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视角下的“汉语-突厥语”语言接触研究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16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16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拟讨论的问题:古汉语和古突厥语的接触
虽然“突厥”一词出现在史书中较晚(636年),但突厥族和汉族的接触却不是从唐朝时期才开始的。据史料记载可知,突厥的族源可追溯至商朝的“鬼方”,自商周时期突厥先民就已经与汉民族有密切的接触。这种接触导致语言中出现大量对应词语,比如汉语的“听”和突厥语tɨŋlɑ-“听”、“尺”和突厥语çı:ğ“尺子”等等。本报告以民族、族源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上古时期两种语言的接触情况、研究现状以及对现有研究方法的反思。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与讨论,为我们提供宝贵建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互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语气成分的功能与兼容模式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16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16日(周五)16: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拟讨论的问题:
本次课题研究学术沙龙是针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语气成分的功能与兼容模式”进行的第一次学术沙龙,相对宏观地介绍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
2、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工作安排。
3、本课题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讨论将结合一些具体的语言事实展开。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暨中国声音的世界表达智库论坛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03日(周六)09:0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03日(周六)18: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
承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时间

                  议程

地点

08:30-09:00

                会议签到

会议中心

09:00-09:10

                 开幕式

主持陈沛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欢迎辞:姜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1MBA案例室

                 主旨报告

09:10-10:10

1. 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题目: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

2. 王国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

题目:讲好中国故事 展示客观、全面、准确的中国国家形象

10:10-10:45

             合影、茶歇

10:45-12:10

3. 周树春 (《中国日报》总编缉

题目:走向国际传播新时代

4. 郭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题目:全球传播中的中国形象

5.  Fackson Band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卓越教育计划负责人

12:10-13:30

午餐

上外迎宾馆二楼

                           分论坛上半场

分论坛一:中国声音 世界表达:政府形象论坛

2楼英伦厅

13:30-15:20

主持人: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1. 国际传播的新语境

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2. 新时代下的智库责任与对外传播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3. 我国智库国际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 中国国家形象的“变”与“不变”: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的分析

张楠(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5. 表达共同体:国家认同的网络表达

沈国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

6. 中国媒体软实力再评估:基于消息源引用的分析

吴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点评人:雷蔚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分论坛二:“一带一路”与国家形象论坛

2楼凯旋厅

13:30-15:20

主持人:唐润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1. “一带一路”与中国丝路大国形象传播:内涵、路径及其意义

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2. “一带一路”的文化底色与话语构建

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3. “上合组织峰会”与国家形象建构

张丹华(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4. 全球多语种媒体视野中的“一带一路”传播研究

周亭(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5. 国际社交媒体“一带一路”舆情

相德宝(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6. 意大利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国际传播策略

顾洁、黄若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点评人:陈正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分论坛三:数据的力量: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论坛

1MBA案例室

13:30-15:20

主持人:黄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1. 上海城市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分析

郑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2. 从市民和城市本身入手:上海全球城市形象传播效果研究

潘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3. 话语权与结构洞:国际社交媒体中的“一带一路”传播

汤景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助理)  

4. 基于新媒体大数据的我国中心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特征研究

郑中华(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5. 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构及意象表达的理念研究

王冬冬(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6. 跨文化传播中的共同体想象

   洪长晖(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

点评人:刘鹏(《新闻记者》杂志主编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本分论坛协办单位: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论坛四:多元视角下的全球传播

2楼富士厅

13:30-15:20

主持人:卢宁(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教授)

1. 佛教传播对“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启示

李志强(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2. 后现代性媒介语境下全球舆论互构与导向

倪琳(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3. “一带一路”报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吴芹(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4. 全球传播中的新闻价值观问题:走出理解的误区

程金福(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5. 不平等的再生产还是弥合剂?——媒体使用与社会公平感

周红丰(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讲师)

6. 马斯洛理论与“一带一路”追求

吕继红(上海商学院东方财富与管理学院教授)

