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

讲次 第 79 讲
主讲人 崔希亮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22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22日(周二)20: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的迭代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给各行各业都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语言学界也不例外,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受到的影响非常之大。在这种背景下语言研究的范式必然会发生变化,也会生发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一些学者开始对大语言模型进行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其他能力进行测试,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本讲座想就以上一些话题展开讨论。

人物简介

崔希亮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曾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2005-2017),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著有《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等,发表论文11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解释与宪法阐释

主讲人 范进学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8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18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范进学

范进学,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老龄社会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理论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宪法学。现兼任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2018、202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7);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司法部重点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等各项目十五项,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一二等奖项十余项;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出版个人专著20部,译著1部,主编2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词汇为基,汇词为重—— 英语词汇学习的要旨与方法

讲次 第 99 讲
主讲人 梅德明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30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30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831-614-837
密码:2504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人事处,云南省丽江市教育体育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报告在新课标背景下,阐释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词汇与词汇学习的内涵,指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是概念的外壳、思维的基石、交流的媒质。词汇学习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同时探讨了英语词汇学习的具体方法,包括大量阅读以及有目的有意义的听、说、写等活动。强调学生需了解基本构词方法、词根意义、词缀作用、构词规则和派生手段等,以由“单词学习”阶段逐步进入到“词块学习”阶段,进而上升到“组词成句”阶段,从而实现有效用词。

人物简介

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上海市境外教材审查评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研究设计与实施:质性研究方法论系列讲座

Research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主讲人 孙玮
开始时间 2025年05月07日(周三)08:15
结束时间 2025年05月31日(周六)14:30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课程名称:研究设计与实施:质性研究方法论系列讲座

地点:报名后微信群内通知

时间:5月7日-5月31日(共18讲)

  • 周三 8:15-9:45

  • 周五10:05-11:30、13:00-14:30

  • 周六10:05-11:30、13:00-14:30

授课对象:上海外国语大学师生

报名截止日期:4月22日

本课程将深度介绍质性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聚焦质性研究的认识论、理论与伦理,教授学生如何明确研究兴趣并规划实地调研,帮助学生掌握实地观察、访谈和解释性分析技能。无论是计划在研究中运用质性方法的学生,还是想深入了解该研究方法的学生,都能从课程中受益。

This course provides an in-depth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t aims at giving student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epistemology, theory, and eth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define research interests and plan fieldwork; helping students master skills in field observation, interviewing, and interpretive analysis; and enabling students to deeply study classic works in this field. Both students who plan to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in their research and those who want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search approach can benefit from the course.

主题1 :研究范式、历史与伦理概览

系统介绍实证主义、建构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五种研究范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范式的核心观点与差异。同时深入探讨质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如何保护研究对象隐私、确保研究过程公正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研究中维持严谨性。

 

Overview of Research Paradigms, History, and Ethics:

This lectu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five research paradigms: Positivist, Constructionist, Interpretive, Critical, and Postmodernist,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re idea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t also delves into eth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uch as how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and ensure the fairness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guiding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how to maintain research rigor.

 

主题2:质性研究设计解析

聚焦研究问题的确定、文献综述的撰写以及理论框架的搭建。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成果能否助力构建理论模型,是否需要深入研究对象的自然环境去理解其文化与过程,以及想要探究的具体现象是什么。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Focuses on formulating research questions, conducting literature reviews, and construc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t guides students to consider whether their research findings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whether they need to immerse in the natural context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to understand their culture and processes, and what specific phenomena they aim to explore.

 

主题3: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介绍质性编码,这是一个对质性数据进行系统分类以发现主题和模式的过程,包括归纳编码和演绎编码。讲座中还安排了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习制作编码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Methods of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Elaborates on qualitative coding, a process of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ing qualitative data to identify themes and patterns, including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coding. The lecture includes a hands-on session where students learn to create coding sheets, apply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practical operations.

 

主题4:自我民族志探究

阐释自我民族志的概念,即运用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描述和批判文化信念、实践与经历。强调研究者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深度自我反思审视个人与社会、特殊与普遍、个人与政治之间的交叉点,展现人们探索生活意义和应对困难的过程。

 

Exploration of Autoethnography: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autoethnography, which uses research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to describe and critique cultural beliefs,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I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er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and the role of in-depth self-reflection in examining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specific and the general, and the personal and the political, revealing people's exploration of life meanings and ways of coping with difficulties.

 

主题5: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是通过参与观察和面对面访谈来研究特定环境中人群的方法,着重强调实地笔记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实地研究中观察的重点,以及是否需要记录所有信息,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意识。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

Introduces ethnography as a method of studying people in their specific environment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face-to-face interviews.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fieldnotes and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key points of observation during field research and whether all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recorded, cultivating students' fieldwork awareness.

 

主题6: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一种开放式、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旨在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取关于特定主题的详细信息,挖掘受访者的观点、经历、感受和看法。课程安排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设计调查问卷,提升访谈问题设计能力。

 

Skills of In-depth Interviews: 

An in-depth interview is an open-ended and exploratory research method designed to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topics from stakeholders, uncovering respondents' viewpoints, experiences, feelings, and perspectives. The course includes a practical activity for students to design questionnaires,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formulate interview questions.

