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建设高质量外语教材

讲次 第 49 讲
主讲人 梅德明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1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14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427-733-686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凸显了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属性,体现了党中央“尺寸课本、国之大者”的殷切期望。课程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教材是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依托和关键支撑,集中体现了课程的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法。

外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们加强外语教材建设和管理。我们应积极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打造高质量的外语教材体系,对外语教材的编写、审核、出版、选用、使用进行全流程监管和追责,对外语教材的内容、结构、案例、文字、插图、版式、印制等进行全要素指导和审核。

外语教育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铸魂育人,需要我们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外语教材体系。我们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开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外语教材,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胸怀天下,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互鉴和跨文化交流。

人物简介

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教育考试与境外教材评价服务中心主任。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国家级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奖等、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主要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教育与课程建设、国家外语政策与规划、口译理论与教学等研究,主编“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参赛辅导系列

从历史的异同看欧亚国家间关系

讲次 第 23 讲
主讲人 强晓云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14日(周三)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14日(周三)21:00
地点 腾讯会议:131-787-664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中亚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强晓云

强晓云,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全球治理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世界经济学硕士。2002年毕业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兼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任理事,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中亚国家内外政策、中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移民问题、能源外交等。
迄今已出版四本专著和多部研究报告。《中俄关系与东北亚安全问题》(合著)由俄罗斯ОРАГС出版社出版的俄文著作,2004年出版。译著《国际能源政治与外交》(主译)2005年8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首部介绍俄罗斯能源政治的译作。专著《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2010年1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31万字。《当前欧亚移民治理研究》2020年10月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35万字。此外,还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社会科学》、《世界民族》、《今日亚非》(俄)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50余篇中外文学术论文。
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包括:《对冲视角下的俄罗斯对非洲政策》,《当前欧亚国际移民治理:俄罗斯的经验蓝本》,《从安全理念的演变看亚信会议框架下的安全合作》,《人文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罗斯移民政策的调整--《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移民政策构想》简评》,《试论国际移民与国家形象的关联性:以中国在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为例的研究》;《试析中国劳动移民对俄罗斯经济安全的影响》;《国家安全因素在俄罗斯移民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前景:管道合作视角的分析》;以及《评危险的中国军事危胁论》等数篇俄文论文。
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与外交活动。曾以国际观察员身份参与观察乌兹别克斯坦议会大选(2014年、2019年)、俄罗斯联邦总统大选(2018年)。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第五届(2022)“国别区域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10日(周六)0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10日(周六)17:40
地点 虹口校区
腾讯会议:直播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li4sFX85H14b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承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会议议程

会议开幕

09:00-09:10

开幕致辞:杨成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第一单元

09:10-10:30

主 题:区域国别

09:10-09:30

题目:国倒众人推——斯里兰卡社会集群现象研究

发言人:杨丽  黄冈师范学院中斯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09:30-09:50

题目:新冠疫情下以色列中国劳工生存现状

发言人:李岩 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

09:50-10:05

评论人:周亦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0:05-10:30  提问与讨论
10:30-10:45  茶歇

 

第二单元

10:45-12:30

主 题:社会调查

10:45-11:05

题目:病房里的灰姑娘——照护移民工人的民族志研究

发言人:杨蓓蓓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讲师

11:05-11:25

题目:城乡、阶层与性别——比较视野下社区参与现象的解读

发言人:张静敏  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副教授

11:25-11:45

题目:田野场域,双重视角——一个纪录片导演的人类学观察与思考

发言人:王秀岳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导演

11:45-12:05

评论人:潘天舒  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12:05-12:30  

提问与讨论

 

第三单元

14:00-15:45

主 题:民族场域

14:00-14:20

题目:文化镜像视野下的遗产保护研究——以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实践为例

发言人:梁昭莉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遗产学专业博士生 
14:20-14:40

题目:基于田野调研的太平洋岛国研究

发言人:赵少峰  聊城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4:40-15:00

题目:空间民族志——以中老铁路为主轴的动态田野

发言人:孙红林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15:00-15:20
评论人:刘琪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15:20-15:45

提问与讨论
15:45-16:00茶歇

 

第四单元

16:00-17:20

主 题:海外华人

16:00-16:20

题目:坚持与守护——中华文化在文莱华校中的传承

发言人:马莉莉  广西梧州市委党校,教师 

16:20-16:40

题目:在韩辅导学校华人汉语教师的身份认同——以汉族、朝鲜族和老华侨为中心

发言人:张雪娇  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韩语讲师 

16:40-16:55

评论人:周瑾艳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16:55-17:20

提问与讨论

17:20-17:40

会议总结: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参会专家简介

李岩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农业、以色列与非洲关系,已发表关于肯尼亚茶业历史发展的论文多篇。曾赴吉布提、肯尼亚、土耳其进行实地调研。

 

梁昭莉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遗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研究、传统村落保护。曾在云南省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贵州省六盘水市等地开展田野调查。

 

马莉莉

中共梧州市委党校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南亚社会、华人华侨问题研究和教育人类学等。文莱大学访问学者,多次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田野调查,荣获中国民族学学会2018年度田野调查优秀成果奖。

 

潘天舒

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复旦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主任,上海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曾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SAIS)任教。主要从事医学人文、城市社区民族志研究以及应用人类学与商业技术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医学人文与健康实践、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与公共记忆、适老社会科技与日常生活等,最新出版著作《发展人类学十二讲》(2020)。