点评人: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15:20-15:40

茶歇

分论坛下半场

分论坛一:中国声音 世界表达:政府形象论坛

2楼英伦厅

15:40-17:30

主持人:吴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1.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国家形象传播思考

陈正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2.        Cooperative or Confrontational? Research on the   Aggressive Responses by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s in Press Conferences   (1996–2016)

吴锋(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

3. 在合作反击中“消解”他者威胁 —— 从《中国日报》、《纽约时报》报道分析看中美网络安全话语博弈

周翔、汪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中国观的演进

翟石磊(中国矿业大学跨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副教授)

5. 以视频《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为例论中国形象的全球传播

冯羽(《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执行主编)

6. 中美间的“话语政治”:中美网络安全的媒介话语研究

张军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点评人:王多(《上海观察》主编)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分论坛二:“一带一路”与国家形象论坛

 

2楼凯旋厅

15:40-17:30

主持人: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1. 基于多重交互关系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战略探析

唐润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2. 大道之行:“一带一路”与中国全球形象塑造的新机遇

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3. 跨民族交往和全球传播的关系

雷蔚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  

4. 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与“中国方案”的基本理念建构

郭璇(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5. 习近平主政下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基于俄罗斯智库解读框架的分析

吴秀娟(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6. 伦理的彷徨:逆全球化思潮与媒介伦理情绪化

江作苏、孙志鹏(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点评人:黄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5分钟
  点评
8分钟

分论坛三:数据的力量: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论坛

1MBA案例室

15:40-17:30

主持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1. 从对外宣传到城市公关: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公共关系驱动的城市对外传播

来丰(上海师范大学公共关系专业主任、教授)

2. 上海重大文化活动国际传播影响力评估

陈沛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3. 城市形象 故事化叙述

许兆(五洲传播中心研究员

4. 基于社交媒体的全球传播:数据、网络与算法

禹卫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5. 2016年国际主流媒体涉沪报道分析

严怡宁(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6. 讲述小而美的中国故事:上海的外宣创新实践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7. 基于新闻的影视大数据分析

   王挺(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点评人: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舆情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交流讨论

每人发言12分钟
  点评
8分钟

 

本分论坛协办单位: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35

闭幕式暨“上外-博约国际传播优秀论文奖”

颁奖典礼

1MBA案例室

主持:吴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颁奖:郭可  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郑中华 安徽博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获奖代表发言

18:00

晚宴

上外迎宾馆二楼

19:0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语种涉华国际舆情案例数据库”中期成果交流会

2楼凯旋厅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约翰•波科克的语言历史学方法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07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07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03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国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76讲
内容简介:
思想史研究的英国剑桥学派已引起学界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斯金纳是剑桥学派的旗手。而演讲者认为,剑桥学派的杰出代表要数它最年长的学者约翰•波科克。
约翰•波科克在处女作《古代宪政和封建法,17世纪英国历史思想研究》(1957年)中初显了语言历史学方法。而在半个世纪之后出版的文集《政治思想和历史》中,他的语言历史学理论得到成熟地陈述。
在剑桥学派中,波科克表现了与斯金纳不同的研究路线。昆廷•斯金纳还是以旧的方式从源流上来解读思想史。波科克则使用了语言历史学方法从文本来揭示思想家提出新思想的方式,他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具有开拓性。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浅谈英国贵族精神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05日(周一)10:05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05日(周一)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416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国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75讲
内容简介:
贵族精神是英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勇敢尚武、崇尚正直的人生态度,优越的主人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矜持待人、保守、固步自封等诸多品质的一种其妙混合体”。英国贵族精神脱胎于中世纪不列颠的骑士制度以及与该制度相匹配的骑士文化精神,原本属于上流社会的精神在社会流动与各阶层的互利合作与文化融合中又进一步流向社会中下层,逐渐发展成为了今天风靡全球的绅士文化与绅士风度,它不仅是当今英国民族性格的代名词,更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本讲座将从历史渊源、主要特征以及时代意义等几个方面入手,粗略探讨英国的贵族精神。
参考书目:
1) Beckett, J.V. The Aristocracy in England 1660-1914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6.
2) Cannadine, D.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Aristocracy [M]. NY: Vintage Books, 1999.
3) Crouch, D. The Birth of Nobility: Constructing Aristocracy in England and France 900-1300 [M]. NY: Routledge, 2014.
4) Green, J.A. The Aristocracy of Norman England [M]. Cambridge: CUP, 1997.
5) Keen, M.H.. Chivalry [M].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6)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钱乘旦、陈晓律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7) 《英国贵族史》,阎照祥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
8) 《权贵英国》,邱翔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正走向深海舞台中心

