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德国大选与中德关系座谈会
普遍知识之谬
诚如怀海特所言,“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柏拉图主义被广泛视作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从其内容及形式上看,柏拉图主义以理念论为中心,涵盖本体论、概念式思维、理性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探求理念体系的概念辩证法,开启了传统形而上学追求最普遍知识的路向,即“所是之为所是,以及出于其本性的秉性”,绝对普遍与之相关。而亚里士多德首次区分开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经验论传统,同时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老师柏拉图对理念与二元对立世界的执着,他认为理念不能在具体事物之外独立地存在,只能存在于事物之中,且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相对普遍与之相关。但是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氏仍将形而上学视作第一哲学,广泛讨论了大量的概念与范畴,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终极的原因的探索,进而提出了关于普遍知识的理论,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兼具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特征。
新闻报道
汉语二语习得中的界面研究

本讲座围绕“界面假说”(Interface Hypothesis),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存在极性词”(existential polarity words)、“疑问词话题化”、“到底……”类疑问句等语法点入手,依次考察了英语母语者在习得其二语汉语时,对“句法-语义”这一内部界面和“句法-语篇”、“句法-语用”这两个外部界面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虽然界面会给二语学习者带来习得困难,但并非像界面假说所预测的那样永远难以习得;同时还发现界面本身可能并不是造成二语习得困难的根本原因,界面所需的信息处理量才是决定二语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习得各种界面的关键因素。
新闻报道
世界文学:观念、问题与中国视野

新闻报道
律师的角色与功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之法律战
新闻报道
乌拉圭:丝绸之路拉美最好的平台

新闻报道
二十一世纪视野下的中文教学
吴伟克(Galal Walker)教授的讲座将围绕以下若干问题展开:1)语言学习的基本理念;2)学习在外语语境和文化中沟通;3)北美中文/外语教学的现状与未来。他还将就语言学习与教学理论、体演文化教学法等问题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展开讨论。
新闻报道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系列研讨会
【中东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及聘任仪式】
主持人:王有勇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
中东研究所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议 程:1. 王有勇处长宣读新一届委员会组成名单
2. 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确认主任人选
3. 冯校长颁发聘书
4. 委员会主任及委员表态发言
5. 冯校长致辞
6. 合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研究”开题报告会】
主持人:朱威烈教授 教育部社科委综合研究学部委员
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
议 程:1. 项目首席专家刘中民教授陈述(9:40-10:00)
2. 首席专家为子课题负责人颁发聘书(10:00-10:05)
3. 合影及茶歇(10:05-10:20)
4. 项目咨询组专家评议(10:20-11:20)
中东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朱威烈教授
5. 子课题负责人代表性发言(11:20-11:40)
王晋:以色列海法大学
章远: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涛:云南大学
宛程:兰州大学
王震:上海社会科学院
6. 自由发言及首席专家回应(11:40-11:55)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推进会】
主持人:王有勇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
点评人:朱威烈教授 教育部社科委综合研究学部委员
议 程:1. 基地主任刘中民教授汇报“十三五”规划概况(13:30-13:40)
2. 基地重大项目负责人集中汇报(13:40-14:40)
(杨力教授、刘中民教授、孙德刚研究员、汪波教授、丁俊教授)
3. 合影及茶歇(14:40-14:55)
4. 学术委员会评议(14:55-15:55)
5. 自由研讨及点评(15:55-16:25)
6. 科研处长、基地主任作会议总结(16:25-16:45)
新闻报道
逻辑与翻译

语言深植于各自文化、历史、哲学传统,当译者试图在双语甚至多语间游走时必然会遭遇由此而产生的逻辑障碍狙击。与纯文学性翻译不同,专业口笔译有特定的沟通目标,有服务的对象,有委托的客户,也有拟定的读者群体,肩负着实用性质的沟通作用。因此,逻辑决定着对原文的理解及对译文的呈现。主讲人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讲解,解读翻译中常见的逻辑陷阱并以自身经历分享对专业笔译的体悟。
新闻报道
“文学”是如何现代化的?——从词源到历史文本
讲座将就“文学”一词的词义变化出发来揭明与这个词相关的观念变化,以及文学史在阐释和树立经典的过程中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