 

孙红林

人类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路人类学与空间研究。曾骑行调研川藏线,并参编纪录片《千山》获全国二等奖,近期数次赴老挝开展中老铁路的田野工作。

 

王秀岳

纪录片导演。现任教于上海电影学院。艺术活动涉及动画和纪录片创作、现当代架上绘画。2016年开始,历经数年往返中缅两地进行人类学纪录片拍摄,主要纪录片作品之一《缅北高地来的女人》获第10届孟买印度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个国际奖项。

 

杨蓓蓓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人类学博士,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讲师。研究领域涉及医学人类学与全球健康、移民健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着重于尼日利亚、赞比亚)、老龄化与照料工作、性别研究等。曾在赞比亚工作18个月,同时进行博士论文田野调查。

 

杨丽

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斯里兰卡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曾在赞比亚、斯里兰卡工作数年。目前研究方向为南亚区域与国别问题(着重于斯里兰卡)、跨文化传播。

 

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所长、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全球资源、能源、环境和水治理领域相关研究,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重要期刊文章70多篇,7部学术专著。

 

张静敏

法学硕士,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中级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妇女、婚姻家庭、老年社会工作等。台湾政治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访问学者,曾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见习社工。

 

张雪娇

韩国学博士,现任成都大学韩语讲师、韩国外国语大学 Center for Koreanophone Studies研究员、韩国移民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华人华侨、韩语教育学、韩国社会文化。曾在韩国留学、工作11年,先后任教于韩国多个辅导机构、企业及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在韩期间,融入韩国中文教师及中文学习者中,对首尔的外语辅导机构进行了五年的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完成博士论文。

 

赵少峰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岛国研究分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太平洋岛国方向)、中外关系史、区域社会史,已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多次前往斐济、汤加、瓦努阿图、帕劳、萨摩亚等岛屿国家进行田野调研。

 

周亦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亚北非国家安全冲突治理问题,同时也关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结合的模式问题。曾前往中东、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就一带一路投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田野调查。

 

刘琪

人类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当代民族与宗教、区域国别理论与方法等,在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有着多年的田野经验。

 

周瑾艳

法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洲发展问题、大国对非关系等。曾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南非、摩洛哥等非洲国家调研。

 

杨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别与区域研究交叉学科负责人,国家级新亚欧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欧亚地区大国关系与小国外交等。在学术和政策研究中重视对在地知识的汲取,曾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研究对象国学习、工作和开展田野调查工作8年有余。

 

参会说明

1. 欢迎以线上方式参加本次会议,可以收看直播与报名入会两种方式参与。

2. 收看会议直播请点击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l/li4sFX85H14b。直播方式仅可旁听,不能参与会议互动。

3. 如希望与会议互动,包括向发言专家提问、参与讨论环节等,请以实名方式报名入会,腾讯会议号:775-374-366,登录会议系统时请使用实名信息。未报名、报名信息不全、登录会议信息与报名信息不一致者,恕难接受入会互动,敬请谅解。

4.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主办方联系:2053@shisu.edu.cn.

敬请注意

请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相关法律,烦请各位参会者在整个会议过程中不录像、录音、截屏。未经主讲人许可,不得引用报告中的内容,也不得私自对外传播。如有违者,主办方和主讲人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多谢配合与支持!祝大家参会有所收获!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教学能力 | 经验分享与申报答疑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于新娟,王宝珠,张晖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13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13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523-459-958
密码:230231
主办方 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于新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课程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第二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长三角区域史,主持并完成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各级课题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三部,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史林》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王宝珠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第二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部属高校副高组)一等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二等奖。

张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讲师。2017年至今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担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讲《俄罗斯文学史》、《俄语报刊阅读》、《俄语语法》、《俄罗斯概况》等课程。2021年获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SSCI期刊论文投稿与发表

主讲人 王迪
主持人 亓海峰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402 769 571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迪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博士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教学法、二语教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曾在SSCI期刊RELC Journal, Sustainability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书评。担任SSCI期刊Syste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同行评审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法国电影与文化

Le cinéma français et la culture

主讲人 朱晓洁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12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12日(周一)18:00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填写问卷获取讲座信息:

https://www.wjx.cn/vm/exdmFBE.aspx#

人物简介

朱晓洁

北京大学和巴黎八大联合培养博士,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国电影与文化、法国当代文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何为福利国家?——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缘起与发展

讲次 第 236 讲
主讲人 朱宇方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12: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7号小别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朱宇方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次 第 第29讲 讲
主讲人 陈正
主持人 陈壮鹰
开始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2月09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454-840-573
主办方 德语系
承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特别是通过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和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主讲人将结合自己多年外交工作经历,从学理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焦点讨论等方式,着重于问题解决、经验交流、团队融合、国际传播意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提升。

人物简介

陈正

陈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社科院A刊评价专家等。曾任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教育领事、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二秘衔外交官,多次参与中德两国元首高访接待,中德政府间合作项目的组织、沟通、谈判与文件起草工作。长期从事高教管理与领导力、国际比较教育、留学生管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际、德国职业教育等方面理论与政策研究。在Peter Lang、 De Gruyter、《中国高等教育》、《光明日报》等海内外刊物及权威媒体上撰文50多篇,其中专著2部、译著1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博闻东至系列讲座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