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宪法化与社会本位立法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37 讲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9:3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11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法学院“法意讲坛”第三十七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SCI/SSCI论文撰写、投稿与发表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05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05日(周三)16: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
主办方 继续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庆祝上外建校70周年 成人教育学学术前沿系列讲座之二:王敏娟教授将以“SCI/SSCI论文撰写、投稿与发表”为题,从作者和编辑的角度出发,分享自身海内外科研经验,讲解写作和发表教育学科国际高水平SSCI与SCI论文的关键要素,结合例子归纳SCI/SSCI论文的基本原则,剖析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广大师生们了解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如何进行论文的投稿与发表,并就具体问题与师生们进行深入交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一书一世界”:三大阿拉伯百科全书导读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19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19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7107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阿拉伯语 العربية
内容提要

主 题:“一书一世界”:三大阿拉伯百科全书导读
内容简介:在本次讲座中,郭黎老师将向大家展示马穆鲁克时代的三本百科全书著作:al-Nuwayrī 的Nihāyat al-Arab fī Funūn al-Adab(نهاية الأرب في فنون الأدب);al-ʿumarī的Masālik al-Abṣār fī Mamālik al-Amṣār(مسالك الأبصار في ممالك الأمصار); al-Qalqashandī的Ṣubḥ al-Aʿšā fī Ṣināʿat al-Inšāʾ(صبح الأعشى في صناعة الإنشاء)。其中将通过al-Nuwayrī的英译者Elias Muhanna的新著The World in a Book,来着重介绍这本成书于14世纪涵盖天文、地理、历史、博物、哲学、文学等内容的百科全书的结构、内容、参考文献及对后世的影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阿拉伯文献中的“非古典语”(Middle Arabic)现象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05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05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7107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阿拉伯语 العربية
内容提要

主题:阿拉伯文献中的“非古典语”(Middle Arabic)现象
简介:Middle Arabic这一术语有三层含义。首先从时间维度上讲,它是指是蒙古入侵伊斯兰帝国到近代拿破仑入侵埃及之间的阿拉伯语。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Middle Arabic的语域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从词汇和语法角度看,Middle Arabic中有许多不符合古典阿拉伯语的语法现象,混杂有大量的波斯语、突厥语、希伯来语、叙利亚语等外来语成分。
郭黎教授将在讲座中举例说明Middle Arabic的上述特点,而后通过对以Middle Arabic写成的历史和文学两种文献的讲解,使听众对Middle Arabic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工业与知识经济

讲次 第 129 讲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3:3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5: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凯旋厅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eir seminal 1944 essay on the Culture Industry, Adorno and Horkheimer argued that standardized mass entertainment, especially cinema and radio, transform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by mimicking the rhythms of factory production, further integrating workers into the capitalist system. Today, the tools of knowledge work also deliver news and entertainment. The smartphone in my pocket is a mobile office, a miniature movie house, a radio, and an encyclopedia. What has changed since mass media evolved into interactive media, given that a few wealthy capitalists still control the forms while monetizing the content? I will argue that the smartphone externalizes human consciousness by plugging affect and perception to a small machine.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如何成为国际经贸谈判能手?

品牌 卓越讲坛
讲次 第 40 讲
开始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9
主办方 卓越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闽语和南部吴语仙先二韵开口字的层次及演变——兼论闽语与南部吴语的关系

讲次 第 28 讲
开始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510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通过考察发现,《切韵》仙先二韵在南部吴语和闽语中今读层次分为两类,甲类仙先有别,乙类仙先无别。南部吴语甲类与乙类有演变关系,闽语甲类与乙类无演变关系。南部吴语甲类与闽语甲类性质相同,都为古江东方言的遗留,这说明闽语与南部吴语有发生学上的关系。闽语乙类来自唐代中原汉语。文章还构拟了《切韵》仙韵和先韵在南部吴语和闽语中的发展过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大选之后的欧洲何去何从(二)

开始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0:05
结束时间 2019年05月31日(周五)11:35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德语 Deutsch
内容提要

近日,欧洲议会选举正在进行,欧盟历史将开启新的篇章。70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一项推动世界和平的伟大成就,为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盟是作为一个团结的共同体而建立的,而这个共同体如今只有成员国内部的团结那么强大。
大选后的欧洲将何去何从?近年来出现了哪些问题?在未来几年欧盟会有哪些机遇和使命?对中欧关系可有哪些期望和希冀?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们将要共同探讨的部分内容。
本次研讨的重点文本是德国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女士2018年11月13日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的演讲文稿。

