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空间:解锁SISU元宇宙之校园植物猎人

主讲人 杨雪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1:00
地点 腾讯会议( ID:185 128 354)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国教“爱·分享·领航”网络活动空间背景介绍】
疫情当前,学校目前已全面启动在线教学。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后生活,国际教育学院精心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空间:礼仪空间、健身空间、艺术空间、演讲空间、学术交流空间、就业指导空间、才艺展示空间。

【艺术空间:解锁SISU元宇宙之校园植物猎人内容简介】
植物猎人召集令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在这万象更新的三月,
李白、苏轼、莎士比亚、梵高、莫奈……
这些诗意的灵魂也随着作品中花朵的绽放
而一同复活!
现召集各位热爱自然、文学与艺术,
并且有强烈的探索与侦探精神的植物猎人若干。
请各位猎人在上外校园和宿舍区之内,
搜寻诗句与艺术品中的对应植物,
拍照为证!

周一(3月21日)晚,
资深植物猎人杨雪老师将与大家相会网络空间,
见证大家的狩猎成果,
揭晓诗词画作中的植物谜底,
并分享她的植物手账以及SISU狩猎故事。

人物简介

杨雪

设计师,设计素养培训师,北德克萨斯大学学习技术系博士。曾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宜家、中国国家电网、美国航空等多家高校与企业进行设计素养培训,目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客座讲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光影空间:从写实到造境:影像中的文化遗产

主讲人 周仰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1:00
地点 腾讯会议(ID:544 666 571)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国教“爱·分享·领航”网络活动空间背景介绍】
疫情当前,学校目前已全面启动在线教学。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后生活,国际教育学院精心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空间:礼仪空间、健身空间、艺术空间、演讲空间、学术交流空间、就业指导空间、才艺展示空间。

【光影空间:从写实到造境:影像中的文化遗产内容简介】
文化遗产以及其在当下生活中的意义一直是我试图探索的话题,中国申请“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风潮正热,但当我们真的面对这些遗产,除了考虑其旅游经济效益,还能有怎样的连接?2007至2009年间,我曾经走访许多即将拆迁上海石库门、里弄,记录这些历史建筑;2015年以来,文化遗产再次成为贯穿我摄影创作的重要脉络,我将与大家分享这一过程中的思考、变化和探索。
自2015年至今,我开始以更为艺术的方式用摄影再现江南园林。这些园林大多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从官场隐退之后建造的私人居所,它们不仅承担居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这些文人的道德或哲学理想。如今,园林早已不再是私家的,但无论作为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对它们的理解趋于格式化、扁平化。在我的拍摄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来呈现园林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其表象。另外,我也将分享最新的风景创作,在其中我试图追索神话的时空。

人物简介

周仰

摄影师、译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院担任外聘摄影课程教师。她拥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士学位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报道摄影硕士学位。在上海持续拍摄个人项目,作品关注记忆、文化遗产与神话。作品曾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天水摄影双年展、浙江美术馆、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洛杉矶摄影博览会(Photo L.A.)、影像上海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等展出,并获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提名、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提名。近年来还致力于摄影文论译介,翻译出版包括《凝视的训练》、《每一个疯狂的念头》、《安妮在工作》、《摄影4.0:21世纪的摄影教学指南》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三代大学生话大学

主讲人 胡礼忠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21:30
地点 腾讯会议:687572260 密码:3457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MPA教育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自2020年初以来,疫情已经无孔不入的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可能鲜有人能预料到,在疫情爆发两年后,我们还会因此而封校、封区、封城——这种不确定性几乎成为了大学生活的“新常态”。
有同学抱怨“青春才几年,疫情就三年”,表达焦虑与不满的同时,也暗含着“疫情带来不便”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状态。我们越来越习惯了全球化与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乘坐高铁能到达国家的绝大部分任意角落,通过手机能安全、放心的选到合适的酒店,在白天或深夜与小伙伴们在街区或郊区玩耍而不必担心人身安全,这样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常态。
回望历史,生活总是起起伏伏,每一个代际都同时面临着幸福与挑战,每一代大学生活都是在大环境下建立属于自己小天地的难忘回忆——如同我们在寝室楼下集体唱歌一般。在因疫情而“准封校”的挑战下,去汲取不同代际的生活经历,或许能对我们调节心情、战胜现在的困难有所启迪。
我们有幸邀请到1953年出生、1978年在复旦大学就读,于上外任教三十年的胡礼忠教授;1979年出生、1997年于武汉大学就读,现于上外任教的陈金英教授以及1996年出生、2014年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即将就职于外交部的黄佳陈学长;共同回忆与分享自己难忘的大学生活。

人物简介

胡礼忠

胡礼忠教授,陈金英教授,黄佳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调习得研究

主讲人 温宝莹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931 475 549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从广义的语调概念出发,运用语调格局的研究思路,对日本学习者汉语陈述句语调以及美国学习者汉语疑问句语调从音高、音长和音强三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并运用韵律匹配的研究方法将这三方面特征进行整合,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调习得特征。

