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09:00-09:40
沈卫荣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
东方主义、内部的东方主义和东方主义的内化——今天的我们依然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
09:40-10:20
陈建洪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哲学系(珠海)教授
海洋中国与世界秩序
10:40-11:20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教授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双边疆的整合
11:20-12:00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门罗主义”概念的反复书写和跨国旅行:空间,自治与霸权
14:00-14:40
施展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教授
在古今之变中打通“中国”的尝试
14:40-15:20
杨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世界之中国与中国之世界:国际失序时代的中国自我表述与被表述
15:40-16:20
邱轶皓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混一区宇:作为视野与方法的蒙古帝国
16:20-17:00
王献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刘家和著《史苑学步》作为一部“新·全球文明史”导论
2019年5月26日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25号小别墅二楼会议室
09:00-12:00
四人谈:新时代文史研究的问题意识
主讲人: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主任
章永乐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施展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教授
邱轶皓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主持人:
王献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所长
14:00-17:00
四人谈:史学视野中的区域国别研究
主讲人:
黄达远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教授
杨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李永晶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王献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所长
主持人:
施展 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教授
新闻报道
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理论提出以来,汉学主义引起了较为广泛的注意,但批评意见中有一个看法,即汉学主义是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翻版。本讲座重申:汉学主义走的不是政治意识形态批判路径,而是以文化无意识为理论基础的文化反思路径,因而不是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理论的翻版。本讲座的主旨是:由于殖民主义500年的扩张历史, 殖民主义的影响在全球无处不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深受其影响,只是表现方式大相径庭。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无意识就是殖民无意识。通过分析反思殖民无意识的产生、心理机制、运作以及在不同社会和不同身份的人群中的表现,不仅有助于前殖民宗主国家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无意识进行批判性反思,而且可以使第三世界的人们认识自我殖民和精神殖民的危害,从而完成彻底的去殖民化。为了避免误解,从文化无意识的去殖民化来看,汉学主义也许应改称为 “文化反思理论”。
新闻报道
主题:《一千零一夜》成书及版本新探
内容:郭黎教授将介绍《一千零一夜》在欧洲的最初版本以及其掀起热潮的过程,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较有研究价值的四大版本。此外将着重介绍Muhsin Mahdi于1984年发表的非古典阿拉伯语版本。还将把这个版本与流行的Richard Burton和Edward Lane译本所依据的版本做一比较。而后郭老师还将介绍一些《一千零一夜》版本学的最近新发现:法译本译者Antoine Galland 的叙利亚合作者 Diab Hanna 的传记在梵蒂冈图书馆发现;法英译本和阿拉伯文原作要陆续出版;新发现的《一百零一夜》版本中含有印度佛教故事元素,而这些故事的梵文本已失传,反而汉译本保存了这些文本,也就是说,《一千零一夜》也有中国元素……
新闻报道
主 题:《一千零一夜》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他者的想象
内容提要:《一千零一夜》的总框架故事、卡麦尔·扎曼与布杜尔公主的故事以及阿拉丁神灯的故事的主人公身份都是中国人,这几个故事中的中国与中国人形象总体上是积极的和善意的,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一、中国与阿拉伯在古代历史上基本没有重大的军事冲突;二、阿拉伯世界距离中国遥远,让阿拉伯人对中国产生一种朦胧美;三、中阿在古代存在一定的交往,特别是汉唐时代有不少的商业交往,这也让部分阿拉伯人了解到中国的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另外一方面,这些中国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想象,具体表现在对婚礼习俗、宫廷礼仪、帝王专制等方面,这些文化的误读与想象本质上是阿拉伯自我对中国他者的一种投射。
新闻报道
为推动犹太研究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将于2019年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办“第三届犹太研究国际研讨会”暨上海外国语大学犹太研究所成立大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犹太研究”,会议主要涉及以下研究话题:
1. 犹太历史、哲学、文化研究;
2. 美国犹太文学研究;
3. 以色列文化与文学研究;
4. 上海犹太难民研究;
5. 犹太大屠杀研究;
6. 犹太移民研究。
新闻报道
本次学术讲座为我校科研处主办的“核心期刊论文写作辅导系列讲座”的第二场,重点聚焦文学方向。我校CSSCI来源期刊、集刊的主编将系统讲解期刊的主要研究方向、栏目设置、热点选题以及审稿要求,并通过现场互动,答疑解惑,帮助我校教师、科研人员尽快提高选题规划能力,准确掌握写作规范,有效提升论文撰写质量和投稿成功率。
在高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科研水平的背景下,科学研究和核心期刊发文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必修课”,也是“攻坚课”。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职业发展。当前,我校正在全力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加快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并将“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升教师科研能力”视为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相信本系列讲座一定能够给予我校教师、科研人员宝贵启示,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学界动态,不断提升写作水平,产出更多具有更高学术含金量、社会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成果。
新闻报道
《英美概况思政课》传承上外老牌精品“英美概况”课,创新融合思政教育资源,2017年获上外首批思政课程立项。本课程历久弥新,30多年来,教师匠心传授英美历史、地理、政治制度、法律、社会文化等人文知识,同时致力于融贯中西的核心价值观的传递。
自立项以来,本课程显性引入思政建设内容,尤其注重中英、中美、英美国别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在“向外”学习的过程中,更能理解“向内”的民族根基,建立民族自信。
本公开课采用国际学术会议Panel Discussion的形式,由四位教师联合主讲,建立“师师、师生、生生”三维讨论空间。本公开课聚焦中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讨论内容包括:(1)美国人的家园情怀,中国人对“家”的理解,如何树立家国情怀?(2)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美经济关系冲突的由来,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导向。(3)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讨论美国政策,微妙的中美关系,展望中国的开放之路。(4)美国世界一流大学英语系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科文化建设,探讨中国顶尖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现状和未来。
欢迎各院系领导、教师、学生们参加!
新闻报道
讲座将从中国非通用外语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基本线索入手,对当前非通用外语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交流、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达一些个人的经验和体会。
新闻报道
In this presentation I will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three major 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L2 Journal, and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I will describe the submission and review process, how editors and reviewers evaluate manuscripts, what kinds of problems make a manuscript unpublishabl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vision process. Plentiful time will be allocated for questions from audience members.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