“鞑靼人狩猎”屏风提供了灵感来源——这类画作的特色在于加入了猎虎的场景,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清时期日益严重的虎患问题,成为东亚海域屏风中狩猎的主要图式。

人物简介

王廉明

王廉明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教授。他于2014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东亚艺术史博士并在多个大学和机构任职,其中包括维尔茨堡大学 (2009-11)、海德堡大学 (2014-21)、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 (2018/19, 2021/22) 以及弗莱堡大学高等研究所 (2022)。2021/22年为剑桥大学全球人文东亚艺术和建筑访问教授。他教授并撰写有关十七至十八世纪在全球史语境中的物品、动物和艺术品交织及流动史。近著《耶稣会的北京遗产:1600-1800年间的宗教建筑及跨文化空间》(德文)获海德堡科学院2021年年度学院奖以及入围同年ICAS图书奖德语类著作短名单。他目前正在撰写一本由德国Gerda Henkel基金会资助、关于清代全球动物的研究。注:2024年11月22-25日,王廉明将和美国纽约巴德学院的梅玫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题为“展开款彩屏风”的国际会议及田野调查(香港北山堂基金资助)。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