讲次 第 3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10日(周六)14:0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10日(周六)17:00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海洋法公约》生效20余年,各国在深海“跑马圈地”的战略生态如何分布?
*从“三龙观海”走向“七龙体系”的深海强国,中国还缺哪些关键科研和技术?
*面对人类共同的海底资源,中国如何发挥领跑和主导角色构建命运共同体?
文汇讲堂人文解读“四大未知疆域”系列讲座之三
《中国:正走向深海舞台中心》
主讲嘉宾:刘峰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蛟龙号”研制总体组组长、海试现场总指挥)

对话嘉宾:周怀阳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第一位随“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

友情主持:陈莉莉(上海电视台记者)

报名方式:
网站报名(额满为止):5月31日至6月9日,到文汇讲堂官网http://www.whb.cn/zhuzhan/jiangtang/,点击“我要参加”即可报名,未注册者需先注册后再填写报名表。

手机端报名:
方法一: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报名页面。
方法二:关注文汇讲堂官方微信,进入首页,下方有在线报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与导演面对面:陈颂纪录片作品交流会

品牌 西索新语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12日(周一)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12日(周一)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随着教学改革向“多语种、实践型”的推进,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及实践教学极需要与业界对话,掌握业界的动向并了解实践案例。为此特策划“上外学子对话新锐纪录片导演”系列活动。此系列活动拟定每一个月为周期,每月聘请一位纪录片导演做客上外,与上外研究生、本科生展开交流,并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纪录片,以此调动上外研究生、本科生对于纪录片的研究、创作热情。本次“与导演面对面:陈颂纪录片作品交流会”就是此系列活动种的一种。
一、主题
纪录片道路的选择、纪录片的选题的寻找、纪录片与拍摄对象的关系、纪录片的剪辑问题等等。
二、活动流程
此次活动邀请青年纪录片导演陈颂携作品来我校,活动当天,放映陈颂导演的作品《小丑》,放映完毕导演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学的娱乐性和现代性

品牌 博士沙龙
讲次 第 267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6月01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17年06月01日(周四)20: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内容简介:中国现代作家在其创作中把古典传统甚至民间传统的娱乐文化的精神传承到现代文化中,做到了文学的娱乐性与新文学现代性的结合。他们在英译中国现代文学时,通过调适,将中美文化的现代性与大众的娱乐性结合在了一起,而赓续文学现代性传播的则是台湾当代文学的英译。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    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    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    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 上外博士沙龙(boshishalo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阿拉伯对外援助面面观

开始时间 2017年05月31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17年05月31日(周三)15:3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704室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中东区域与国别研究沙龙 第二期
评论人:丁俊 教授

近年来,随着国际援助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全球援助资金来源趋向多元化,阿拉伯对外援助因其力度大、比例高、范围广而成为国际发展援助中的佼佼者。该报告通过阐述阿拉伯对外援助的特点、动因、绩效和启示,指出阿拉伯援助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成为国际援助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以对外援助作为助推器,积极践行南南合作精神,在国际政治和外交事务上获得了肯定和支持。不仅如此,阿拉伯援助还凸显了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国际社会责任,为受援国和国际援助体系均带来巨大的正面效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一带一路”与中亚法制的变迁

开始时间 2017年05月31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05月31日(周三)20: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11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硕“国别与区域”讲座系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