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态势和个人隐私保护

讲次 第 六 讲
主讲人 姜开达
开始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12月06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教室
主办方 信息技术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提升我校研究生数据科学素养,锻炼数据科学思维,培养用数据科学方法解决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中心将于本学期开展数据科学系列讲座。讲座将邀请数据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公司高管、资深技术总监等为我校师生全方位展示数据科学的魅力。

人物简介

姜开达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秘书长助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 0ops安全技术战队领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塞拉与西班牙战后小说的命运

主讲人 于漫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21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1日(周二)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2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于漫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主任。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外语教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西班牙皇家学院-上外(RAE-SISU)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CLACSO)理事。《新丝路学刊》编委,哥伦比亚Estudios de literatura colombiana编委,牛津大学Journal of Spanish LanguageTeaching期刊编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开课第一讲:唯物史观

讲次 第 23 讲
主讲人 曾德华,孙秀丽,王瀚浥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23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3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402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曾德华: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

孙秀丽: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

王瀚浥: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物简介

曾德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秀丽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瀚浥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部美洲土著语言文字概览

主讲人 张礼骏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6日(周四)16:35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16日(周四)18:45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T106研讨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部美洲阿兹特克及米斯特科文明拥有很长的书面“图像-文字”历史,抄本作为这一书面形式的载体是研究土著文明的重要一手资料。同时,在中部美洲南部,大量古典时期的玛雅石碑留存至今,为语言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依据。

西班牙人来到新大陆之后,虽然土著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多数语言还是保存了下来,使用至今。殖民前的古文字形式也跟随着殖民历程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期讲座将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中部美洲土著语言文字的发展进程与特点。

人物简介

张礼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博士;西方语系西班牙语教师,墨西哥中心研究人员;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非遗记译与传播中心负责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所访问学者、墨西哥学院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部美洲土著语言文化研究,相关课程有“玛雅文明与尤卡坦玛雅语”“阿兹特克文明与古典纳瓦特语”。译有阿根廷作家卢贡内斯诗集《群山自黄金》、墨西哥作家塔布拉达诗集《〈李白〉及其他诗歌》、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小说《白鲸的故事》与《一只名叫忠诚的狗》 等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徽宗《瑞鶴圖》的祥瑞生成与创作意图

讲次 第 第5讲,讲座第3讲 讲
主讲人 罗争鸣
主持人 张煜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27日(周一)14: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7日(周一)16:0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8教(号)楼8310-8312室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徽宗绘制祥瑞花鸟画的主要意图是为了强调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圣王形象的塑造。瑞鹤图创造性的构图是为了表现并突出祥云与白鹤两种瑞物。白鹤本不属于瑞物系统,其祥瑞符号意义主要来自道教。瑞鹤图的瘦金体书法与白鹤图画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徽宗所做诗与文在祥云、白鹤出现时间上出现误差,实是诗歌创作的文学表达所造成的,应以所配文字为准。徽宗的白鹤词十首涵盖了徽宗瑞鹤图配诗所用典故和所体现的意境,对理解此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瑞鹤图所绘白鹤、祥云出现的场景与明堂祭祀、宣示礼器等场合不同,带有「与民同乐」的喜庆色彩,主要为了宣传太平盛世和圣王在位”的圣德感应。

人物简介

罗争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基于数据科学的日语教育研究展望:统计模型、语料库研究和生成式AI

讲次 第 第五讲 讲
主讲人 李在鎬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28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8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794262146
主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语料库研究院
承办方 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
语言 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ChatGPT的出现使得生成式AI被人们熟知。在本次演讲中,李在鎬教授将回顾之前所进行的语料库研究,并以ChatGPT为主题,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生成式AI对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与AI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是,生成式AI将在未来的日语教师的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李在鎬教授将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进行讨论。

人物简介

李在鎬

早稲田大学日本语教育研究科教授。2005年至2008年,在信息通信研究机构从事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2008年至2011年,在国际交流基金日语考试中心负责编写日语能力考试(JLPT)。2011年至2016年,在筑波大学从事e学习材料的制作。2016年至今,在早稻田大学指导研究生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公开在https://researchmap.jp/jhlee/。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巴以冲突(哈以战争)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讲次 第 299 讲
主讲人 黄靖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周三)16:3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周三)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44教室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报名问卷填写链接

https://www.wjx.cn/vm/Yrv0iBZ.aspx

人物简介

黄靖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美国与太平洋地区研究所所长。黄靖教授是国际著名战略学者。曾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特聘讲席教授,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2008-2018)。之前曾任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2004-2008);并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1993-94),犹他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1994-2004)和斯坦福大学(2002-2003)。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WHAT IF RUSSIA REVERTS TO MUSCOVY?

