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与跨国经营

主讲人 吴友富
开始时间 2025年09月13日(周六)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9月13日(周六)15: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案例教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全球版图的重要选择,而跨文化管理难题与企业形象塑造困境经常成为并购及后续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阻碍。如何破解此类难题、助力企业实现全球化战略落地?讲座将聚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跨国经营核心议题,以“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为起点,结合中国40年发展奇迹的关键动因,剖析企业国际并购中的跨文化管理与经营中的企业形象塑造两大核心板块。在跨文化管理维度,探讨并购后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差异的应对策略;在形象塑造层面,从国际竞争力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搭建、社会责任履行三大维度,给出具体实践路径。讲座内容旨在帮助MBA学生了解跨国并购与跨国经营中的关键管理逻辑,为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引,对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底层逻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物简介

吴友富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七次、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美国西雅图奥林匹克学院、海湾大学等学校进修。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国际环境比较研究”,曾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度首届中国公关10位杰出人物、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及奖励。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道路、工业与命名——西安的城市文本与空间符号

Industrialization and Road Naming: Unpacking Xi'an's Urban Texts and Spatial Symbols

讲次 第 237 讲
主讲人 董洪杰(西安文理学院)
开始时间 2025年09月1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9月11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 22327813(语言与未来)
视频号直播间:ID: sph2SW2aTiDRcHz(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路名作为城市文本,是城市语言治理的显性要素。本讲座聚焦西安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道路命名实践,以《西安市城区地图》等为参照系,借助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西安市地名志,同时参考民国以来西安各时期的地图和城市规划档案,构建路名数据库,系统分析西安道路名称与城市工业化发展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路名作为“城市文本”,记录了西安从手工业到高新产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勾勒了其工业化发展脉络,标写了城市工业化的空间布局及其调整,也反映了更为深层的城市治理理念的变迁。深入研究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名演变与符号表征,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评估城市空间的历史性和符号性,也能为城市规划和文化传承提供新的视角。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董洪杰(西安文理学院)

董洪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约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西安文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任文学院副院长,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秘书长,《语言治理学刊》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和国际中文教育。近年来主持教育部、国家语委等省部级课题5项,在《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语言文字应用》《语言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人民日报(英文版)》《暹罗早报(Siam Rath)》《每日新报(GazetaDita)》等国内外媒体上发表文章多篇,出版专著《西安坊上回族语言变异与身份认同》,主编《旅游汉语》等国际中文教材8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与未来讲坛9月活动一览

Lecture Series of China Center for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Studies, SISU

讲次 第 237-239 讲
开始时间 2025年09月1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9月25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 22327813(语言与未来)
视频号直播间:视频号ID: sph2SW2aTiDRcHz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语言与未来讲坛”2025年9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9月11日
【题目】道路、工业与命名——西安的城市文本与空间符号
Industrialization and Road Naming: Unpacking Xi'an's Urban Texts and Spatial Symbols
【主讲】董洪杰(西安文理学院)
【主持】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9月18日
【题目】基于地理分布数据的“语言—冲突”空间关联研究
A Study on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flict Using Glob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Data
【主讲】马晓雷(国防科技大学)
【主持】何山华(扬州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9月25日
【题目】讲座标题待定
【主讲】西拉·温宁格 Csilla Wening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英语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Large Language Model Based Brainstorming (LBB) for Idea Generation and Evaluation

主讲人 孙河山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14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14日(周一)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二教楼东楼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Brainstorming has become a widely adopted technique for idea generation within organizations. However, traditional in-person brainstorming sessions are subject to several well-documented limitations such as production blocking, social anxiety, social loafing, and bias against nonconforming ideas. Recent advancements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offer promising avenues for reimagining and enhancing the brainstorming process. In this research, I aim to achieve new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how LLM-based brainstorming (LBB) simulates human brainstorming (in conversational and nominal sessions) for idea generation. Hypotheses were developed on the recent breakthroughs in few-shot learning and 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To empirically test these hypotheses, I conducted a series of simulated brainstorming sessions utilizing GPT-4o agents. The output from these sessions was assessed using both an LLM-based evaluator agent and human raters. The findings largely support both hypotheses and reveal several noteworthy insights with implications for both research and practices.

