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裁:外交工具还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Economic Sanctions: Tools of Diplomacy or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讲次 第 117 讲
主讲人 Hassan Hakimian(哈桑·哈基米安)
主持人 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亚洲中东与伊斯兰研究》副主编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4: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6:0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704会议室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Hassan Hakimian(哈桑·哈基米安)

哈桑·哈基米安(Hassan Hakimian),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中东研究系主任、经济学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荣休教授,埃及开罗经济研究论坛顾问委员会主席。历任英国伦敦大学卡斯商学院副院长、亚非学院伦敦中东研究所所长,国际伊朗经济协会(IIEA)创始成员和前主席等。哈基米安教授致力于中东经济研究,长期关注中东劳动力市场、经济制裁、包容性增长等议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图像的力量:魔鬼的视角

The Power of Images--from the Devil’s Point of View

主讲人 贾丝敏·梅尔斯曼教授 (Prof. Dr. Jasmin Mersmann)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6日(周六)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6日(周六)20:30
地点 松江校区-教育会堂-第一报告厅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贾丝敏·梅尔斯曼教授 (Prof. Dr. Jasmin Mersmann)

主要研究早期现代和当代艺术及文化史。目前担任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也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亥姆霍兹文化技术中心“解除身体束缚”国际研究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成果已在汉堡民族学博物馆(MARKK)和柏林洪堡大学TAT博物馆展出。2023年春,她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6年至 2017年,她在弗莱堡大学、巴黎一大、南泰尔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学习艺术史、哲学和历史,并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文化研究学院、沃芬比特的奥古斯特伯爵图书馆、维也纳国际文化研究中心和魏玛文化技术与媒介哲学国际研究中心、以及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巴黎从事研究。她题为《洛多维科•齐戈里: 1600年间的真理形式》(德古意特出版社,2016年)论述了早期现代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网络安全青春在行动,无诈校园你我共努力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吴悠悠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6:3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7: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
主办方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方 信息技术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严厉打击日益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坚决遏制不法分子利用电信和互联网渠道实施的诈骗犯罪,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各类电信诈骗方式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2023年9月13日(周三)下午16:30,在图文J203,松江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开展“网络安全青春在行动,无诈校园你我共努力”为主题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

人物简介

吴悠悠

松江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民警,奋战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前哨,被授予“新时代上海公安闪光青年”荣誉称号,曾荣获2021年上海公安机关“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施展场景合成作战大比武优胜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数字时代人权法研究范式演进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81 讲
主讲人 刘志强
主持人 张海斌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8日(周一)17: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刘志强

刘志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学者A岗特聘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广东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以人权法学、理论法学为研究方向。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人权法研究作品1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20个课题。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6项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大数据和全球风险动态感知

讲次 第 286 讲
主讲人 高剑波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2:00
地点 松江校区-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高剑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数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复杂性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创始所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区域国别数据科学实验室学术顾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早期近代欧洲艺术的生机之眼

Enlivening Ey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an Art

主讲人 弗兰克·费伦巴赫(Frank Fehrenbach)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9:3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20:30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弗兰克·费伦巴赫(Frank Fehrenbach)

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德国汉堡大学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席教授(德国最高学术讲席),德国汉堡大学 "力的想象 "跨学科高级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汉堡科学院成员。

曾获哥廷根科学院的汉斯-扬森奖、阿比-瓦尔堡基金会奖项、汉堡教学奖。研究重点为早期现代欧洲的艺术、自然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其工作为艺术史作为创新人文学科之一设定了新的基准。已出版多部关于达·芬奇的专著,并主编多部具有跨学科视角的艺术研究著作。2019年,出版了研究达·芬奇的德语专著《列奥纳多·达·芬奇:图像的动力》(Leonardo da Vinci: Der Impetus der Bilder),2020年出版《阅读达·芬奇》(Lettura Vinciana) 丛书第58卷。2021年出版的《栩栩如生:意大利早期现代艺术中的生机》(Quasi vivo. Lebendigkeit in der italienischen Kunst der Frühen Neuzeit),探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如何赋予形象以“生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语研究与计量方法:通过计数语言现象获得的发现

主讲人 石川慎一郎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6日(周六)15: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6日(周六)17: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8教学楼-108
腾讯会议:419766596
主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语料库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近年来,大型日语语公开。在日研究中,使用大模数据量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量研究的基是假设检验,即验证频率差异的著性。不过,使用多量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日数据。本次演将在概主要的日语语后,介可用于分析的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回分析、判别分析、聚分析、对应分析、构方程模型等。另外,还将涉及近年学界关于如何处理假设检验的最新动态

