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本周三),孔院处2023年第一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宣讲会孔院专场,邀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院的国际中文教师李卓和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刘园园作分享,感兴趣的同学们不要错过!
李卓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师
刘园园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新闻报道
3月1日(本周三),孔院处2023年第一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宣讲会孔院专场,邀请到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院的国际中文教师李卓和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刘园园作分享,感兴趣的同学们不要错过!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师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
新闻报道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及外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教师发展。主持3项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以及2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华中卓越学者”和首届十佳“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新闻报道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多家SSCI及CSSCI外语类核心期刊编委及外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二语习得、教师发展。主持3项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以及2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30多部。曾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华中卓越学者”和首届十佳“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新闻报道
为向我校学生宣讲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及申请流程,孔子学院工作处将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招募宣讲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致力于推进孔子学院的全面建设和长足发展,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交流服务平台”的作用。
新闻报道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3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3月2日
【题目】计算图谱显示的中国语言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of China’s Languages Indicated by Computational Graphs
【主讲】冉启斌(南开大学)
【主持】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3月9日
【题目】中国的朝鲜语专业与韩国的语言文化战略
Korean Majo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Strategy of South Korean
【主讲】高陆洋(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尹悦(郑州轻工业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3月16日
【题目】中国俄罗斯族的民俗和祭祀传统
Фольклор и обрядовые традиции китайских русских
【主讲】弗拉基米尔·科里亚乌斯(俄罗斯科学院)
【主持】杨波(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俄语(配中文同传)
3月23日
【题目】新加坡语言政策的内在逻辑及社会影响
The inherent log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Singapore’s language policies
【主讲】杨延宁(华东师范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3月30日
【题目】国家通用手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National Common Sign Language Research
【主讲】顾定倩(北京师范大学)
【主持】倪兰(上海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冉启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学者。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20-),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天津市语言学会副会长(2019-),《南开语言学刊》主编(2018-)。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实验语言学、语音计算、词汇学、语言理论等研究,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含合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获得专利1项。主持微信订阅号1个(语言实验与计算);建立学术网站2个(www.ranqibin.com;www.globalaccentchinese.com)。
高陆洋,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院长/朝鲜语专业负责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公共场所外文管理咨询专家、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1999年本科毕业于延边大学朝鲜语系,2000赴韩国祥明大学攻读硕、博士学位,2005年取得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2011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有关朝鲜半岛语言政策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旨趣为外语教学、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等。曾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及教改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各类期刊论文三十余篇,独立或合作提交十余篇资政报告获得各级部门采纳。
弗拉基米尔·科里亚乌斯,民俗学家,语文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民俗学部主任。他曾在俄罗斯其他地区和前苏联国家,以及中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蒙古和乌干达领导并参与了许多民族学民俗考察,在研究中积极使用视觉人类学方法。著有250多部学术作品,其中包括5部专著。
杨延宁,新加坡国立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南洋理工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主要集中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2011年起担任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委员会及国家考评局顾问。2018年起任教育部教指委英语分指委委员。2021年起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
顾定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主任。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呼号、入队誓词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入团誓词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主持编写《中国手语》(修订版)、《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常用手语》《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国家通用手语探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体育与律动、计算机常用词国家通用手语系列工具书等。
新闻报道
为向我校学生宣讲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及申请流程,孔子学院工作处将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招募宣讲会。
新闻报道
中国书法是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上的精神家园,拥有篆、隶、草、楷、行五体谱系,而历代墨迹、铭刻又各具风神,交叉构筑起汉字书法大厦。然“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頫语),“结字”是指字结构,而“用笔”即为笔法,因跨越千年,亦称“古法”。笔法是核心技术,是基本功,需要正确地传承与传播。
笔法有两个重点:用好“锋(笔尖)”,练好“腕(手腕)”。用锋法,有藏与露、中与侧两组辩证关系。运腕法,则有五种动作——平动、摆动、绞转、提按、翻折。笔法易学难精,唯有细心观察体悟,科学训练,高度熟练后,融入临摹与创作,达至心手两畅。
硬笔书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是将发力点从手腕移到手指,连执笔姿势也是相通的。讲座和示范将围绕这些基础笔法而展开,以就教于方家与同好。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上海市语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命题专家、“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语合中心“汉教英雄会”风采之星、第六届上海教师“三笔一画”大赛钢笔字高校组一等奖、上海教育工会书法比赛高校组一等奖。研究兴趣在汉语语法、认知语义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与传播。坚持用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贯通的理念指导学生、服务社会。开设全校通识选修课“书法美学与鉴赏”,担任上外学生社团“撷英书画社”指导老师。
新闻报道
2022年11月,OpenAI 推出的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模型展现了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火爆全球,并广泛渗透影响到产学研各界,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势必将对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影响。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关于开展 ChatGPT 专题研讨交流活动的通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ChatGPT与教育创新”专题研讨会。大会将邀请教育技术、学习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习等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从不同研究视角探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影响,以更好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发展。
新闻报道
Sandro Jung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Fudan University. He is also Jack M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is main areas of scholarly interest are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literature, culture, and media of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book and reception histo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visual culture (and especially illustration) studies. He is the author of more than 200 publications, including more than 130 A&HCI articles and 9 monographs, as well as numerous essay collections. Recent monographs are: James Thomson’s “The Seasons,” Print Culture,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1730-1842 (2015) and The Publishing and Marketing of Illustrated Literature in Scotland, 1760-1825 (2017)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