 

主题7:焦点小组研究

讲解焦点小组研究利用群体动态获取相似特征人群共享经验的原理,与以个体为中心的访谈研究形成对比。通过实践让学生设计焦点小组研究,掌握这种研究方法的设计要点和实施流程。

 

Strategies for Focus Group Research:

Explains the principle of focus group research, which utilizes group dynamics to gather shared experiences of people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contrasting it with individual-centered interview studies. Through hands-on practice, students design focus group studies, mastering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主题8:文本分析

主要介绍质性内容分析,其关注的是信息背后的意义,而非信息变量出现的次数。课程安排了对社交媒体信息的分析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质性内容分析方法解读文本。

 

Key Points of Textual Analysis:

Mainly focuses on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which emphasizes the meanings behind messages rather than the frequency of message variables. The course arranges an analysis practice of social media messages, enabling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interpret texts using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主题9:民族志作业展示与答疑

学生展示民族志作业成果,分享研究过程和发现。在此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学习,提出疑问和建议,共同探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知识的交流与深化。

 

Presentation of Ethnography Assignment and Q&A:

Students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ir ethnography assignments, sharing research processes and findings. During this process, everyon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ask questions, and offer suggestions, jointly discussing issues encountered in research and solutions, promoting the exchange and deepening of knowledge.

人物简介

孙玮

孙玮博士,美国华盛顿霍华德大学传播、文化和媒体研究系教授,全美传播研究会国际和文化传播分会主席,美国学刊Communication Reports主编。

Dr. Wei Sun is currently a full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Media Studies at Howard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USA. She also serves as the chair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vision of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d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American journal Communication Report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工坊”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张礼骏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23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29日(周二)17:00
地点 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塞维利亚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上外合建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25 年4 月22-30 日,上外合建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特邀上外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负责人、西班牙语教师张礼骏,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工坊”巡讲活动。

此次活动将跨越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以及塞维利亚三座文化名城,通过知识介绍、亲身体验及创作交流等多元互动形式,为西班牙公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深化中西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

人物简介

张礼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西班牙语教师、墨西哥中心研究人员、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负责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墨西哥学院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译有阿根廷作家卢贡内斯诗集《群山自黄金》、墨西哥作家塔布拉达诗集《〈李白〉及其他诗歌》、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小说《白鲸的故事》等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立法语篇中的“下列”句

讲次 第 78 讲
主讲人 殷树林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8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18日(周五)16: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下列”一词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书写方式变化促动的结果。由它构成的“下列”句是我国立法语篇中高频使用的、最有特点的句式。根据语体语法,“下列”是典型的合偶双音节词。本讲座对本位语中的名词、本位语所充当句法成分、与本位语搭配的动词和介词、本位句的性质、本位句所在款的构成模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从项的数量、句法性质、逻辑性质、兜底条款等方面对外位语进行了探讨,最后探讨了本位语与外位语(或外位句)的关系,认为从句法性质上可以构成同位、定中和解说三种关系,多数外位语不宜或者不能复位。

人物简介

殷树林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长、汉语言文字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大学)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法律语言学,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项科研项目10余项,在《世界汉语教学》《中国言语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黑龙江省A级景区语言景观考察》等学术著作5部,获得包括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近10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区域国别学的问题与方法——以中东研究为例

讲次 第 0417 讲
主讲人 王林聪
主持人 中阿中东研究党总支书记 陈晓黎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7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17日(周四)16:00
地点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大楼-612-614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林聪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中东学会会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字艺术展: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20日(周日)08:30
结束时间 2025年06月20日(周五)17: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展览介绍:汉字,从殷墟甲骨的神秘刻痕到数字屏幕的灵动像素,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焕发新生。本次展览以"时空穿越"为叙事脉络,通过甲骨文解码、现代演绎、艺术转化及跨文化传播四个维度,开启一场汉字文明的探珠之旅。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研究·借鉴·创新——比较文学论文写作要点与案例分析

讲次 第 13 讲
主讲人 张若一,杜力,马骁远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24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24日(周四)14: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松江校区行政楼234/235会议室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若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青年学者”,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古代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希伯来文学、比较文学、宗教学、历史学等,成果见诸《外国文学评论》《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宗教学研究》《圣经文学研究》《基督教文化学刊》《古代文明》等文学、宗教学、历史学A&HCI、CSSCI核心刊物。

杜力

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专长为欧洲中世纪文学、宗教文化与西方文学,成果见于《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CSSCI期刊。

马骁远

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研究专长为文艺学、古希腊文学,成果见于《文艺理论研究》《暨南学报》等CSSCI期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机关系中的权力动态

主讲人 潘舒怡
开始时间 2025年04月16日(周三)18:20
结束时间 2025年04月16日(周三)19:5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254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人机关系中的权力动态

人物简介

潘舒怡

潘舒怡,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人机传播、人机交互,曾供职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Human- Centered Computing Lab。在New Media & Socie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等国内外SSCI/CSSCI期刊以及计算机人机交互顶会CHI上发表了十余篇文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