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核武器的发展及其战略意义

讲次 第 22 讲
主讲人 戴超武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26日(周一)12: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26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24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戴超武

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享有国家重要人才项目头衔。历任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从事国际关系史、中国对外关系、美国外交史、战略思想史等的教学和研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后期资助项目、特别委托项目、外交部年度重点项目、上海市高校智库年度重点项目等。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相关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期“法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暑期研修班

主讲人 Fabrice Barthélémy,Eugénie Duthoit,曹德明,王海洲
开始时间 2023年07月03日(周一)0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7月07日(周五)11:0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1楼阶梯教室
主办方 法语系
语言 汉语,法语 Français
内容提要

第四期“法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暑期研修班将于2023年7月3日-7日线下举办。本次培训以“法语外语教学法教材使用及法语语言能力评价”为主题,旨在帮助中国法语教师结合中国学生特点,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为法语教师开启“法语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门,引领教师将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为其将来的科学研究指明方向,打下初步基础。培训面向全国高等院校、中小学、教育机构法语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为期五天。

具体报名链接请查看“上外法语系”微信公众号相关推送。

人物简介

Fabrice Barthélémy

新索邦大学法语外语教学法系教授,语言、文本与文化教学研究室(Diltec)下属“认识论、历史与史实性”科研中心负责人。作为期刊《人文教学研究》(创办于2020年)的出版总监和主编,曾参与编写多部对外法语教学教材,如Version originale, Zénith, Rendez-vous en France等,同时其在法语国际化推广与传播中也承担多重角色。

Eugénie Duthoit

新索邦大学法语外语教学法系副教授,语言、文本与文化教学研究室(Diltec)科研中心成员。在法语外语教学法领域研究广泛,主要方向有:语言教学和数字化、法语外语、交互分析、教育和培训工程、学习的认知问题、人机交互设计、数字人文、研究方法论等。

曹德明

法语语言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分会主任、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讲授过的课程有:法语专业各门基础课、高年级写作课、研究生的法国文学课、法语语言学、法语词汇学、法语语义学等。199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青年教师奖”,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法国教育金棕榈军官级勋章,2007年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2015年获法国教育金棕榈统帅级勋章。留学回国在从事教学的同时致力于法语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

王海洲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系基础法语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及基础法语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参与编写了“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语综合教程(1-2册)》的编写,该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参与了教育部《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法语专业教学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研制,其参与的“教学、教材、教师三位一体教研体系建设”“依托传统优势,利用国外资源,创新欧洲语言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两个项目均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俄乌问题与国际社会的未来

讲次 第 283 讲
主讲人 简军波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9日(周一)18:1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9日(周一)19:4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7号小别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简军波

简军波博士,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东“和解潮”:动因、趋势及中国的中东外交

讲次 第 12 讲
主讲人 李伟建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20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20日(周二)15: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339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伟建

李伟建,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东问题、中国中东外交及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研究。他还受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及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世界研究》、西北大学《中东研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和匿名审稿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的纳西族 世界的东巴文

讲次 第 21 讲
主讲人 张春凤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20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20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64-628-862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纳西东巴经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使用的典籍的总称。东巴经使用的文字有两种,通常分别称之为“东巴文”和“哥巴文”,前者是一种辅助记忆的象形文字,被认为是反映了文字的原始面貌,后者哥巴文是一种表音文字。东巴经的研究发轫于19世纪中叶,德戈丹(Père Auguste Desgodins,1826-1913)将11纸东巴经的复印件寄回法国,使这种奇妙的文字始为欧洲所知,从此之后冒险家、政治家以及学者对东巴文展开了热烈的追捧与研究。东巴经在国内外知名图书馆与博物馆均有收藏,全球数量超过三万册。讲座主要介绍东巴经的研究历史、收藏以及相关研究热点,分析东巴文的文字特征、结构、行款布局等内容。

人物简介

张春凤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助理研究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编辑。

