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中的比较文学

讲次 第 总第4讲,讲座第2讲 讲
主讲人 张辉
主持人 成桂明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7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17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5教楼5124-5125室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以实例为先导,本讲座在重新回顾波斯奈特、布吕奈尔以及雷马克等人比较文学定义的基础上,分析这一学科的不确定性和超学科特征。进而,从比较学者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共识出发,围绕“跨越”、“复数”和“他者”三个关键词,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组织工作,进一步延伸对“什么是比较文学?”这一问题的新理解。同时,借助列维纳斯、穆齐尔等人的视角,进一步引发对比较问题的哲学性思考。

人物简介

张辉

比较文学博士,师从乐黛云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副会长、秘书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执委会委员。曾为香港道风山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在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图宾根大学及澳门大学等校任教。主要学术兴趣为文学与思想史、文学解释学(兼及经学)、中德文学与美学关系。著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德意志精神漫游:现代德语文本细读》《冯至:未完成的自我》《文学与思想史论稿》《启蒙的复调:莱辛研究》(即出)等。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库》(复旦大学出版社)《文学与思想译丛》(商务印书馆)《中国比较文学文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以及《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文集》《伯纳德特集》(11卷本)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大数据生态与大数据驱动的生命医学健康研究

讲次 第 三 讲
主讲人 徐志鹏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
主办方 信息技术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提升我校研究生数据科学素养,锻炼数据科学思维,培养用数据科学方法解决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中心将于本学期开展数据科学系列讲座。讲座将邀请数据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公司高管、资深技术总监等为我校师生全方位展示数据科学的魅力。

人物简介

徐志鹏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主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工智能AIGC技术与创新应用

主讲人 陈运文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8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08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7121室(主会场)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线上分会场)
虹口校区-1号楼-808/810教室(线上分会场)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概要:介绍人工智能AIGC技术的发展历程,大数据和知识管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行业里使用AIGC的应用机会等内容。

参与方式: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

 

上外“跨、通、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设有“科学与学术研究方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三大主题。该系列讲座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彰显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内涵,与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助力研究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人物简介

陈运文

达观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计算机博士和杰出毕业生,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际计算机学会(ACM)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文信息学会专委会委员,浦东新区政协委员和青联委员,兼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丰富研究成果,申请有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多篇高水平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出版有出版有《智能RPA实战》、《智能Web算法》等著作,多次摘取ACM CIKM、KDD CUP、EMI Hackathon等国际计算机竞赛冠亚军荣誉。曾在盛大、腾讯、百度担任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荣获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和第二十届浦东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并带领达观数据荣获2018中国人工智能界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记者,记着——新闻生产与新闻价值

讲次 第 22 讲
主讲人 林颖颖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30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30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8教学楼-131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瞭望者。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的变化中,有什么是必须坚守的?讲述一线记者采访故事,分析新闻生产的趋势和挑战,探寻新闻的价值和使命。

人物简介

林颖颖

上海理工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系副教授,硕导;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曾任一线记者十余年。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诗人冯至对克莱斯特的接受新探

讲次 第 298 讲
主讲人 卢盛舟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6日(周一)18: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06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7号小别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https://www.wjx.cn/vm/Yrv0iBZ.aspx

请填写报名信息

人物简介

卢盛舟

博士、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行走在苏州淮海街:阈限、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

Walking on Huaihai Street, Suzhou: Liminalit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Language Policy

讲次 第 172 讲
主讲人 励松青
主持人 余华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2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02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Informed by the anthropological notion of liminality, as well as the recent increasing perception of urban tourism as the enactment of various tourist subjectivities, this article aims to advance the work of studying language policy and linguistic landscapes, by way of examining the languages used in public signage of Huaihai Street in the eastern China city of Suzhou. As a theme street constructed to cater to the ethnic minority group of Japanese people running business in Suzhou, Huaihai Street has recently grown into a liminal space as the product of being continuously shaped and reshaped by various forces, providing both Japanese people and Chinese people a sense of communitas. In this study, together with commercial and service establishments in operation there, visual language use in the visible shop signs of every store on the entire stretch of the street is examined to detect and address three main liminality-related issues: (1) language displays, (2) translanguaging practices, and (3) indeterminable status of languages. Implications of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for language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a liminal space are also discussed.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励松青

励松青、西交利物浦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国内首个多语研究硕士课程项目创始人及项目主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生合作导师。喜欢从事跨学科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多语现象、(批判、媒体)话语分析、英语作为全球语、语言与全球化、语言与身份等。在国际著名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专著和编著各一部,在Cambridge Scholars出版社出版合著一部,多篇原创性文章发表在Applied Linguistics, 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Semiotica, Social Semiotics, World Englishes, English Today等国际期刊。曾多次受邀为Routledge、Palgrave Macmillan等出版社审阅出版计划书,是Discourse & Society,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ism, Language in Society,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Landscape, World Englishes等国际期刊的匿名审稿者。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与未来讲坛11月活动一览