人物简介

温宝莹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生培养部主任。《实验语言学》刊物执行主编,天津市语言学会理事,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培训专家。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ournal of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语言教学与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等刊物的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语言习得。在Lingu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ournal of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国内外顶尖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著有专著《汉语语音习得研究》和《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参译拉波夫《语言变化原理》(商务印书馆),参编《中级汉语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多部教材。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天津市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三)、天津市人文社科三等奖、教育部社科司2016专著最佳选题奖、首届语言教学与研究青年英才奖、天津市语言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两次)、等多项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漫谈文学创作、译介与研究

主讲人 秦立彦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3日(周三)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3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872 777 738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人将从个人的经历与切身体会出发,分享诗歌写作的感受,以及从译介与研究中得到的滋养,并分析西方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这两大传统,对当代中国诗人的启示。

人物简介

秦立彦

诗人,译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北京大学硕士、学士。出版有诗集《各自的世界》《可以幸福的时刻》《地铁里的博尔赫斯》,译有《我孤独地漫游,如一朵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华兹华斯叙事诗选》等,著有《理想世界及其裂隙——华兹华斯叙事诗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方言声调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主讲人 史濛辉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276 760 140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声调是汉语极为重要的一个语言特征。本报告侧重介绍目前声调研究中的一些新视角与新方法,主要包括汉语方言声调与声母的关系及“增长曲线分析”法的实际运用。本报告旨在强调以实验证据为导向的方言语音描写与比较,声调演变的历时研究需要有共时变异的研究作为经验基础,这也是近年来国际学界兴起的实验音系学(Laboratory Phonology)的研究方法与旨趣。

人物简介

史濛辉

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学、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硕士、学士。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近二十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初任教师职业发展

主讲人 毕红秋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2日(周二)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2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390265178)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英语特级教师毕红秋在座谈中将分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围绕中学英语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讨论;并根据新入职教师可能遇到的挑战,给在校学生提出建议和指导,帮助同学们做好在校学习和将来职业发展的规划。

人物简介

毕红秋

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曾担任虹口区英语学科高地理事长,虹口区毕红秋英语名师基地主持人,曾独立主持《高中英语口语工程》的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和“学会学习——关于学法的几点认识”荣获 1996、1997年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科研论文二等奖,“最有潜力的英语第三板块教学”获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结题论文一等奖。先后被华东师大和虹口区教育局评为科研先进个人并荣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贡献”特等奖,被区政府授予虹口区拔尖人才称号。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教育中的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范式:以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为例

主讲人 王哲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1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748 606 669)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实验与准实验范式是有助教育研究中进行因果关系推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此研究范式可为教育研究中某种教育项目或者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提供基于数据的实证证据。本次讲座将基于多媒体学习材料中的图文效应这一主题来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实验,围绕实验设计、被试选择、材料编制、测量工具、实验程序等方面展开讨论。

人物简介

王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2016-2018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参与多项美国NSF(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现主持中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 担任SSCI期刊Brai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和Educational Psychology杂志的审稿人。在SSCI刊物上发表15余篇高质量论文,谷歌引用300多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初识玛雅语:从古代纪事碑文到当代官方语言

讲次 第 十 讲
主讲人 张礼骏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4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310 632 186)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玛雅文明作为在一段时期内拥有自身政治王朝的文明已经消逝,然而玛雅文化和玛雅语却在文化碰撞和民族变迁的过程中世代相传。如今,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伯利兹和危地马拉等地区,玛雅语依旧是多数当地人的母语。本期讲座将带领大家走近玛雅语这一古老的语言,了解其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和现状。让我们一同揭开玛雅语的神秘面纱,初步了解玛雅文明这一雨林遗珍。
线上腾讯会议ID:310 632 186

人物简介

张礼骏

张礼骏,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教师、墨西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墨西哥学院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开设美洲土著语言文化课程:《阿兹特克文明与古典纳瓦特语》、《玛雅文明与玛雅语》(筹备)。译有阿根廷作家卢贡内斯诗集《群山自黄金》、墨西哥作家塔布拉达诗集《李白》等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研究语言生活,推进社会进步

讲次 第 23 讲
主讲人 李宇明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3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3日(周三)20: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讨论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理念与成果,认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语言问题应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验证处和归宿地,提倡到田野、社会、实验室、互联网上去调查语言现象,去发现、研究和解决语言问题。语言学要关注、吸收、整合相关学科对语言的研究,并为科学共同体做出贡献。社会建立并支持学科发展,是为了更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社会的学科评价是强有力的指挥棒,但“五唯”之类的非科学评价会给学科发展带来极大副作用,会诱导人片面追求“科研GDP”而忘却学术真谛。评价学科与学人,主要应看其提出、解决了什么问题,应看其研究对本学科的学术提升力、对相关学科的学术穿透力和对社会发展的学术推进力。中国语言生活有其独特的中华特点,有些领域还走在世界前列,以中国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以改善中国语言生活为研究目标,相信可以发展出原创性的概念、理念、理论和研究范式,繁荣中国的语言科学,推进社会进步。

腾讯会议ID:517 358 504

人物简介

李宇明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语言规划学研究》主编。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出版《儿童语言的发展》《汉语量范畴研究》《语法研究录》《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语言学习与教育》(修订本)《李宇明语言传播与规划文集》《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等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580余篇,被译为蒙、藏、维和日、法、英、俄、阿拉伯、韩等多种文字。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多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