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吃大碗”“吃食堂”及其相关问题:兼与日语对比

主讲人 彭广陆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03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有关“吃大碗”“吃食堂”的问题近年来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但这在日语中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日语属于形态语言,名词有“格”这个语法范畴,名词与动词(以及形容词、名词)的关系主要通过格标记来表示。例如:「バナナを食べる」「どんぶりで食べる」「食堂で食べる」等。汉语的“吃面条”“吃炒饭”到“吃大碗”“吃食堂”再到“吃哑巴亏”“吃闭门羹”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从自由词组过渡到固定词组(惯用语),其中词组的构成要素(主导词和从属词)的语义及其关系起到了决定的作用。通常认为“吃大碗”表示“动作—工具”的关系,吃食堂表示“动作—方式或动作—处所”的关系(参见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p.7),但是,虽然“吃大碗”与“用大碗吃”同义,但二者使用时的语用条件明显地不同。“吃食堂”与“在食堂吃”亦然。

人物简介

彭广陆

彭广陆,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先后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陕西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兼职教授,东亚国际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出版著作、译著、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与事业

讲次 第 64 讲
主讲人 赵杨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5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5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817 5903 6375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与其他许多学科不同,国际中文教育既是一个学科,也是一项事业。作为学科,主要研究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作为事业,关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通过中文教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本讲座从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简史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以此为基础介绍事业发展情况,并对学科建设方向和事业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人物简介

赵杨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博士。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语言教育等,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标准与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中文国际教育与语言交流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中文教育》期刊主编等学术职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气候变化与企业创新

主讲人 张健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9日(周五)14: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35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nd how climate threats (droughts) affect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 in food industries around the world. We find that firms in countries with a less positiv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PDSI), i.e., with more drought-like conditions, file more drought-related patents and that such patents receive higher citations in the future. Such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not found in industries unlikely affected by drough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rought-like conditions and innovation is stronger in countries with more human capital, better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and a national culture with a long-term orientation. Finally, we provide suggestive evidence that nat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can reduce the exposure of corporate profits to climate threats.

人物简介

张健

张健,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天普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金融科技与公司财务系主任,上海市人才项目获得者,一直致力于公司金融实证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资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和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3篇。担任Financial Innovation期刊编委、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青年编委等学术兼职。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父子传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空间与隐喻——以佛罗伦萨的两个广场、雕塑和喷泉为例

讲次 第 33 讲
主讲人 刘海平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9:3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8号楼二楼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位于佛罗伦萨的两个重要广场——领主广场和至圣圣母领报广场,以两座美第奇大公爵的青铜骑马像、海神喷泉、海怪喷泉等雕塑,体现了统治者对家族延续的期望,对海洋与扩张的野心,这种以空间结构来体现“父子代际”传承的艺术方式,形成了一种空间隐喻。

人物简介

刘海平

刘海平,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在《美术》《艺术设计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译文40多篇;已出版专著《绘画的“回归”——新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20年)、《艺术与空间——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十二幅壁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共60多万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归去来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与真实空间——以萨托的壁画《三王的旅行》为例

Andrea del Sarto's <Journey of Magi>: Relations of the Paintings and Real Spaces in Italian Renaissance

讲次 第 32 讲
主讲人 刘海平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6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6日(周二)19:3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8号楼二楼
主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尤其是壁画,常为特定空间创作,且位于真实建筑与空间之中。

16世纪重要文艺复兴艺术家、佛罗伦萨的安德里亚·德尔·萨托(Andrea del Sarto),其大型壁画《三王的旅行》就位于一座建筑庭院(誓言庭院)中,只有了解壁画与庭院的空间、人物、城市生活的关系,才能重新确定这幅著名壁画的内容、运动指向、以及蕴含的象征意义等。

人物简介

刘海平

刘海平,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在《美术》《艺术设计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译文40多篇;已出版专著《绘画的“回归”——新表现主义与中国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20年)、《艺术与空间——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十二幅壁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共60多万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到田野中去: 语言调查的基础操作和方法

讲次 第 四 讲
主讲人 吕珊珊
主持人 彭海清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8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8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期讲座将从语言调查的定义、语言调查的对象、目标以及语言调查的基本方法对语言调查进行基本介绍。

人物简介

吕珊珊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语言学博士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学与金融学:交叉学科选题举例与写作指导

讲次 第 三 讲
主讲人 李路
主持人 汪姝媛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期讲座讲述语言学在经济学与金融学,特别是在真实经济生活与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场景,并结合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发展讨论语言学和金融学交叉学科的最新进展和调研实践,最后对同学们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建议。

人物简介

李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金融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 GALE 数据库专题讲座

主讲人 石亦宸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07日(周三)19: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4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 Gale 数据库及其在研究和学习中的作用
  • Gale 文学资源中心丰富的作品、传记和评论资源及著名作家的趣味文献资料
  • Gale 文学数据库的平台功能及文献资源发现技巧,利用特色工具开拓研究思路
  • “十九世纪作品在线”中珍贵的一次文献资源及重点模块內容介绍
  • 以人物和主题检索为例展示一次文献数据库平台的功能和特色和使用技巧
人物简介

石亦宸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术语学:时代背景与理论建构

Chinese Terminology: Historical Background & Theory Construction

讲次 第 161 讲
主讲人 张晖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29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29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尽管汉语术语学的历史很年轻,但汉语术语的历史并不年轻。术语是科技概念的语言指称,具有语言文字与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汉语术语学的提出,源于中外语言文字类型的差异,更源于中外科学逻辑的差异。汉语术语学的理论建构是一个时代课题,不仅要直面汉语术语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和科学概念问题,更要系统关照传统文化因素和时代进步因素,形成一套既符合中国实际又融通中外的系统认知。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张晖

张晖,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科技英语双学士,副编审、硕士生导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副主任,全国术标委辞书编纂分委会副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10卷本)项目部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长期从事科技名词审定原则方法、审定规划与项目管理、术语词典编纂、两岸及港澳名词研究。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项目、国防科技先导计划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制订《学术出版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等标准。著有《汉语术语学引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图书,科学出版社,2021),作为副主编参与编纂《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社会科学卷,商务印书馆,2019)、《什么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等,在《光明日报》发文5篇(《新华文摘》《新华月报》各全文转载1篇),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科技术语》等刊物及论文集发表术语学论文3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

Current development on cross-cultural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studies

讲次 第 160 讲
主讲人 张红玲
开始时间 2023年06月15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3年06月15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新文科建设为外语学科与跨文化研究学科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外语教育的本质是跨文化教育,在外语教育中将语言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是外语学科对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课程思政要求的重要途径。本报告基于新近出版的《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和《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回顾过去数十年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在梳理现状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介绍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方法,并就跨文化能力教学研究提出建议。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张红玲

张红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富布莱特研修学者,明尼苏达大学和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外语教育、跨文化教育与培训等。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和省部级跨文化能力相关科研与教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编教材2套,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跨文化外语教学》、《网络外语教学理论与设计》、《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中国外语教育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跨文化外语教育新发展研究》。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项目负责人,获得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