人物简介

孙河山

孙河山教授目前任职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普莱斯商学院信息管理系统系。他的研究聚焦于信息技术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和相互作用,具体包括人机交互、商业分析、在线/数字行为等。他在MIS Quarterly(5篇,其中独作发表2篇)、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4篇)、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信息管理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2018-2022年“Worldwide on the Top IS Researcher List”中排名第45位。他目前是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的Editorial Review Board Member,并担任MIS quarterly、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和AIS Transactions on HCI的Senior Editor。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多尺度生物数据分析的流形拟合:从单细胞到群体健康

主讲人 李冰杰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15日(周二)10:3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15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东楼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将介绍一个用于分析多尺度复杂生物数据的流形拟合框架。将展示三个关键应用:(1) scAMF用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去噪和提高聚类准确性,(2) CellScope用于构建揭示细胞层次结构的多层次细胞图谱,(3) 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进行人群尺度代谢组学分析以识别代谢亚群和疾病关联。

人物简介

李冰杰

李冰杰博士现为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助理教授。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数学博士学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李博士的研究重点是机器学习、流形拟合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应用。他在无监督聚类、流形拟合和人群异质性方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Patterns等期刊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海外汉学”学术研讨会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4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06日(周日)14:00
地点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Reversing Algorithm Aversion: From Predictive to Generative AI

主讲人 张晗
主持人 王海峰
开始时间 2025年07月03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7月03日(周四)15: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5教室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In recent years, predictive AI has been widely used across various domains, while the advent of generative AI, exemplified by ChatGPT, has sparked significant interes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findings of algorithm aversion in predictive AI apply to generative AI. We hypothesize that generative AI faces reduced algorithm aversion due to lower reactance and higher trust. Our experiment reveals a reversal of algorithm aversion in generative AI, with trust mediating algorithm appreciation.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algorithm aversion by highlight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redictive and generative AI. We also extend the weight-on-advice paradigm to generative AI, offering insights for practitioners leveraging AI advancements.

人物简介

张晗

Dr. Han Zhang is a Chair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Dr. Zhang’s research focuses on online trust and reputation, user-generated content, online healthcare, and human-AI interaction.He has published in MIS Quarter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ther academic journals. He currently serves as the Editor-in-Chief for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and a senior editor for MIS Quarterly.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非英语外语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主讲人 许宏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7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7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非英语外语教育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外语教育规模虽大,但非英语语种教育面临教材更新滞后、种类稀缺,师资配置不足,课程体系固化偏重技能训练,以及AI技术支持薄弱等困境。我们认为,需加强本土教材开发共享,优化师资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推进小语种语料库建设和AI技术研发。通过技术赋能打基础、学科交叉拓边界、范式重构育生态的三维协同,最终建立契合国家战略和数字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人物简介

许宏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俄语教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工智能传播研究前沿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tudies About Al

主讲人 Wayne Wanta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4:5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19日(周四)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222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tudies

人物简介

Wayne Wanta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前新闻系主任,曾担任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主席,在议程设置理论研究及政治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霸身份困境的批判叙事探究

The High Achievers’ Dilemma: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Xueba Identity

讲次 第 236 讲
主讲人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罗豪伟(清华大学)、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主持人 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开始时间 2025年06月26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6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语言与未来”哔哩哔哩直播间、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How will high-achieving learner’s identity be shaped by exam-oriented assessment? Through critical narrative inquiry, we explore how high-achieving students regulate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and negotiate their identity in exam-oriented assessment. Based on their narratives from autoethnographic writing and life history interviews,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he participants navigate their learner identities by struggling with being/becoming top students in exams. Drawing on theories of governmentality and performance-based identity, the study uncovers a nuanced dynamic between learner agency and institutional norms embedded in a competitive and selective educational context marked by testing, ranking, and streaming. The findings confirm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of audit culture in an educational system where learner identity is ubiquitously shaped by the quantification of performance. Nevertheless, the research also finds instances of resistance where students disidentify with the streaming system, revealing the pivotal role of self-directed reading in empowering students to critically engage with authentic lear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iverse identities. As critical narrative researchers, we argue for the need to redefine learn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self-discovery in education for future citizens, embracing a more equitable, inclusive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and working, rather than relying on simplistic numerical rankings.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罗豪伟(清华大学)、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余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语言学系系主任。浙江大学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用人类学方法探究语言政策与教育、社区教育、课堂评价语言、文化遗产研究,相信人文社科研究能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罗豪伟,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生,专注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采用叙事探究、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探讨教育、话语与身份之间的动态关联。
吴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人类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专注于东亚与中国地区的精神健康和代际创伤研究。通过现象学切入,结合多学科视角,深入探讨文化内涵与权力关系对人类身心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兴趣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对情绪的体验、理解、与表达,情绪与道德、情绪与人类合作之间的作用。代际体验与社会迭代对精神健康和身体体验的影响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