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研究生培养,提升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院将于6月3日举办以“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术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学术训练营,包括专家主旨报告、以专业为核心的学术进展汇报和交流,以及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的成员科研项目进展汇报和交流。
新闻报道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研究生培养,提升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学院将于6月3日举办以“数字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术素养提升”为主题的学术训练营,包括专家主旨报告、以专业为核心的学术进展汇报和交流,以及多语种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的成员科研项目进展汇报和交流。
新闻报道
讲座概要:梳理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与发展沿革;解读保守主义在当前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意义和作用。
参与方式: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
上外“跨、通、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共设有“科学与学术研究方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三大主题。该系列讲座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彰显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内涵,与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助力研究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德国传媒应用技术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和媒体研究。
新闻报道
讲座安排
6月2日 15:30-17:00 多层次视角下的中美博弈
6月5日 16:30-18:00 美国社会对“反中抗中”政策的反思与行动
6月7日 16:30-18:00 中美竞争与第三方的选择:以澳大利亚为例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学教授,曾任国际关系系主任、中国研究所创任所长、麦卡阿瑟东亚政治讲座教授。兼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员、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北美协调人、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会议召集人。维也纳大学欧洲朝鲜研究中心非常驻高级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东亚政治经济、国际秩序与国际安全等。
新闻报道
波恩大学国际关系和全球技术政治的青年教授,曾在宁波诺丁汉大学(2019-2020),中国人民大学(2018-2020), 同济大学 (2015-2018),慕尼黑工业大学(2018-2019),波恩大学(2018-2019)担任研究员等职务。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项目任访问学者,任国际研究协会STAIR分会的联合主席。
研究领域:科学、创新和技术的全球政治;中国的外交和能源政策;全球能源和气候政治;国际关系理论。
已出版7部专著,包括《中国的能源饥渴:神话还是现实?》,《变化中的秩序:跨学科分析》,《秩序:全球和地方现实的跨学科分析》,《全球科学与政治》,《全球政治中的艺术与主权》等。
新闻报道
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是一本探讨历史哲学、人口学、历史编纂学、文化史、经济学及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书,这本书有助于读者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国家文化特点与历史发展,理解阿拉伯民族的内在情感及思维方式。本次读书会将以伊本·赫勒敦的《历史绪论》(Rosenthal译本)中《游牧文明》这一小节为引子,带领读者进入这位被誉为社会学、人类学开创者的思想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文献中心主任,上海世界语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闪语族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字学、近东历史文化。
新闻报道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AI技术的发展为外语的教学测提供了新机遇和挑战。本报告首先回顾新时代与外语教学测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然后就我国外语教学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AI技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本报告一个基本观点是,外语教学应该促进听、说、读、看、写、译等语言技能全面协调发展,外语课程从设计到具体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尤其是把评测融入教与学之中,以评促学,评即是学。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刘建达,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测试与评价和外语教育。曾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新闻报道
1. 什么是水书
2. 水书存档于何处
3. 水书书法欣赏
4. 水书抄本欣赏
5.水书艺术与装饰
6.水书的社会评价
7. 国家重视保护水书
8. 水书抢救保护成果
9.水书与水族历史
水族,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板引村。长期从事水族语言文化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发表《水语与苗语的语音对应关系》《水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生实行民族语言口语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Ecologies of Sui sociolinguistics: A language permeated with rural social structures(lexington press 2018)等论文20余篇,教材1部:《贵州少数民族基础语音双语读本(水族)》l,译注1部:《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水族卷)》。主持或参与水族有关项目:《交往交融交流贵州民间故事搜集整理》《释读旁落的文明――水族文字研究》《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的子项目《三都水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水语部分)》等。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讲授:《现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学》《汉语水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语文》《贵州民族语言概论》等课程。2019年2月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用英语演讲《水书研究综述》《水族及其语言文化》等。2021年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语言学系Pittayawat Pittayaporn教授架起空中课堂并为学生讲授侗台语。社会兼职: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会副秘书长、贵州人民出版社审读员、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员等职。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