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未来讲坛5月活动一览

Lecture Series of China Center for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Studies, SISU

讲次 第 152-156 讲
主讲人 葛云锋,兰良平,高丙中,徐锦芬,蒋联江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25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3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5月4日

【题目】体裁分析:批评话语研究的分析路径及其应用

Genre Analysi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nd its Applications

【主讲】葛云峰(山东师范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5月11日

【题目】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叙事的话语分析

Explor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Conversational Narratives

【主讲】兰良平(浙江师范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5月18日

【题目】中国社会科学的多语能力问题

Multilingual Issue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主讲】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5月23日(新增)

【题目】外语学术研究前沿跟踪与论文选题策略

Frontier Tracking of Foreign Language Academic Research and Strategy for Paper/Thesis Topic Selection

【主讲】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5月23日 (周二) 19:30~21:00

【讲座语言】中文

* 本次为上外校内线下讲座

 

5月25日

【题目】多语青年多模态写作与疫后时代数字行动主义

Multilingual youths’ digital activism through multimodal composing in the post pandemic era

【主讲】蒋联江(香港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葛云锋

葛云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英国阿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法律语言学、话语分析。在SSCI,A&HCI来源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Discourse & Society,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Context &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the La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以及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等SSCI来源期刊同行评议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目前在研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兰良平

兰良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理事,美国人类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叙事话语研究、课堂话语研究。曾应邀为American Ethnologis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审稿。近年来在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现代外语》、《外语界》等主流语言学期刊发表系列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2021年外研社第10次印刷)和即将出版《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023年外研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

高丙中

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广东省教育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基地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俗学理论、人类学方法、社会组织、文化遗产。

徐锦芬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及外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教师发展。主持3项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1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华中卓越学者”“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蒋联江

Dr Lianjiang Jia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t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i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Asia TEFL, an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e is a recipient of Macau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in 2022.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ultimodality, computer supported multimodal composing and L2 writing and feedback. He has authored over 60 peer-reviewed research articles in SSCI-indexed journals such as TESOL Quarterly,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ystem, ELT Jour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tc. His research projects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 and Higher Education Fund of Macau.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多语青年多模态写作与疫后时代数字行动主义

Multilingual youths’ digital activism through multimodal composing in the post pandemic era

讲次 第 156 讲
主讲人 蒋联江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25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25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疫后时代日常交际呈现多语言,多模态和数字化特征。然而,囿于传统单语思维,当代青年的多语言,多模态和数字化交际常被视为有缺陷且欠缺学术性。本讲座基于多重个案研究,解析当代多语言多文化青年如何透过多模态写作,创设超语空间并践行社会公平导向的数字行动主义。分析显示,数字化多模态写作可为理解当代青年多语言多文化交际行为提供概念化工具,并为社会危机时期面向公民素养的数字行动主义提供支撑框架。本研究对疫后时代多语青年思辨性数字素养培育和多语言教育具有参考意义。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蒋联江

Dr Lianjiang Jia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t Faculty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is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Asia TEFL, an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e is a recipient of Macau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in 2022.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ultimodality, computer supported multimodal composing and L2 writing and feedback. He has authored over 60 peer-reviewed research articles in SSCI-indexed journals such as TESOL Quarterly,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ystem, ELT Jour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tc. His research projects have been funded by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 and Higher Education Fund of Macau.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的多语能力问题

Multilingual Issue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讲次 第 154 讲
主讲人 高丙中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18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18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从业者的生活语言、工作语言、发表语言的构成对于社会科学的实力至关重要。社会科学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石,在多语言的世界社会,一个知识共同体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严格受制于从业者个人和群体的多语言构成。中国社会科学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展成为复杂的分工和庞大的体量,但是这个队伍对世界社会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多语能力的严重不足,阻滞了真正不负时代的一种社会科学的产生。无论我们怎样对社会科学的提升进行规划,都亟需匹配多语能力发展的方案。切切不可忽略!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高丙中

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广东省教育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基地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民俗学理论、人类学方法、社会组织、文化遗产。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叙事的话语分析

Explor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Conversational Narratives

讲次 第 153 讲
主讲人 兰良平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1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11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叙事话语研究经历了蓬勃发展。本次报告基于发言人过去十多年来的叙事话语研究,采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小组讨论中讲述的会话叙事进行示例旨在达成两个目的:第一,简要介绍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视角下叙事话语研究的历史沿革,包括叙事结构研究、叙事互动研究、叙事实践研究的范式转换第二,聚焦当前最新的进展——叙事研究的社会实践转向,基于定位理论,从叙事层面、互动层面和文化层面对小组讨论中收集的会话叙事进行综合研究,指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叙事话语的基本特征,并且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兰良平

兰良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理事,美国人类学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叙事话语研究、课堂话语研究。曾应邀为American Ethnologis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审稿。近年来在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现代外语》、《外语界》等主流语言学期刊发表系列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2021年外研社第10次印刷)和即将出版《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023年外研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Merging 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with Offline Retail: Can In-store Mobile Technologies Increase Offline Consumer Expenditures?