In diesen Tagen finden die Wahlen zum Europäischen Parlament statt. Ein neues Kapitel in der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beginnt nun. Die EU ist seit über 70 Jahren ein großes Friedenswerk. Sie hat viel zur Attraktivität Europas in der Welt beigetragen. Sie ist als eine Solidargemeinschaft gegründet worden und auch heute nur so stark, wie diese Solidarität in allen Mitgliedsländern vorhanden ist. Wo steht Europa nach der Wahl? Welche Probleme sind in den vergangenen Jahren sichtbar geworden? Welche Chancen und Aufgaben hat die Europäische Union in den nächsten Jahren? Welche Erwartungen und Hoffnungen bestehen für die Beziehungen Europas zu China? Das sind einige der Fragen, mit denen wir uns beschäftigen werden. Der zentrale Seminartext ist die Rede von Bundeskanzlerin Dr. Angela Merkel vor dem Europäischen Parlament am 13. November 2018 in Straßbur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大选之后的欧洲何去何从(一)

开始时间 2019年05月30日(周四)10:05
结束时间 2019年05月30日(周四)11:35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德语 Deutsch
内容提要

近日,欧洲议会选举正在进行,欧盟历史将开启新的篇章。70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一项推动世界和平的伟大成就,为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盟是作为一个团结的共同体而建立的,而这个共同体如今只有成员国内部的团结那么强大。
大选后的欧洲将何去何从?近年来出现了哪些问题?在未来几年欧盟会有哪些机遇和使命?对中欧关系可有哪些期望和希冀?
以上几个问题是我们将要共同探讨的部分内容。
本次研讨的重点文本是德国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女士2018年11月13日在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中心的演讲文稿。

In diesen Tagen finden die Wahlen zum Europäischen Parlament statt. Ein neues Kapitel in der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beginnt nun. Die EU ist seit über 70 Jahren ein großes Friedenswerk. Sie hat viel zur Attraktivität Europas in der Welt beigetragen. Sie ist als eine Solidargemeinschaft gegründet worden und auch heute nur so stark, wie diese Solidarität in allen Mitgliedsländern vorhanden ist. Wo steht Europa nach der Wahl? Welche Probleme sind in den vergangenen Jahren sichtbar geworden? Welche Chancen und Aufgaben hat die Europäische Union in den nächsten Jahren? Welche Erwartungen und Hoffnungen bestehen für die Beziehungen Europas zu China? Das sind einige der Fragen, mit denen wir uns beschäftigen werden. Der zentrale Seminartext ist die Rede von Bundeskanzlerin Dr. Angela Merkel vor dem Europäischen Parlament am 13. November 2018 in Straßbur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言语理解中说者建模研究

开始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5:00
结束时间 2019年06月06日(周四)16:3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510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Language is used in context: we comprehend words within sentences, sentences within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mong interlocutors and in a particular setting. While much research has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context in language processing (e.g.,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rior and subsequent context), how language is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eaker is relatively under-investigated.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experiments which show that comprehenders make inferences about the speaker and use that “speaker model” to interpret the speech from that speaker. In particular, I will show that comprehenders infer the dialectic identity of the speaker from his/her accent and use such the dialectic identity (e.g., American English speaker) and their distributional knowledge about that dialect (e.g., what the most likely meaning a word has in that dialect) to infer intended meaning of a word (e.g., whether the word “bonnet” means a car-part or a hat).
言语理解之说者模式研究
语言须有语境:词义出自句中,句义出自语篇,而语篇出自对话双方及所处之环境。前之研究多着力于探讨语言处理中语篇的作用,如:前后语篇中单词语义提取,而从说者角度讨论语言理解少有相关研究。
本讲座将报告一系列从说者角度作语言理解的实验。听者从说者的各方面情况,对其话语做推理解读。具体而言,听者从对方的方言口音(如美式英语)来推断说者口中一个词的具体意思。因为不同方言在使用同一个词时,其所指的语义可能不同。如单词bonnet 是具体指car-part 还是指 一顶帽子,取决于说话者的方言地区中这个词的词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