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跨文化古典复兴:以中国书画为例

主讲人 宋歌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3日(周四)10:05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3日(周四)11:35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近一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不断译介和讨论中国书画文化,这些文字既涵盖文献功能的传统型翻译,又包括阐释功能的文化翻译,还包括中西交融的世界性翻译。不同的翻译形式互相交织,不仅使中国书画文化得到跨文化生成,还更新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本讲座将介绍中国书画在英语语境下的重构方式,以及书画隐喻、美学观念和术语的跨文化表达等。基于中国书画英译的特征,本讲座还将思考翻译的边界和文化不可译性等理论问题。讲者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伴随着跨文化的古典复兴,中西互相启发胜过异同比较

人物简介

宋歌

现为北师港浸大(UIC)应用翻译专业助理教授,曾在岭南大学(2015-2018)、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2015)和新加坡国立大学(2016)等高校学习。研究兴趣包括翻译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研究。近年主要关注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外译问题,港澳和海外唐人街的翻译景观,以及世界华人之间的语内翻译现象。论文见于The Translator, Perspectives,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aptation in Film & Performance,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和Translation Quarterly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犹太文学中的历史假设:从记忆到幻想

讲次 第 12 讲
主讲人 李锋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1日(周二)10:35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1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上外“志远卓越学者”,犹太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或从事研究,目前兼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理事、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李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犹太文学、商务沟通与商业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经济背景与商业文化》等,以及《圣经的叙事艺术》《巨匠与杰作》《后现代主义诗学》等译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文本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讲次 第 二 讲
主讲人 尚丰涛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T106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沙龙将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以下内容:
1、“八爪鱼”——爬取结构化外语文本数据
2、EXCEL——清洗外语文本数据
3、KH Coder——小语种文本的词频统计、词汇网络分析等
以上软件使用不涉及编程及代码,小白也可以上手,感兴趣的同学赶紧来参加吧!

人物简介

尚丰涛

尚丰涛,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在读期间,曾获校优秀学生、上外图书馆数据分析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研究生论坛三等奖,连续两年获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歌词是诗吗?——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

主讲人 顾悦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8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汉语诗歌已经淡出日常生活的时代,歌词成为诗歌艺术传播的方式之一。流行音乐的歌词究竟算诗歌吗?现当代流行歌曲中,有哪一些优秀的汉语歌词可以有诗歌的地位?有哪一些音乐人可以被称为诗人?

人物简介

顾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得主,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获奖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青春人才”签约作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英译当代中国诗人诗集多本并在美出版,汉译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小说等多部,从事诗歌、小说和音乐创作并多次获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动副双重否定的羨余表达与错配动因

讲次 第 18 讲
主讲人 周翔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中,“减少不必要的NP”句式,最初是由“减少必要的NP”和“避免不必要的NP”错配形成的;“避免不再”和“否认没有”这类羡余组配否定现象也普遍存在。从否定的载体与层面看,它们存在动词否定与副词否定两个不同层面的否定;从否定的表达与效果看,它们存在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两个不同层面的否定;从错配的动因、方式与结果看,它们由早期错配的形式,通过叠加的方式,实现了强化的表达效果。经历上述演变之后,原本逻辑上不合语义的结构,成为接受度高、稳定性强的用法,甚至在竞争中击败了逻辑上符合语义的平行结构。

人物简介

周翔宇

安徽宁国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副词,在《汉语学习》《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汉语凝固结构“早知道”的反预期主观情态

讲次 第 17 讲
主讲人 张宝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早知道”本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偏正短语,由副词“早”和动词“知道”所构成。“早”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具有“过去”的时间意义;“知道”表示“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表述。由于“早知道”在各种假设性反预期虚拟条件句中反复使用,其含义已不止于字面所显示的“已经提前知道”,而是融入了语境所提供的、“意念中本应该但实际上却未能”的情态含义,整体表示“本应该提前知道但实际上却未能提前知道”。显然,后悔、责怨、遗憾等主观情感已固化在了“早知道”的概念义之中。因此,我们把熔铸了情态因素的“早知道”称为凝固结构“早知道”,并从反预期主观情态的视角讨论其性质、意义与功能。

人物简介

张宝

助理研究员,语言学博士,在站博士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4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是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晋方言研究,旁及语用修辞、话语分析以及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希望能学习和借鉴现代人类学的视野、理论和方法进行语言学相关研究。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汉语学报》《语言研究》《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等语言学C刊论文8篇,主编论文集《汉语俗语发展专题研究》1部,现主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一般课题:“基于认知图景理论的趋向补语习得及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多语种书刊展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3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1月14日(周五)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激励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世界贡献与世界影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图书馆在一楼东侧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专题书刊展,以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与外交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等为主题,展出多语种图书50余种、《求是》《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等党刊11种,欢迎广大师生前来阅读、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什么是翻译学

讲次 第 6 讲
主讲人 冯庆华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教务处,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承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什么是翻译——智能时代学翻译

一、理解与表达

二、直译与意译

三、翻译的等值

四、译法面面观

五、译本的鉴赏

六、习语与翻译

七、辞格的翻译

八、文化的翻译

九、语言学与翻译

十、语料库与翻译

人物简介

冯庆华

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翻译学教学与研究。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全国优秀教师”“上海领军人才”等荣誉。讲授的课程包括:本科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研究生的“修辞翻译”“文体翻译”“翻译理论”、博士研究生的“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译者风格研究”。出版和发表了400万字的学术作品。主要作品有:《实用汉英分类百科词典》《大学英语八级考试指南》《当代青年警言妙语》《实用翻译教程》《文体翻译论》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翻译有“道”》负责人,主编《实用翻译教程》两度获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非通用语专业七十周年纪念展览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0日(周一)0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31日(周五)18:00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非通用语教育可以追溯至1951年上外前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开办的东南亚语文系(含印尼语、缅甸语、越南语三个专业)。七十年来,上外非通伴随着共和国成长,潜心规划,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在语种数量逐渐增加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与质量,从最初的培养单一语言技能人才,到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再到现在“多语种+”人才培养,顺应了各个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
2021年,在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指委和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指导下,上外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非通用语专业七十周年纪念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上外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为专业建设付出巨大心血的前辈们。
展览由东方语学院和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承办,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西方语系、德语系和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协办。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跳动在笔尖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

讲次 第 6 讲
主讲人 米广江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4: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5:30
地点 腾讯会议ID:609 874 062-多功能厅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阿拉伯文书法家用舞动的书法笔写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人们通过对绚丽艺术的朴实情感和美好愿望,用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呈现出来,把艺术、智慧、审美编织在一起,成为笔尖上最具魅力的舞者,从欣赏的角度讲解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之美。
腾讯会议ID:609 874 062

人物简介

米广江

国际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1963年生于山东省禹城。长期致力于阿拉伯文书法理论研究和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多年来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书法家,世界许多知名博物馆收藏和展出了米广江的许多精美独创作品,他曾应邀到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艺术机构进行书法讲座和教学展示,并获得许多奖项。他的作品风格将阿拉伯文书法和中国书画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别具风格,独特匠心;他的作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把伊斯兰文化艺术和传统理念带给了现代的观众;他的作品构思严谨,富于变化,用笔娴熟精道,展示出明净、明快、明润的独特风格。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