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化数据库到智慧化大数据

讲次 第 2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2日(周四)15: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2日(周四)16: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636 517 412)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结构化数据具有定位查询、计量统计、空间分析、聚类查询、社会网络分析等功能,哈佛大学的CBDB是成功的实践。智慧化大数据是全面利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图谱的理论,将文本、研究成果及图谱融于一炉,使数据具有智慧化的特点,这是未来文化大数据的发展方向。本次讲座将介绍哈佛大学的CBDB、CHGIS、WORLDMAP及浙江大学的AMAP等数据库和学术地图。

报名方式: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jq/94004513.aspx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以琴会友:钢琴主题音乐沙龙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9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9日(周一)21:00
地点 松江校区-教育会堂
主办方 艺术教育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西乐团成员为大家带来钢琴演奏表演,并和孙中炜老师的音乐导赏与思维训练课堂一起分享、探讨自己对乐曲的认知和理解。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学科交融的视角谈汉译俄常见问题的研究

讲次 第 10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2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2日(周四)19: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271118569,密码181920)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从学科交融的视角谈汉译俄常见问题的研究
主讲人:李英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
主持人:李磊荣
日期:2020年10月22日(星期四)
时间:18:00-19:30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271118569,密码181920)
讲座内容提要:
主讲人将以中俄文化使者的身份,从翻译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高度,分享多年从事文学典籍、中央文献和各种外宣材料翻译和审稿的经验,权威阐释如何研究和解决汉译外中出现的中式语言风格等常见问题。
报名方式:
本次讲座拟定50名学员,本校在读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优先录取,也欢迎外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报名链接: https://www.wjx.cn/jq/93959689.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诗歌如何穿越时空走向世界

品牌 思索讲坛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5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5日(周四)20:30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翻译是人类一项古老的活动。我国翻译史同西方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一样,已经历时长达两千余年。然而在不同的翻译实践里,诗歌翻译或成为众多翻译实践中较有难度的项目之一——诗歌承载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在特定的文化大背景下叙说着特定的故事。因此当人们进行诗歌翻译时,若想原封不动地将诗歌中的意境转换到另一个国度的语境里,则需要面对很多问题:两种不同结构和习惯用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同文化和传统习俗之间在转移上引起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以及其他学科的渗透和侵入等等。可以说,人们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才能努力贴近诗歌原文所蕴含的“信达雅”。同时,人们基于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不同,通常会选择以自己的角度来处理和对待诗歌翻译,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翻译版本和主张流派。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界艺术史、全球艺术史和外国艺术史

品牌 思索讲坛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4日(周三)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艺术史,是了解一种文明本质及其内涵的重要领域。学习了解他者文明的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对艺术史的深刻认识。图像、语言、器物,共同组成了一种文明的精神表象。人类文明互鉴的历程,都离不开对包括艺术史在内的深入探究和分析。

房龙在《西方美术简史》用几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艺术史的重要性:“欣赏一幅画时,首先要问自己:‘这个人究竟想告诉我什么?’然后要想一想它所处时代的情形。也就是说要完全抛开我们现在的立场,完全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画家的感受。”不了解艺术史,任何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工作都难以进行。

数千年以来,人们对于艺术发展的历史的理解一直是线性的:从史前到当代,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的艺术形式陆续出现,不同的流派、风格和艺术家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浮。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时,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也随之增加。当人们开始讨论和研究“全球史”多于单一地域的历史时,作为历史的艺术史也将加入到全球史的熔炉之中,乃至成为了解全球史范畴的重要部分。

时至今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交流已十分频繁,而我们也意识到,不同艺术发展的历史并非是许多平行线或相交线,而是组合成了名为“全球艺术史”的立方体。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之外,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的时空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

而深入探究世界艺术史、外国艺术史和全球艺术史,离不开对原始文献、图像的熟悉、把握、分析和探究,也离不开语言、文学、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共同支撑,以舒适的研究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明史的研究。