人物简介

石川慎一郎

●毕业于神户大学、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和冈山大学研究生院。文学博士。目前是神户大学教授(大学教育推进机构、国际文化学研究科、数理数据科学中心)。
●专业领域包括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统计学、英语教育学、日语教育学等。
●主要著作包括《The ICNALE Guide: An Introduction to a Learner Corpus Study on Asian Learners' L2 English》(Routledge, 2023)、《应用语言学基础(第二版)》(羊书房,2023)、《语料库语言学基础(第二版)》(羊书房,2021)等。共同编辑著作包括《最新英语学·语言学系列11:语料库研究的展望》(开拓社,2020)、《日语学习者语料库I-JAS入门》(くろしお出版,2020)、《语言研究的统计入门》(くろしお出版,2010)等。
●历任多个国际国内重要学术职位,包括英语语料库学会会长(2020-2022)、计量国语学会副会长(2023-至今)、Corpora(Edenborough University Press)编辑委员会成员(2022-至今)等。多次获得大学英语教育学会奖、全国英语教育学会奖、英语语料库学会奖、语言资源协会语言资源奖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2023年外教社杯“讲述中国,联结世界”全国西班牙语之星演讲大赛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8:0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皇家学院联合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大赛旨在创新西班牙语课程思政模式,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全国高校间的人才互动,构建中国西语学子思想碰撞的高端平台,引领新时期西语人才培养趋势。通过大赛选拔出国际视野开阔、爱国情怀浓厚、人文素养扎实、演讲水平高超,能够用西班牙语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当代中国形象的高素质西班牙语人才。

大赛6月正式启动,截至7月20日,共有来自全国78所院校的866名选手报名参赛。经组委会的严格筛查和专业评审,共有24名选手(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各12名)在经历初赛的激烈角逐后脱颖而出,晋级全国决赛,将于9月15日相聚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较高下!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

分享:
活动类型
讲座
成立时间
2023年09月01日 (星期五)

品牌简介

自2023年9月起,12位全球杰出的艺术史学者,将以每月一位的方式来华,同中国学人进行交流,向中国社会介绍艺术史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也向大众更全面地讲述相关领域知识。

从此将开启“世界艺术史卓越学者对话”系列。该系列将以“让我们看见世界,也让世界看见我们”(See the World beyond Art)的方式,每年聚焦一个艺术史领域主题,来促进中外同行间的交流,拓展人们的视野,也以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方式,讲述他者文明,传递中国智慧,对话共同关切,探寻共享价值。

2023-2024年度的对话主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文化”。

近期活动预告

暂无相关活动。

社交媒体公民辩论的本质:象征主义和简化

The Nature of Civic Debate on Social Media: Symbolism and Simplifications

讲次 第 十 讲
主讲人 Gwen Bouvier(格温·布维尔)
开始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3年09月15日(周五)15:30
地点 松江校区-5教楼136室
主办方 对外合作交流处
承办方 语料库研究院,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is talk aims to introduce my SISU colleagues to thinking about how we communicate through social media. This has larger consequences for how we live together in society, and is endemic of where we are heading thinking about (and solving) issues.

I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studies, one perspective on social media networks is how they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to create communities across networks of hashtags, forums and platform.  Groups of people formerly isolated, fragmented or voiceless, now have spaces to share ideas, come together and be heard.  Optimistic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process see the potential for vastly increased civic participation, raising the democratic process. Some studies, looking closer at some of the viral feeds where this occurs, suggest that beneath the surface there can much less coherence. Feeds based on hashtags can carry a range of views and interests, often linked by some kind of ‘affective’ moral binding, and where there is very little actual interaction and responsiveness to others. And such networks can be dominated and colonized by different levels of influencers.

In this presentation, I look at examples of such hashtag feeds, first on X (Twitter), and then on Weibo. At a more superficial glance, social media provides a site for support and coming together. Yet a closer look reveals that such feeds may be better thought of in terms of how they colonize and shape our understandings of civic issues.

人物简介

Gwen Bouvier(格温·布维尔)

Gwen Bouvier (PhD, University of Wales) i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orpus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Her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are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civic debate on social media. Professor Bouvier's publications have drawn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ultimodality based on social semiotics, and online ethnography. She is the Associate Editor for Social Semiotics and Book Review Editor for Discourse & Society. Her latest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book Qualitative Research Using Social Media, Routledge 2022 and the articles ‘Visually representing Cervical Cancer in a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health campaign in China: moralizing and abstracting women’s sexual health’ (Visual Communications, 2023); ‘Where Neoliberalism shapes Confucian notions of child rearing: influencers, experts and discourses of intensive parenting on Chinese Weibo’ (Discourse, Context and Media, 2022); and ‘#Stand with women in Afghanistan: Civic participation, symbolism, and morality in political activism on Twitter’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 2023).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