研究专长:以纳西东巴文为中心的中国西南民族文字研究,普通文字学、比较文字学视野下的世界古典文字研究,史前刻画符号研究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起点介词的语义地图

讲次 第 105 讲
主讲人 朴正九
主持人 赵新建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9日(周一)0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9日(周一)11:00
地点 松江校区-101室(文献中心)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承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韩语-朝鲜语 한국어
内容提要

讲座简介:汉语中,位于起点论元前面的介词可引介途径、工具、原因、施事等多种论元。本讲座将说明这种引介起点的功能如何扩展到其它功能,还将建立起点介词语义扩展的概念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汉语各个方言和其它语言中起点介词功能扩展的语义地图。格位功能的扩展是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位移事件和行为事件的语义扩展可使用转喻机制进行解释,而位移事件中的语义扩展则可使用隐喻机制加以说明。

人物简介

朴正九

朴正九(박정구,Park JungKu),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教授、韩国中国语言学会顾问、韩国类型学学会主编、韩国中语中文学会研究伦理委员长、《亚洲语言与语言学》主编。主要究领域包括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语义地图理论、信息结构理论等。先后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最近几年以来对语言类型学研究大有成就,代表著作为:《从类型学视角看汉语形容词谓语句的信息结构》、《语言类型学视角看形容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的地位》、《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起点介词语义地图研究-以汉语方言的分析为中心》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法学外译与跨文化比较”工作坊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7日(周六)0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7日(周六)11:45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英语学院,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学何为”:第二届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6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8日(周日)12:0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腾讯会议:885 925 360
密码:230617
B站直播间:24036304
主办方 英语学院,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上海市外文学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类经验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生动写照,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文学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是沟通心灵、增进相互了解的最佳途径。文学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集中体现,让我们领略多元文化、思想与社会风貌。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促使我们思考“人类向何处去?”,深思“何以为人?”。高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文的维度,文学的意义愈加凸显。

     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将于2023年6月16日-1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召开第二届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文学何为”,以文学为中心,切磋交流如何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互鉴,发挥文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本届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和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办,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上海市外文学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

详情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_l1ZpJemmhvru5ED07jDOA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首届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1st Young Scholars' Intercultural Research Forum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6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6日(周五)17: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7室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跨文化研究是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一个新兴的交叉融合学科,其核心研究内容是探究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如何沟通,如何相处,如何合作。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进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跨文化心理、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等领域产出了丰硕成果,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跨文化研究学术平台和人才培养摇篮。

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是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为该领域青年学者搭建的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论坛设置特邀报告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欢迎校内外有兴趣的师生报名参会。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的历史与历史的翻译

讲次 第 65 讲
主讲人 屈文生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4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腾讯会议ID: 902-362-042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历史地看,翻译是将异质的文明引入本土文明的文化行为,是面向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活动。“新翻译史”研究是着眼于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研究,是转向文化交流史的跨学科乃至超学科研究,是基于文本和档案的研究,是将翻译视作事件,将翻译事件看作历史事件的一种研究。“翻译的历史与历史的翻译”是富有生命力并有很大成长空间的研究领域,但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界谈“翻译的历史”(翻译史)的多,谈“历史的翻译”(历史翻译)的少。但这不意味着历史翻译不重要。相反,历史翻译就是历史诠释,历史翻译有助于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有助于中国历史话语权的构建与传播,并藉此推进提升我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的国际地位与中国软实力的伟大目标。选择历史译名往往意味着选择立场,而具备历史意识和把握历史观是译者选择立场的前提。历史翻译须克服历史无意识,了解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等主要历史研究范式,并熟练运用基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而形成的历史理性。

人物简介

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曾入选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学术月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等论文10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专(译)著《不平等与不对等:晚清中外旧约章翻译史研究》《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等12部。出版《法律英语阅读与翻译教程》《涉外法治法律英语》等数部有全国影响力的教材。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翻译史、法律史及中外关系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