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4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06日(周日)14:00
地点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Reversing Algorithm Aversion: From Predictive to Generative AI

主讲人 张晗
主持人 王海峰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3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03日(周四)15: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5教室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In recent years, predictive AI has been widely used across various domains, while the advent of generative AI, exemplified by ChatGPT, has sparked significant interes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findings of algorithm aversion in predictive AI apply to generative AI. We hypothesize that generative AI faces reduced algorithm aversion due to lower reactance and higher trust. Our experiment reveals a reversal of algorithm aversion in generative AI, with trust mediating algorithm appreciation.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algorithm aversion by highligh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edictive and generative AI. We also extend the weight-on-advice paradigm to generative AI, offering insights for practitioners leveraging AI advancements.

人物简介

张晗

Dr. Han Zhang is a Chair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Dr. Zhang’s research focuses on online trust and reputation, user-generated content, online healthcare, and human-AI interaction.He has published in MIS Quarter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ther academic journals. He currently serves as the Editor-in-Chief for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and a senior editor for MIS Quarterly.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非英语外语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主讲人 许宏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7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7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非英语外语教育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外语教育规模虽大,但非英语语种教育面临教材更新滞后、种类稀缺,师资配置不足,课程体系固化偏重技能训练,以及AI技术支持薄弱等困境。我们认为,需加强本土教材开发共享,优化师资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小语种语料库建设和AI技术研发。通过技术赋能打基础、学科交叉拓边界、范式重构育生态的三维协同,最终建立契合国家战略和数字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人物简介

许宏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俄语教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工智能传播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tudies About Al

主讲人 Wayne Wanta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4:5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222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tudies

人物简介

Wayne Wanta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前新闻系主任,曾担任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主席,在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及政治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霸身份困境的批判叙事探究

The High Achievers’ Dilemma: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Xueba Identity

讲次 第 236 讲
主讲人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罗豪伟(清华大学)、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主持人 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6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6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语言与未来”哔哩哔哩直播间、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How will high-achieving learner’s identity be shaped by exam-oriented assessment? Through critical narrative inquiry, we explore how high-achieving students regulate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and negotiate their identity in exam-oriented assessment. Based on their narratives from autoethnographic writing and life history interviews,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he participants navigate their learner identities by struggling with being/becoming top students in exams. Drawing on theories of governmentality and performance-based identity, the study uncovers a nuanced dynamic between learner agency and institutional norms embedded in a competitive and selective educational context marked by testing, ranking, and streaming. The findings confirm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of audit culture in an educational system where learner identity is ubiquitously shaped by the quant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Nevertheless, the research also finds instances of resistance where students disidentify with the streaming system, revealing the pivotal role of self-directed reading in empowering students to critically engage with authentic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iverse identities. As critical narrative researchers, we argue for the need to redefine learn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self-discovery in education for future citizens, embracing a more equitable, inclusive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working, rather than relying on simplistic numerical rankings.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罗豪伟(清华大学)、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语言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用人类学方法探究语言政策与教育、社区教育、课堂评价语言、文化遗产研究,相信人文社科研究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罗豪伟,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生,专注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采用叙事探究、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探讨教育、话语与身份之间的动态关联。
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人类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专注于东亚与中国地区的精神健康和代际创伤研究。通过现象学切入,结合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文化内涵与权力关系对人类身心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兴趣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对情绪的体验、理解、与表达,情绪与道德、情绪与人类合作之间的作用。代际体验与社会迭代对精神健康和身体体验的影响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声韵传情:朗诵艺术与语音训练

主讲人 唐依力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3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3日(周一)15: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朗诵不仅是语言的艺术展现,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传递桥梁。本次讲座将深入讲解语音训练的核心要点,包括发音的精准把握、语调的灵活运用以及节奏的巧妙控制等。同时全面剖析朗诵技巧,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到情感的真挚表达,从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到舞台表现力的有效提升,结合实例进行生动阐释。旨在帮助将来从事语言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的同学夯实语音基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传承能力。

人物简介

唐依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语言文化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后。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及国际中文教育。在《世界汉语教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含合作)。曾荣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十佳”、上海市首届大学语文教学比赛二等奖等荣誉,主讲的“现代汉语”被认定为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效率为王的新周期