当2016年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之际,作为首次在非西方国家、地区召开的世界艺术史最高学术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对中国深度参与世界艺术史研究的认同和包容。”道器并进、与道通顺、大象之道、澄明如一“,中国有可能为世界艺术史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方法,更有可能通过艺术史的研究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深刻理解的价值关照。

世界艺术史的研究离不开外语的基础,而外语学习者对他国文明的学习和理解,也需要艺术史的方法、路径乃至本身作为专业领域。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国际研究“为己任,开办一所志向远大的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本身就应当具备联通中外,固本清源、道器并进的气度,而成为文明共进、共享的研究重镇,并推动中国进入特定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之中。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的法律治理机制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42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3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3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6-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四十二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兼收并蓄—俄语翻译硕士教学中的跨学科问题

讲次 第 9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0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0日(周二)19: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882287623 密码181920)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兼收并蓄——俄语翻译硕士教学中的跨学科问题
主讲人:赵为(黑龙江大学)
主持人:李磊荣
日期: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时间:18:00-19:30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882287623 密码181920)

讲座内容提要:
一、机器翻译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笔译教学的跨学科问题(1.译之初,佛经鉴;2.教学翻译与应用翻译;3. 培养批判性思维;4.常用翻译方法与技巧;5.语境与词义选择;6.应用翻译视域下的新闻翻译;7.部分技术层面的问题;8.对翻译质量的评判标准;9. 完美主义者眼中的“不可译”)
三、口译教学的跨学科问题(1.口译的心理障碍问题;2.误译的启示;3.微讲座;4.充分利用好现有平台)

报名方式:
本次讲座拟定50名学员,本校在读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优先录取,也欢迎外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报名链接: https://www.wjx.cn/jq/93850307.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阿汉互译)实践与能力提升

讲次 第 8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28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28日(周三)11:00
地点 4楼同传教室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翻译(阿汉互译)实践与能力提升
主讲人:蔡伟良
主持人:张秀丽
日期: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时间:9:00-11:00
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2号楼4楼同传教室

讲座内容提要:
“译”是外语能力的综合体现,翻译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储备外,更需要不断的实践。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固然重要,但是了离开了实践,依然无助于翻译能力的提升。本讲座将以各种阿汉文体的翻译实践为例,解读翻译技巧的运用和自我训练的方法和路径。

报名方式:本次讲座拟定50名学员,在校内举办。因疫情期间非本校师生入校需申请许可,本讲座仅对本校师生开放。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
链接: https://www.wjx.cn/jq/93739174.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词汇、语言、概念:数字概念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讲次 第 1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5日(周四)15: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5日(周四)16: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428 173 917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演讲将以数字概念史为主题,通过对概念史及数字概念史进行介绍与定义,以及数字概念史理论建构与案例实践等三个面向的分享,为听众揭示如何运用文本探勘技术将巨量且复杂的文本进行拆解,转化成一个个知识单元,并基于复杂知识单元进行长时段的词汇演变、语言交涉、概念系统的关联性数据撷取与人文因果阐释分析的共读工作。

报名方式: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jq/82994574.aspx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提高同声传译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讲次 第 7 讲
开始时间 2020年10月17日(周六)10:00
结束时间 2020年10月17日(周六)12:00
地点 腾讯会议 (ID:516 704 417)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题目:提高同声传译能力的方法与技巧(朝鲜语)
主讲人:朴光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日期: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时间:10:00~12:00
讲座内容简介:
伴随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在此过程中,同声传译以其高效、快速、准确、专业等优势和特点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本讲座主要围绕如何提高中韩•韩中同声传译能力,讲解和分析同传译员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提高同传水平的训练方法、同传现场应对策略等问题,为中韩•韩中同声传译专业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讲座目录:1、同声传译理论与常识;2、同传译员的能力与素质;3、同声传译的训练与提高;4、同声传译实战与技巧;5、准备与总结;6、未来职业前景。

报名方式:
本次讲座拟对本校高级翻译学院朝鲜语口译专业在读硕士生开放。
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会议密码将在2020年10月17日前通过邮箱发送至参会人员,届时请关注邮箱动态。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jq/93681866.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