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语文到教学语文: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几点感悟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9:3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808教室
主办方 研究生院,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未来中学教师训练营@2017——中学校长走进上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孔子与《论语》

品牌 博士沙龙
讲次 第 283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3:3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5: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力求反映中日两国《论语》研究全貌,将中日两国历代有关《论语》的权威注释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熔为一炉,着重介绍两国专家对《论语》部分章节的最新解释,沟通两国的《论语》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上海)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0:0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承办方 学生工作部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The Conversation Frame as driving force i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1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1日(周一)15:00
地点 虹口校区-5号楼-602会议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
Esther Pascual 博士将给我们带来2014年在其专著Fictive Interaction: The Conversation Frame in Thought, Language, and Discourse提出的“fictive interaction”概念。Pascual博士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语言,比如“为什么是我?”、“真的吗?”、“是吗?”、“原来如此”等是一种“fictive interaction”,并认为这是一种基本的认知现象,一种无所不在的话语结构机制,一种可能的普遍语法结构,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
Stemming from the assumption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human existence, I argue that there is a conversational basis for thought and language. Specifically, I discuss the latest research on what I call fictive interaction (Pascual 2002, 2014), that is the use of the frame of ordinary conversation as a means to structure: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reality (construing dance as a conversation), discourse (monologues organized as dialogues), and grammar (direct
speech compounds “why me? attitude”). I suggest that fictive interaction is a fundamental cognitive phenomenon, a ubiquitous discourse-structuring devise, a possibly universal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and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strategy in both expert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pathology. To support this claim, I present a cross-linguistic study involving a wide variety of unrelated languages (spoken and signed, with and without a written code) and modes of communication (oral, written, visual). The communicative data discussed ranges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xt Zhuangzi (4th BC) to language pathology (i.e. a naturalistic and an elicitation study conversations of the speech of Brazilian and Chinese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I hope to show that the intimat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interaction is reflected in cognition, discourse, and grammar, and thus that the Conversation Frame (with an Addresser, Addressee, Message, etc.) is a fundamental cognitive model.
主持:余华 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西方经典与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3日(周三)10:05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3日(周三)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2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叙说的文学史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9日(周二)15:2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9日(周二)16:5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808多媒体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义修辞识解机制研究及语言学研究方法探讨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2日(周二)15:2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2日(周二)16:5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808多媒体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何谓外译学?

品牌 博士沙龙
讲次 第 282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1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1日(周一)20: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会议厅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当下,适逢“一带一路”倡议,中译外国内外市场与份额不断增加,对其研究越发重要与必要,可以催生“外译(对外翻译)学”。该学科可为译学研究提供以母语为原语、外语为译语的逆向性视角,增加母语译成外语的翻译行为研究的权重,扩大且丰富学科研究格局,与史上外语译成母语的译学研究主体形成互补,犄角并进,共绘直至完善译学全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In search of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Economic Order - Eastern Inspirations in Western Perception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4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俄语中心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Neoliberal economic order formally announced in 1989 and named „Washington Consensus” was said to be universal and complete. Its assumptions were constructed to give answers for all economic doubts and questions. Programme was implemented and supervised b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stitutions, supported by famous think-thanks and plenty of academics. Crisis of 2007 reoriented global thinking about economy. Researches and scientists are in seek of new inspir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Natural inspirations should come from areas that have not suffered from crisis – Asia.
Plan of lecture:
1. Role and esse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 Philosophical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eoliberalism.
3. Washington Consensus Programm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4. Crisis, causes, process, results.
5. Asian development models – lessons to do.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数+量/名+之+形”表量构式的历时与类型学考察

开始时间 2017年12月15日(周五)09:30
结束时间 2017年12月15日(周五)11: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报告厅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从历时和语言类型学角度,深入分析汉语“数+量/名+之+形”表量构式的发展进程、语言类型和式微缘由。研究发现:(1)该构式成于先秦,盛于明清,衰于近代,其结构单一、宾语倾向、语用正式、频率低下;(2)就“数字”表量构式而言,汉语属于“杂糅”语言,现今“MP+LE+A”格式发展式微,“MP+A”格式逐渐主导;(3)“MP+LE+A”式微的缘由是交际口语化和“MP+A”格式的结构经济性及其类型与功能多样性等竞争优势的合力驱动结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