主讲人 卫哲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8日(周六)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8日(周六)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案例教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正值2025届毕业之际,上外MBA中心筹备已久,为全体毕业生准备了一份毕业惊喜!我们特别邀请到“卫哲大师兄”给大家带来毕业前的最后一课【效率为王的新周期】。相信这份别出心裁的礼物会成为大家职业生涯一份珍贵的财富。
为什么同样的时间,有人创造千万价值,有人却疲于奔命?  
如何让团队效率翻倍,在红海市场中杀出重围? 
【卫哲《效率为王》新书讲座来袭!颠覆认知,解锁10倍增长秘诀!】

议程安排:
13:30-14:00 活动签到
14:00-14:10 主持人开场
14:10-15:40 卫哲先生讲座——效率为王的新周期
15:40-15:50 观众互动提问赠送卫哲先生签名新书《效率为王——新周期下的企业经营策略》
15:50-16:00 卫哲先生为校友陈蓉颁发“校友会读书事业部”证书
16:00-17:00 2025届毕业生有序领取双证

人物简介

卫哲

卫哲校友,于199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曾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以及多家500强企业高管,如万国证券、普华永道、东方证券等。现任嘉御资本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与二语口语发展研究

讲次 第 103 讲
主讲人 于涵静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16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16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262-857-598
密码:250616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Complex Dynamic System Theory, CDST)自Larsen-Freeman于1997年首次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以来,日益受到语言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其核心理论构念在语言发展与习得研究中得到了系统化的应用和持续拓展。本报告将聚焦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口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介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其次阐述相关研究方法与最新实证成果;最后展望该理论在未来二语口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人物简介

于涵静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 5%,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发展、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与外语教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Applied Linguistics, System,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分别由全球顶尖人文社科出版社Routledge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曾获第九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省政府奖)二等奖。担任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曾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第六届外语微课大赛辽宁省二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电子政务平台的政民沟通问题

Government-Citizen Communication in E-Governance Services

讲次 第 235 讲
主讲人 熊文新(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持人 刘媛媛(上海外国语大学)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20:30
地点 Zoom:“语言与未来”哔哩哔哩直播间、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针对民众诉求的高质量政府回应是新时期实现政民良好沟通、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证。过往关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研究,在信息技术、管理学、政治学领域多围绕系统架构、流程变革及效能评价展开,而对运行其上的政民互动沟通现象及其提升策略关注不够。本文选取地方政府网站“政民互动”频道的文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技术考察政民互动主题与民众诉求类型及政府回应语言表现,并基于此提出改进政府回应质量的相关建议。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熊文新(北京外国语大学)

熊文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兼任中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理事、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本体及汉外对比、教人(国际汉语教育)和教机器(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应用及语言政策与生活研究。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语言资源视角下的语料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等5部(含合编著译),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学及传播学、教育学领域的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弘扬教育家精神,爱岗敬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主讲人 孙麒麟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5:3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
主办方 体育教学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承办方 体育教学部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限额50人,请填写以下问卷进行报名:https://www.wjx.cn/vm/P70M5qq.aspx# 

人物简介

孙麒麟

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上海交通大学执教已50年,1990 年至2010年任体育系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体科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直属工科院校体育协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乒协裁委会副主任,世界大体联乒乓球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代表)。曾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乒乓球分会秘书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游泳分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羽毛球分会副主席,上海市徐汇区人大代表等。
获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级精品教材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宝钢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以及全国体育卫生先进个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育才奖等。乒乓球界著名的国际裁判长,曾任奥运会、世界特奥会、残奥会、亚运会、全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亚洲锦标赛、世界大运会、世界中运会、国际大赛等赛事总裁判长。7次荣获“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2002年获“中国乒乓球运动贡献奖”,2008年获“国际乒联贡献奖”等。
担任中国大学生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及领队,率队参加世界大学生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共获冠军34项,亚洲大学生冠军6项。曾任中国国家青少年集训队领导小组成员。任中国体育援外专家组组长。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课题等多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多部,在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国际乒联科学大会、全国大运会科学大会及有关学报发表论文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