Lecture Series of China Center for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Studies, SISU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2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30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11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11月2日

【题目】行走在苏州淮海街:阈限、语言景观与语言政策

Walking on Huaihai Street, Suzhou: Liminality,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Language Policy 

【主讲】励松青(西交利物浦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11月9日

【题目】国际中文教育与东亚共通学习词汇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East Asian Academic Words

【主讲】沈国威(日本关西大学)

【主持】武春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11月16日

【题目】跨学科视角下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研究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主讲】张慧玉(浙江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11月23日

【题目】基于真问题的英语教研与论文写作

Real Problem Based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and Academic Writing

【主讲】郭宝仙(华东师范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11月30日

【题目】汉字字体与人工智能

Chinese Font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主讲】郭宗明(北京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博士生沙龙:难懂的文学杰作

主讲人 马骁远,张若一
主持人 张若一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8日(周三)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08日(周三)16:3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行政楼234/235会议室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沙龙的主题为《难懂的文学杰作》,在文学史上有很多难懂的杰作,如我国的《庄子》、希伯来经典《约伯记》、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20世纪以来的文学名作,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策兰的《死亡赋格》、艾略特的《荒原》等。从传统的文学概念上看,它们似乎属于文学家族的边缘成员,然而在某些场合,它们却占据了文学经典的核心地位。你知道哪些这样的作品?是否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有?为什么这些杰作难以读懂?如何评价它们的文学价值?本次沙龙将围绕古今中外这些文学经典进行探讨,一起挖掘其背后的审美价值与思想观念。

人物简介

马骁远

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西方文论与古希腊文学。研究成果主要见于《文艺理论研究》《暨南学报》《学习与探索》等CSSCI核心期刊。

张若一

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青年学者”,古代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与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联合培养文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希伯来文学、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主要见于《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国外文学》《宗教学研究》等A&HCI、CSSCI核心期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文字印刷发展史专题展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1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31日(周日)16:30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临展区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图书馆
承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图书馆是海内外重要的藏书机构之一,现藏中外文献57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方志家谱、西文珍本、名家手稿以及近代档案、图书、报刊等历史文献尤具特色,典册琳琅,称著于世。

上海图书馆东馆特辟“馆藏精品馆”,遴选藏品菁华,系统展示从纸本书写到勒石传拓,从雕版、活字印刷到铅印、石印等技术更迭下的文字印刷及文化传播之路,从一个侧面呈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此次特联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阅读推广中心举办中国文字印刷发展史专题展”,力图通过系列展品展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开展多语种讲解宣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推广,进一步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朝圣折本》到《教义精要》:梅希卡抄本的风格变迁

主讲人 张礼骏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07日(周二)18:1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07日(周二)20:25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45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部美洲诸多文明拥有很长的书面“图像-文字”历史,抄本作为这一书面形式的载体是研究土著文明的重要一手资料。阿兹特克文明作为16世纪初中部美洲最为强盛的土著文明,其抄本文化在西班牙人占领德诺奇蒂特兰城(Tenochtitlan)后仍旧延续了将近3个世纪,在现存抄本数量和使用时间上为玛雅、米斯特克及奥托米等文明所不及。由于阿兹特克人自称mexìcatl,因此习惯将阿兹特克文明的抄本称为梅希卡抄本,其文字内容即阿兹特克人使用的古典纳瓦特语(中部变体),是中部美洲大部分地区的通用语(lingua franca),也是当代墨西哥的第二大语言,拥有较长的语言发展历史。本讲将从殖民前著名的民族历史类抄本《朝圣折本》(亦称《博图里尼抄本》)谈起,介绍早期梅希卡抄本的“图像-文字”特点。在传教士带来西方宗教和文艺复兴绘画理念之后,以《教义精要》为典型的殖民时期抄本诞生,其风格、类型及功用发生了全面的变化,展现了社会政治发展对艺术文化形式的影响作用。

人物简介

张礼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硕士,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博士;西方语系西班牙语教师,墨西哥中心研究人员;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负责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墨西哥学院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部美洲土著语言文化研究,相关课程有“玛雅文明与尤卡坦玛雅语”“阿兹特克文明与古典纳瓦特语”。目前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带领团队整理墨西哥、危地马拉与伯利兹等国玛雅遗址的研究文献,推进玛雅文明历史与图像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