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公司财务领域交叉研究探索——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分析为例

主讲人 马宝君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6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6日(周二)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20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融合持续深化,信息管理与工商管理各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本讲座将围绕主讲人研究团队近两年开展的信息管理与公司财务领域交叉研究探索,聚焦文本分析、图像分析等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分析实践,并结合公司财务领域经典管理问题展开,最后进一步展望信息管理与公司财务领域交叉研究的前景。

人物简介

马宝君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管理学学士、博士,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任脑机协同信息行为(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首批信管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长期致力于发展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推动管理学研究的交叉融合,聚焦提升大数据资源的“智能发现能力”和“智能使用能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1项;近年来在包括UTD24顶级期刊在内的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撰写的多篇咨政报告被中央网信办等政府部门采纳。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信息经济学理论贡献奖等教学科研奖励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美战略博弈下的台湾问题

主讲人 袁征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38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袁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美国外交优势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美国综合国力变化与国际比较”创新项目首席研究员及《美国研究》杂志编委。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关系专业(美国外交方向)博士生导师、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对外战略与中美关系的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讲次 第 4 讲
主讲人 丁国荣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主办方 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丁国荣

丁国荣先生先后任职于中国证监会、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曾担任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董事长,兼任申银万国香港集团公司董事长、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董事长,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管委会主任,同期兼任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后担任中国投资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证券机构管理部主任、资深董事总经理。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假如鲁迅活着

讲次 第 2023-2024学年总第10讲,学术工作坊第3讲 讲
主讲人 王锡荣
主持人 刘云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4: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松江校区五教楼5321-5322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假如鲁迅活着会怎样?”是鲁迅逝世后,80多年来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人们对此的答案也各种各样。特别是2001年鲁迅独子周海婴先生的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出版,其中披露,在1957年领导人就谈过这个问题。由此引发争议,至今不息,莫衷一是。本讲座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追根寻源,剔抉爬梳,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了最原始的证据,有力地证明了相关史实,并做了解读,有利于社会正确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查考论证,既是一个史实辨正的过程,也蕴含了做学问的方法,显示追根寻源、细读文本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人物简介

王锡荣

王锡荣,1953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中国作家手稿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主要著作:《鲁迅学发微》《鲁迅画传》《鲁迅生平疑案》《周作人生平疑案》《画者鲁迅》《藏家鲁迅》《鲁迅和他的绍兴》《鲁迅的艺术世界》《印象鲁迅》《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左联”与左翼文学运动》《日记的鲁迅》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手稿全集>文献整理与研究(B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左联文论及其资料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Do Investors Misunderstand Loss Persistence? Evidence fro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讲次 第 总第30期,2023年第21期 讲
主讲人 马天姝
主持人 高乙今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0日(周三)11:45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0日(周三)13: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343/345
主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承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Motivated by the shareholder heterogeneity literature which argues tha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different in expertise, sophist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we revisit the research question - whether investors misunderstand loss persistence. We try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using U.S. data over the 1992-2015 period. We find that our defined sophisticat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djust their shareholdings of loss-making firms based on forecasted earnings in the next year as they appear to understand loss persistence ex ante. On the contrary, ex ante loss reversal has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anges of the shareholdings owned by their counterparts.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s well as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rading costs. Moreover, we document that changes in the sophisticated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re associated with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s around the forthcoming earnings announcements, suggesting that the general market participants may not understand the rational trading behaviour of sophisticat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ue to the mixed trading patterns amongs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until the next earnings announcement. Our study sheds light on why a profitable arbitrage opportunity exists for loss-making firms as documented in Li (2011) and Jiang, Soares and Stark (2016).

人物简介

马天姝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讲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会计与金融专业博士,国家公派留学生。主要从事会计与公司治理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英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前提与发展路径

主讲人 陈晓律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1:45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3: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416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陈晓律

1988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英国史专家蒋孟引教授;曾先后到美国格林内尔学院、耶鲁大学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交流、访学;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世界史学会荣誉会长,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周边国家平台平台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国家教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项目和中欧合作项目等10余种,《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与钱乘旦合著) 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获1998年国家教委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9年《20世纪英国》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4年《发展与争霸》获第四届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工作者称号、2010年《英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获江苏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获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作品奖、2013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4年获得南京大学首届人文研究贡献奖。出版著作有《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与钱乘旦合著)《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发展与争霸》《欧洲民族主义》《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10余种;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城市空间的语言表征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ity space

