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传统故事多模态国际传播研讨会 暨中国故事多模态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会议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8日(周六)08: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8日(周六)18: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穹顶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精神,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而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精神、精髓提炼展示出来,对于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也存在着“反差”。因此很有必要汇聚多模态语料库资源,深入开展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研究,创新宣传理念与运行机制,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构建多模态传播格局,培养高素质研究队伍,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拟定于 2021 年 12 月 18 日召开“第一届中国传统故事多模态国际传播研讨会”,届时也将举行“中国故事多模态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档案

主讲人 曹耘山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119室
主办方 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曹耘山

与共和国同龄,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外孙,1968年入伍,1969年入党,在野战部队历任班、排、连、营各级职务。后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参谋班,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军事教研室任军事战略学和战役学教员。1986年转业到国家科委,后创办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退休后曾兼任:北京联合大学客座教授,湖南大学特聘教授,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资料中心研究员等。

自2004年起,多次赴俄查询历史档案。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先后查寻到毛泽东、毛泽民、贺子珍、毛岸英、毛岸青、赵先桂等毛家亲属的历史档案资料近十万字。在俄罗斯国家电影资料馆和录音档案馆,收集到不少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和录音档案。

2014年,与几位烈士后代上书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将记录着革命先辈初心和信仰的历史档案向学术研究成果转化获得支持。2015年,开始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委托,负责组织实施《中共党史重要人物俄罗斯档案收集与整理》项目。同时作为课题总协调人,参加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赴苏百位中共党史人物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近距离观察俄罗斯:普京如何治国

讲次 第 6 讲
主讲人 李宗伦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室
主办方 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宗伦

李宗伦,性别,男,民族,汉,1949 年 5 月 27 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俄语系。现任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莫斯科《老北京》大酒店总经理、俄中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一副主席、莫斯科华人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海外交流协会理事,世界华商企业家副主席、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盟顾问等职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信息素养训练营|论证驱动的数字人文是否可期?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6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6日(周四)16:00
地点 腾讯会议-194629528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数字人文在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中具有极大优势,但是要应对立足人文学科的问题意识,需要展开论证驱动的研究模式。在数字人文的研究领域还未有充分的论证驱动。我们将首先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随后回答数字人文是否胜任论证驱动的重任;代表性的案例说明,论证驱动的数字人文不仅可期,而且存在可资利用的范式。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趋势

讲次 第 156 讲
主讲人 于运全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19 194 386)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全球传播与地区治理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趋势

人物简介

于运全

于运全,高级编辑、研究员,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当代中国与世界》主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陈毅元帅的外交生涯

讲次 第 八 讲
主讲人 丛军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4日(周二)12: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4日(周二)13:00
地点 腾讯会议361821756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丛军

丛军,中共党员,曾任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等职务,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专家,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统编教材编排特点简析“十问”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傅贵成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8日(周六)09: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8日(周六)11:00
地点 腾讯会议ID:756 187 039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19年秋季,全国小学语文统一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简称统编教材。如果入职小学语文教师,首先从了解这套教材开始,本讲题以问题为驱动围绕十个方面助你较为系统地把握统编教材的编排体例与特点。

人物简介

傅贵成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傅贵成工作室、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如东县傅贵成名师创新团队等五个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领衔人。“智趣语文”的实践者与倡导者,主张教“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的语文。《语文知识》《语文世界》作封面人物推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苹果与橘子—谈外语学科的知识生产

讲次 第 18 讲
主讲人 杨枫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 265 705 777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研究是对中国语言文化以外的一切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是在世界不同知识共同体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是一种综合复杂的文化传播和学术生产。一方面,外语学者的经验性认识不再具有知识积累意义上的指导性预设,另一方面,西方理论范式(苹果)不能契合中国的社会实践(橘子)。基于此,重建外语学科的知识体系,助力中国知识走向世界成了外语学科的重要任务。讲者以新时代外语学科性质的变化、外语学者身份的定位、外语研究选题的发现、外语研究理论的建构等多方面分享学术意见。

人物简介

杨枫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学术兼职有中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外文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翻译学、应用语言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试论政治话语分析中的关键概念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刘兆浩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1:5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5日(周三)12:50
地点 腾讯会议ID:955 1384 9132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政治话语分析究竟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仍存在争议。之所以存在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同研究者对政治话语分析中的关键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为推动政治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确立与发展,应对国内外现有文献中的这些认识进行梳理和总结。经过文献梳理发现,政治话语分析研究者认为话语存在形式、认知、社会等多种维度,而且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大部分政治话语分析研究者所关注的政治是机构政治,所研究的政治话语是政治精英产出的话语并将政治话语分析理解为政治话语的分析。近年来,不少国外政治话语分析研究者强调应增加对日常政治话语、非政治精英政治话语以及数字/多模态政治话语的关注,但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人物简介

刘兆浩

大连外国语大学博士在读

研究方向:

政治语言学、国别区域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伊比利亚美洲教育现状: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为例

主讲人 杨明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0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0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伊比利亚美洲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上各有差异,在教育文化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现状。尽管过去几十年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从这个地区历史发展来看,诸如贫困、不平等、排斥、代际传递等仍然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本讲座以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为例,探讨二十一世纪伊比利亚美洲教育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本讲座属于国别教育比较研究专题系列。

人物简介

杨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教授,副系主任,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由教育部外派至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斯达黎加使馆担任教育组专员(三秘、二秘)。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形式句法学、汉西语言对比、西班牙和西语美洲文化研究及跨文化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译著(含合译)7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