主讲人 Professor. Stefan Peter Hedlund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5日(周三)16:3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4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时间

1:The Consolidation of Muscovy2023年11月15日 (周三) 16:30-18:00

2:Failures to Break Out

2023年11月17日 (周五) 13:00-14:30

3:The Soviet Order

2023年11月21日 (周二) 16:30-18:00

4:Economic Transition

2023年11月24日 (周五) 13:00-14:30

报名问卷填写链接

https://www.wjx.cn/vm/Yrv0iBZ.aspx

人物简介

Professor. Stefan Peter Hedlund

上海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所教授。世界著名俄罗斯经济史和当代经济问题权威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俄罗斯诗歌中的蝴蝶(从费特到塔尔科夫斯基)

讲次 第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峰学科建设文学大讲堂第十三讲 讲
主讲人 Леденёв 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主持人 郑体武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27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27日(周一)20:3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行政楼234/235会议室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俄语 Pусский
内容提要

Образ бабочки -- один из устойчивых символов мимолетной красоты. Этот образ имеет давнюю традицию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в миров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в том числе в китайской и руской поэзии. Первое развернутое изображение бабочки в руской поэзии --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е М.Н. Муравьева "Время" (1775). Наиболее выразительные и эстетически совершенные стихи о бабочках написаны во второй половине XIX --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XX вв. В лекции даетс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содержания и формы пяти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й: А.Фета (1884), И. Анненского, В. Набокова, А. Тарковского, Е. Елагиной (1999). Особое внимание уделено мифопоэтическим ассоциациям образов, а также ритмическим и цвето-световым эффектам стихотворений.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 текстов позволяет выделить как устойчивые, традиционные смыслы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а, так и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ые черты автоской поэтической манеры.

人物简介

Леденёв 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列捷尼奥夫·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Леденёв Александ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博士,莫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系。主要从事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侨民文学及纳博科夫作品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出版物150多部,其中教材42部,如《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史》(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曾在世界多地访学和讲座,包括德国,日本,英国,波兰,韩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等。
研究方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纳博科夫创作研究,文学史比较研究,俄罗斯侨民文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情绪与嗓音表情: 实验心理语言学的视角

Culture, emotion and vocal expression: A perspective from Experi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讲次 第 第六讲 讲
主讲人 蒋晓鸣
开始时间 2023年11月17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3年11月17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5号楼-602室
腾讯会议:746 453 266
密码:无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言语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制约了个体通过言语与人声编码与解析情绪。本讲座将以嗓音情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心理学范式,结合眼动追踪、门控范式、声学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探讨东西方文化群体在提取嗓音中情绪信息的时间进程上的差异,以及利用嗓音情绪信息解析跨通道视觉信息上的差异,并揭示方言经验对人工智能学习嗓音情绪信息解析时的贡献。

 

Culture constrains the way how individuals encode and decode emotion in speech. This talk will focus on recent cross-cultural studies on vocal emotion recognition in our lab drawing upon methodologies in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ncluding eye-tracking, gating paradigms, acoustic analyses and machine learning. The findings revealed how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al members extract emotional signals from voices in different time courses, and integrate vocal-facial information in multimodal displays, and showcased how dialectal experience plays a role in training AIs to learn to recognize emotions from human voices in different dialects. 

人物简介

蒋晓鸣

蒋晓鸣,男,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与神经语言学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2021年入选爱斯维尔外国语言文学高被引学者,研究成果被国际言语沟通学会(ISCA)与欧洲信号处理学会(EURASIP)评选为Speech Communication(2017-2022年度)最佳论文奖。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计划、曙光学者计划等。目前担任Bibliography of Pragmatics Online副主编,Frontiers in Psychology(Language Section)客座副主编,《心理科学》编委,以及40多家国际SSCI/SCI刊物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2021年主持《心理语言学》课程入选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曾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全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学奖等。2022年指导学生团队入选教育部“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功申报上海市级创新创业项目,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铜奖,上海外国语大学致远计划一等奖等。

主要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采用行为、神经电生理、神经成像等手段探讨健康与疾病人群言语交流和互动过程中的人声与嗓音多模态表情编码和解码、文化社会情感的言语信息加工、以及语言活动中的认知运算及其应用。近年来在多个SCI与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近50篇研究论文,第一与通讯作者近30篇,出版编著4本(主编),译著1本。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