讲次 第 180 讲
主讲人 卢德平
主持人 余华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景观是表征城市空间的主要方式语言景观来自自然语言由于和空间关联,形成了和自然语言不同的分工。语言景观方式和空间产生联系现实化了语言概念性意义,同时通过空间的活动经验体现、增容扩散着这一现实化的意义。语言景观的阅读和书面文本的阅读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书面文本创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人际口语沟通的新的语言使用方式,语言景观和空间紧密联系,创造一种的语言使用经验。口语交流表达倾听为准绳文本阅读以凝视文字、沉思意义为取向,语言景观的阅读则侧重视觉扫描,反对凝视沉思。语言景观功能上表现瞬间形成空间经验,克服自然语言听、说、看的时间延滞问题。这一特性解释了城市流动性语言景观决定性作用。流动性要求对语言景观采取扫描式阅读,词或短语因而成为主要语言成分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卢德平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领域为符号学理论、社会语言学。近几年发表论文《皮尔士实用主义准则的意义问题》(《哲学分析》2023年第4期)、《“逻辑哲学论”的符号学向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2年第一期)《“解释项”及意义的认知》(《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年第6期)、《语言景观与空间的关系:基于“三里屯酒吧一条街”的分析》(《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期)等。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区符号生态体系研究》(20ZDA22)。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Building trustworthy institutions: the case of the Amazon Fund in Brazil

主讲人 Anna Petherick
主持人 晋继勇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6: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7: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38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Anna Petherick

Anna Petherick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ublic Policy at the 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Oxford, where she directs the Lemann Foundation Programme, and lectures on the core graduate course, the Politics of Policymaking, as well as teaching several executive courses.Anna’s own research looks a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der, identity, political polarisation, corruption, trust and integrity. From 2020 onwards, she has also focused o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COVID-19. She acts as a reviewer for journals such as APSR, EPSR, PNAS, Nature Medicine and Science Advances.Anna has written a large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 report about gender and corruption, and frequently gives talks on the subject at international venues, which have included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Anna completed her training at Cambridge (BA, MA, Natural Sciences) and Oxford Universities (MPhil Comparative Government, DPhil Politics). Before becoming an academic, she was a journalist. She has held positions such as Argentina Correspondent, Science Correspondent at The Economist, section editor at the science journal, Nature, and was a columnist at The Guardian and at Nature Climate Change. Occasionally, she writes blogs and articles about her current work.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Catalytic cooperation: New models of collectiv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主讲人 Thomas Hale
主持人 晋继勇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18日(周一)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38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Thomas Hale

Thomas Hale is Professor in Global Public Policy, 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Oxford. His research explores how we can manage transnational problems effectively and fairly. He seeks to explain 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evolve - or not - to face the challenges raised by globalization and interdependence,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health issues.

He holds a PhD in Politics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a masters degree in Global Politics from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an AB in public policy from Princeton’s School of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 US national, Professor Hale has studied and worked in Argentina, China, and Europe.

His books include Beyond Gridlock (Polity 2017), Between Interests and Law: The Politics of Transn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 (Cambridge 2015), Transnational Climate Change Governance (Cambridge 2014), and Gridlock: Why Global Cooperation Is Failing when We Need It Most (Polity 2013).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利用研知多角度调研分析,助力基金论文选题

主讲人 赵唯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3: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5: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T106研讨室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科研选题是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必备的重要技能,同时也是未来学术发展的关键一步。本次讲座围绕基金项目选题和论文选题,重点介绍从不角度出发进行科研选题的方法,包括利用研知科研支持数据库的文献解析、文献比较、AI智能选题、AI智能综述等多种功能和途径,帮助科研人员寻找科研灵感,产生科研想法,逐步明确自己的选题。

讲座内容包括:

  1. 研知科研支持数据库是什么?有什么?
  2. 研知如何从单篇文献、多篇文献、全库文献的角度助力基金和论文选题?
  3. AI科研选题和智能综述如何启发科研人员的选题角度和思路,助力快速高效选好题?
人物简介

赵唯

产品培训专家、首席产品经理、架构师
擅长企业产品培训、图书馆学、文献计量学、管理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