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2023)“国别区域研究的田野调查” 学术研讨会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0日(周六)0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0日(周六)18:00
地点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前滩研究基地
腾讯会议:321-425-208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承办方 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主讲人 陆建平,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T106
主办方 图书馆,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场讲座专注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重点关注数据如何重构商业,以及流量如何改写未来。探索业务基础、运作方式和经营理念的演变,深入了解多种创新方式,如怎样在建立的基础平台上实现上层变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关系,以及营收与产品间的联系等。引入新浪、百度、阿里巴巴、奇虎360等案例,详细分析产品与用户需求和体验以及供求变化的影响。探讨跨界整合、多层次/跨行业的商业生态的建设和行为数据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人物简介

陆建平

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情报学硕士,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常任华东师范大学MBA、MPA《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讲师,教学效果良好,连续多年在毕业生评教中名列学校第一。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双人决策的影响:一项近红外超扫描研究

主讲人 徐四华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4日(周三)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4日(周三)20:00
地点 腾讯会议:951429310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近红外光学成像作为近十年来一项新的脑功能成像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用来揭示复杂的社会互动和群体决策的动态认知过程和神经基础。本研究采用该技术,并借助机器学习等方法探讨在双人互动的动态决策过程中的脑间同步性,并揭示人际关系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双人决策脑间同步性的影响。

人物简介

徐四华

徐四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上海市人才项目获得者,一直致力于风险决策和消费行为等领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10余项;在Neuroimage、心理学报和管理科学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担任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期刊编委、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应用人工智能测评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

主讲人 翟小铭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8日(周四)20: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8日(周四)21:00
地点 腾讯会议:456-2899-0079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科学论证是八个基本的科学实践活动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学习活动。在科学论证过程中,学生需要应用证据来为自己的论点辩护或反对其它人的论点。科学论证能力的测评一直是科学教育中的难点。在本场报告中,翟博士将介绍其团队应用人工智能自动测评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及其学习进阶的研究。他将讨论研究中试题和评分标准命制、算法模型、及研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人物简介

翟小铭

翟小铭博士是乔治亚大学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助理教授,AI4STEM教育中心主任。翟博士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评估方法,支持科学教师的评估实践。他是多个NSF、NIH和NAEd/Spencer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总计超过580万美元)。翟博士主持了由NSF资助的2022年STEM领域基于AI的评估国际会议,并担任美国科学教育研究协会(NARST)RAISE(基于AI的科学教育)研究兴趣小组的创始主席。翟博士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TACTL早期职业研究员奖、美国教育科学院(NAEd/Spencer)研究开发奖、亚历山大·冯·洪堡奖学金(德国)、Jhumki Basu学者奖、Sarah Moss研究员奖以及三项乔治亚大学校长奖。他编辑了《科学教育与技术杂志》的特刊, “应用机器学习进行科学评估”,《教育前沿》的两个特刊,分别是“AI解决STEM教育挑战”和“机器学习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他还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STEM教育中的AI应用》一书(在编)的主编。他(曾)是《科学教育研究杂志》、《科学教育与技术杂志》和《学科与跨学科科学教育研究》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关于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思考

讲次 第 27 讲
主讲人 高晓林
主持人 于新娟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9: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21:00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高晓林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海外一千天

主讲人 汪段泳
主持人 汤蓓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9: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线上)
虹口校区-1号楼-608教室(线上同步)
主办方 研究生院
承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概要:持续近三年的海外田野调查/田野调查的目的与实现条件/依托实地调研发掘有效信息

参与方式: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

 

上外“跨、通、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设有“科学与学术研究方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三大主题。该系列讲座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彰显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内涵,与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助力研究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人物简介

汪段泳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海外利益保护,长期在亚非地区从事田野调查。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主讲人 陆建平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T106研讨室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场讲座专注于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重点关注数据如何重构商业,以及流量如何改写未来。探索业务基础、运作方式和经营理念的演变,深入了解多种创新方式,如怎样在建立的基础平台上实现上层变现,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关系,以及营收与产品间的联系等。引入新浪、百度、阿里巴巴、奇虎360等案例,详细分析产品与用户需求和体验以及供求变化的影响。探讨跨界整合、多层次/跨行业的商业生态的建设和行为数据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人物简介

陆建平

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情报学硕士,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讲“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常任华东师范大学MBA、MPA《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课程讲师,教学效果良好,连续多年在毕业生评教中名列学校第一。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也谈“吃大碗”“吃食堂”及其相关问题:兼与日语对比

主讲人 彭广陆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03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有关“吃大碗”“吃食堂”的问题近年来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在日语中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日语属于形态语言,名词有“格”这个语法范畴,名词与动词(以及形容词、名词)的关系主要通过格标记来表示。例如:「バナナを食べる」「どんぶりで食べる」「食堂で食べる」等。汉语的“吃面条”“吃炒饭”到“吃大碗”“吃食堂”再到“吃哑巴亏”“吃闭门羹”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从自由词组过渡到固定词组(惯用语),其中词组的构成要素(主导词和从属词)的语义及其关系起到了决定的作用。通常认为“吃大碗”表示“动作—工具”的关系,吃食堂表示“动作—方式或动作—处所”的关系(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p.7),但是,虽然“吃大碗”与“用大碗吃”同义,但二者使用时的语用条件明显地不同。“吃食堂”与“在食堂吃”亦然。

人物简介

彭广陆

彭广陆,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先后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东亚国际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出版著作、译著、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与事业

讲次 第 64 讲
主讲人 赵杨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5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5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817 5903 6375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与其他许多学科不同,国际中文教育既是一个学科,也是一项事业。作为学科,主要研究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作为事业,关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通过中文教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本讲座从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简史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以此为基础介绍事业发展情况,并对学科建设方向和事业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人物简介

赵杨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博士。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语言教育等,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标准与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中文国际教育与语言交流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中文教育》期刊主编等学术职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气候变化与企业创新

主讲人 张健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4: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5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nd how climate threats (droughts) affect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 in food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 We find that firms in countries with a less positiv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i.e., with more drought-like conditions, file more drought-related patents and that such patents receive higher citations in the future. Such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not found in industries unlikely affected by drou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rought-like conditions and innovation is stronger in countries with more human capital, better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 na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term orientation. Finally, we provide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nat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can reduce the exposure of corporate profits to climate threats.

人物简介

张健

张健,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天普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金融科技与公司财务系主任,上海市人才项目获得者,一直致力于公司金融实证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资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和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3篇。担任Financial Innovation期刊编委、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青年编委等学术兼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