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主讲人 徐四华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8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8日(周二)11: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5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排斥情境作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社会情境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大量研究发现,被排斥的经历会损伤个体的认知功能,阻碍人们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 进而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本次报告将分享我们近期开展的几项行为学、脑电和近红外实验研究,揭示社会排斥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人物简介

徐四华

徐四华,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上海市人才项目获得者,一直致力于风险决策和消费行为等领域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10余项;在PNAS、Neuroimage、SCAN、Psychophysiology、Cerebral Cortex、心理学报和管理科学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决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神经经济管理专委会委员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强国建设与语言发展”——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24年会暨“语言与未来”论坛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5日(周六)0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6日(周日)18: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口译研究视域中的口译及其研究的意义

主讲人 王斌华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9日(周三)19:3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9日(周三)21:30
地点 腾讯会议:623-809-453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口译只是AI技术加持下语音识别出来的源语文本经过翻译然后语音合成输出的目标语文本吗?人类译员的口译是怎样传译的?是在传译什么?本讲将剖析人类口译行为和活动的多重维度,总结口译研究领域的相关发现,在此基础上,探讨口译及其研究不应为AI技术发展所遮蔽的意义。

人物简介

王斌华

世界百强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英国“皇家特许语言专家学会”会士,兼任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专家组成员、英国“语言学科大学理事会”(UCFL)常务理事及东亚语言学科代表、“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译协口译委员会委员等。担任SSCI语言学科期刊副主编、Interpreting and Society联合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创刊主编,SSCI国际期刊Babel、ITT等和CSSCI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10余家国内和国际期刊编委。近10多年来受邀担任“Times高等教育世界高校排行榜”及“QS世界大学排行榜”年度评审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在SSCI/A&HCI/CSSCI核心期刊以及John Benjamins、Routledge、Springer、Palgrave Macmillan等国际知名出版社专题论集发表论文80多篇,客座主编Perspectives、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等国际核心期刊的主题专刊,在30余场国际会议上发表主旨报告。与Jeremy Munday教授在Routledge合编Advances in Discours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在国内外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多部、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及翻译专业本科教材多部。研究课题先后获英国政府、欧盟、香港特区研究资助委员会优配基金(GRF)等立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论专题研究

讲次 第 十三 讲
主讲人 马骁远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2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2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5271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马骁远

2011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学士学位,并保送成为文艺学研究生,2014年获硕士学位。2014-2019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攻读文艺学,获博士学位。2016-201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学。2012和2013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2021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做师资博士后,2019年获得博士后面上资助。2021年留校成为科研人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西方”的概念

主讲人 顾彬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201-202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顾彬

Prof. Dr. Wolfgang Kubin(顾彬),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特聘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汉学家、翻译家、作家。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欧洲思想史。出版学术著作50余本,编辑著作50余本,译著100余本,诗集20本,散文集5本,小说4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此外,编辑两种德文杂志,获德意志语言和文学学科学院颁发的“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家外教年度人物奖、会林文化奖等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90分钟讲座信息素养公开课06|还在手打代码?快使用AI辅助编程

讲次 第 6 讲
主讲人 何秀全、李朋真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T106
主办方 图书馆,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GC类应用已经在众多领域落地,AI辅助编程这样的场景也早已被研究人员和行业公司所关注,除了直接使用Chat类应用搜寻可用代码,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专业编程类AI工具。本次讲座将聚焦使用AI工具进行程序开发、学习编程的经验介绍,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前来交流。

人物简介

何秀全、李朋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西索·开卷×撷英荟丨毕业季特辑:在上外工作的我们

主讲人 徐子归、高乙今、季英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4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西侧二楼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期活动邀请了三位在2022年入职上外的优秀“90后”教师,请他们分享自己从求学到工作的经历和经验,聊聊关于考研、留学和求职的选择,以及对于自我培育、自我实现的思考,希望为大家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帮助和启发。

人物简介

徐子归、高乙今、季英

徐子归,上外西方语系荷兰语专业讲师
高乙今,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精算系讲师
季英,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与语料库研究院专职辅导员、院团委书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组织韧性、区域韧性与全球治理

主讲人 陈志瑞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2日(周三)15:3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2日(周三)17: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38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陈志瑞

陈志瑞,历史学博士,现为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习近平外交思想”研学宣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暨卓越特聘教授。二十多年来,曾先后在德国曼海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校访学,主持《欧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等期刊,获颁“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物”、“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区域国别以及全球治理等领域有多种著述发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全球南方研究的伙伴关系模式:社会融合、环境与城市化

讲次 第 337 讲
主讲人 Paul Amar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1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1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二楼西侧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Paul Amar教授将介绍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欧法利全球与国际研究中心关于全球南方发展合作的现有研究成果和方法,以期回答如下问题:中国、非洲、拉美之间的南南合作新模式如何影响新兴国家的社会融合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进程?鉴于南南合作对安哥拉、埃及、厄瓜多尔和巴西发展格局的有效重塑,现有研究人员可以从南南合作的实地研究中学到什么?本次讲座将介绍一些成功案例和挑战。此外,Amar教授将介绍其研究中心的“伙伴关系研究模式”。

报名方式

请在微信小程序“SAGGAS云服务”中注册报名。

人物简介

Paul Amar

Paul Amar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欧法利全球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研究系系主任。欧法利中心致力于推动美国与全球南方学者之间的互相学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生成型人工智能在内容型语言教育中的应用:伦理与责任

Towards Ethical and Responsible Engagement of Generative AI in Content-based Language Education: The PAA Model and 4T Lenses in Action

讲次 第 197 讲
主讲人 练美儿(Angel Lin)
主持人 朱晔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1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13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presentation I respond to the growing concerns on the risks and responsibility regarding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 in education by proposing a model for ethical engagement with AI in content-based language education: The PAA Model. I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underpin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A principles and introduce the 4Ts--translanguaging, trans-semiotizing, tran-knowledging, and trans-culturing--as pedagogical lenses to guide the engagement of GenAI in transforming English medium education in an ethical, responsible manner.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练美儿(Angel Lin)

Dr. Angel M. Y. Lin is Chair Professor of Language, Literacy and Social Semiotics in Education at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r. Lin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ritical literacies since the late 1990s when she started working on classroom research projects in schools in Hong Kong. S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discourse analysis, trans/languaging (TL), trans-semiotizing (TS),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and critical media literacies. She is the current Chair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s 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 Semiotics in Education, and has been a part of the SIG’s executive board since 2020. She also started the TL-TS Research Channel on Youtube and has organized over 40 research seminars featuring both seasoned and emergent scholar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r. Lin’s leadership and mentoring has profoundly shaped the professional lives of doctoral students and emergent scholars both in Asia and Canada.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