主讲人 宋婷婷
主持人 袁慧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11日(周四)10: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11日(周四)12: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220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With the remarkable reshaping of consumer shopping behavior by online channel, offline retailers have thus begun to employ in-store mobile technologies that merge online features to stay competitive. However, merging the features of online and offline channels (known as online-merge-offline, or OMO) may have unpredictable effects on consumer expenditures due to the potential information attention reallocation effect and shopping journey expediting effect.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two-stage analysis framework to empi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OMO technologies on consumer spending with a unique quasi-experimental dataset. We reveal that OMO technologies do not cause increases in consumer spending but instead reshape consumer shopping behavior. Further granular analyses suggest that OMO technology results in consumer purchasing items from 2.5% more product categories and placing 8.8% more orders with expensive items. However, using OMO technologies also decreases impulsive purchases by 8.6% and reduces shopping time by 18%. As one of the first thorough empirical studies focusing on novel OMO technologies, our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fu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人物简介

宋婷婷

宋婷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在线平台、AIGC等。其论文发表在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SR)、Information & Management、ICI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2019年中国信息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1年CSWIM 最佳论文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体裁分析:批评话语研究的分析路径及其应用

Genre Analysi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nd its Applications

讲次 第 152 讲
主讲人 葛云锋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话语研究自肇始以来,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已成为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强调话语是社会实践的组成成分,与其他社会成分构成辩证关系,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语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作为话语研究的重要分析路径之一,体裁分析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对体裁的理解也从“不同文本类别的划分方法”,“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使用规范”,逐步过渡到“社会行为的框架”,特定体裁的选择和使用被视为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密切相关。体裁分析可以更有效地综合话语研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更好地探讨语言使用在不同语法结构和语境结构层次上的互动关系,加深我们对不同社会领域中语言使用特点及其社会动因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针对社会问题提供更有效的语言学解决方案。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葛云锋

葛云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英国阿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法律语言学、话语分析。在SSCI,A&HCI来源期刊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Discourse & Society,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Context &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the Law, Frontiers in Psychology以及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等SSCI来源期刊同行评议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目前在研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读法——以恩格斯的文本为例

主讲人 曾德华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T106研讨室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读,在今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而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迫切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学会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自觉运用其中的思想理论资源解决个人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问题意识入手,一要通过文本解读文本;二要联系实际品读文本;三要立足语境研读文本,由此确立起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正确方式,为拓宽自己的理论视域和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人物简介

曾德华

曾德华,男,1981年生,现为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近年来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中国化建构及其世界意义。自201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在上外本科生同学中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并于去年3月中旬开始参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西索聊原读书会的构建和推广工作,更为长远的教学安排还包括“故事中的马原理”(MPS)分享大赛和以松江为活动范围的“大思政课”建设攻关项目等,曾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2020年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法国藏中共建党及早期革命活动档案概况

讲次 第 27 讲
主讲人 蒋杰
主持人 于新娟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5日(周五)09:3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05日(周五)11: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7-128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蒋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AI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讲次 第 171 讲
主讲人 何文忠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5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05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1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报告将通过丰富的实例,介绍AI在翻译实践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用AI进行翻译工作,优化翻译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加快翻译交付,同时也提醒翻译工作者注意防范此类新型翻译模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在此背景下,翻译教育需要革命性的转变,以应对这一史无前例的技术带来的挑战。

人物简介

何文忠

何文忠,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文系副教授。英语语言学、翻译学、 MTI、教育硕士导师。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外语系、杭州大学中文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中心以及维也纳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研究和翻译研究、翻译技术和技术传播研究。长期从事翻译和语言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和技术素养。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校级重大项目两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两部、合著一部、编著两部、译著 40 多部。承担浙江省教改项目“现代翻译实务全程模拟实训”、“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翻译能力综合培养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浙江大学文科专项《以出版为导向的研究生翻译能力综合培养》”、“浙江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 等翻译类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在中国 MOOC 网开设有《计算机辅助翻译》公开课,应邀在多个省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应邀在 10 多所高校进行翻译技术讲座,多次担任全国翻译师资培训翻译技术主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Reading Literature In Light of Theory

主讲人 Michael Steppat
开始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15:30
结束时间 2023年05月04日(周四)17:00
地点 腾讯会议: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有意参与者,请于5月4日中午12:00前填写以下问卷报名。腾讯会议信息将发送至预留的邮箱,请留意查收。

讲座简介:WELCOME to this teaching event! Together, we will explore why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believe that modern theories are indispensable when we try to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Can theories offer us more powerful lenses for reading?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is will be Shakespeare’s tragedy Hamlet (no specific previous knowledge is necessary). And we will ask: Do theories refer to remote ideas and objects, or rather to--ourselves?

Together, then, we will embark on a journey taking us to ….

• The question whether we can make any objective/neutral statements about literature

• The “logic” of structuralism, signifying constructs, deconstruction, ....

• Analytical reading: with or without modern theory?

 

Previous acquaintance with theory is not a requirement.

人物简介

Michael Steppat

Michael Steppat is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Bayreuth (Germany), emeritus, and an international faculty member at SISU. After gaining his Ph.D. and his “Habilitation” he became a Fulbrigh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then research professor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s academic Dean of his Faculty for 12 years, Steppat devised an M.A. program in Intercultural Anglophone Studies. He is an elected project director in the national Excellence Strategy. His published books include Honor Face and Violence: 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Honor Cultures and Face Cultures; Literature and Interculturality (3 volumes); Historical Intersections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2 volumes); Discourses of Exception, Exclusion, Exchange (in American studie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