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ing, Branding and HR: Intercultural or Regional Approach?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21日(周日)18:3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21日(周日)20: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The object of this conference is to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to stay flexible and adaptive in marketing, when international events come to change drastically the vision of the global market.

The Liberal and Neo-liberal doctrine seems to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also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market approach made by major companies or corporate groups during the last decade. Mainly oriented on the intercultural tactic, developed by think tanks such as Chicago or Penstate, neoliberal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diversify their approach, creating on an international level of lobbying, and opening new concepts like gender studies, minority studies, colonial studies or intercultural studies. Following these doctrines, the business and the economy have redesigned their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order to limit the diversification of brand names. So, following this path, companies have also changed the type of recruitment of their executive and CEO. If globalisation of the market has improved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on every level, it has also killed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The election of D. Trump as head of the USA has changed drastically the rules. We suddenly pass from a neo-liberal doctrine to a classical capitalistic policy. If the USA’s companies seem to have some problems adapting themselves to this new rule, on the contrary, the rest of the world seems to come back to the normal process. For China, Europe or Russia, they simply react to the situation by redeploying their economy on the regional level, so as to strength the local economy instead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o redesign their marketing methodology by merging local brands, by management, and by extending their marketing strategy. As a result, new attitudes appear, for example, transcultural replaces intercultural, regional replaces global, and geostrategic replac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讲次 第 6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17日(周三)14:5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17日(周三)16:2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606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新闻传播学院“新文化”沙龙第6讲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教育的结果是使人成为人。育人是教育的宗旨所在,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a whole man or a complete man),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Dorris Lessing曾经说过一段非常尖锐的话,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她说,在英国,有高学历的“野蛮人”越来越多。这些“野蛮人”,懂得最先进的科技知识,能操作最复杂的机器,但缺乏感情,缺乏情趣,缺乏宽容博爱的精神。在英国如此,在中国的情形也庶几近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高学历的文明人,是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讲座旨在激励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扩大和充实心灵空间,提升“塑造自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让人生变得丰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教育学院青年学子学术训练营(第一期)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16日(周二)14:5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16日(周二)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321室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活动围绕课程教学论硕士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问题聚焦,确立研究问题,利用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进一步解决问题。出席活动的教师有郭晓梅、李雪莲、张守柱、曾家延。欢迎对基础教育以及职前教师培养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媒体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及方法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19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19日(周五)12: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6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巨大发展,媒体在经济决策及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本讲结合研究者个人的最新研究,介绍媒体经济学分析(media economics)前沿的三大方向,包含该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一,媒体市场的产业组织; 二,决定媒体内容的因素; 三,媒体对经济决策、社会政治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学大师对话:我的语言研究历程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22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22日(周一)17: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活动邀请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李壬癸院士、孙天心院士进行学术对话,畅谈他们的学术经历和语言研究心得。两位著名学者都曾求学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后来都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语言研究者。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可以告诉我们,外语专业背景的人应该如何做语言学训练和研究,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如何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语言研究。这是一次开放的对话活动,欢迎师生参与互动,分享学术大师的心得,提出你的问题和见解。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走向世界的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第四届全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与青年学者对话论坛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14日(周日)09: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14日(周日)17:0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一楼阶梯教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幻听、灵听与偶听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23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23日(周二)11:3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504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此次讲座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文学研究类高端学术讲座第九讲。叙事作品中的幻听、灵听和偶听源于听觉感知的不确定性,这三类不确定的“听”分别处在真实性、可能性与完整性的对立面上:幻听的不真实在于信息内容的虚假,灵听的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的渠道过于离奇,偶听的不完整缘于信息的碎片化。就不确定的程度而言,幻听甚于灵听,而灵听又甚于偶听。感知的不确定必定造成表达的不确定,但迷离恍惚的听觉事件往往能使文本内涵变得更加摇曳多姿,带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咀嚼意趣。不仅如此,这类不确定的“听”还能为故事的始发、展开和转向提供动力,对人物性格的凸显与作品题旨的彰明亦有画龙点睛般的贡献。对幻听、灵听和偶听作一番系统的梳理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讲故事艺术的丰富与微妙。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in polysemy: A window on grammar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30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30日(周二)19:30
地点 松江校区-3450
主办方 西方语系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talk, based on ongoing work with Alexandra Spalek, I show how verbal polysemy sheds light on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Extensions of meaning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domain manifest striking patterns of both similarity and contrast across languages. These patterns suggest that grammar shapes our categorization of eventualities in ways that we may not be aware of. It also highligh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alled “grammatical” and “root” components of verb meaning. I close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ata for different views of these two components, such as those in Borer 2003, Levin and Rappaport Hovav 2010, Harley 2014 and replies, and Carston 2018.

此次报告基于讲者与Alexandra Spalek正在合作开展的研究,展示动词多义现象对于理解句法-语义界面的意义。当词义从具体事物延伸到抽象领域中时,我们可以通过跨语言比较中的相似与不同观察到一些显著的规律。从这些规律中,能够看到语法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对事件进行分类的方式。同时这些现象表明,虽然动词语义传统上被划分为“语法结构”与“词根”两个组成部分,但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最后,讲者将简单探讨以上观察到的现象对文献中不同的动词语义理论的影响(如Borer 2003,Levin & Rappaport Hovav 2010,Harley 2014及其回复和Carston 2018)。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批评视角下的《旧约》神话故事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31日(周三)15: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31日(周三)16:3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504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此次讲座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文学研究类高端学术讲座第十讲。讲座将从文化、文学和哲学等方面入手来解析《圣经》"旧约"的创世神话,通过细读文本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问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Learning From The Victorians

讲次 第 58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10月19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18年10月19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264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Stone教授计划通过重新审读三位著名英国19世纪小说家(马修·阿诺德、罗伯特·勃朗宁和乔治·艾略特)的作品节选来阐释维多利亚文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关系,论证在当代研究维多利亚文学的意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