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代移民作家的英国性

讲次 第 本学期第13讲 讲
主讲人 聂薇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4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4日(周二)11:35
地点 松江校区-5314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国民族身份是英国性的政治界定,而从文学的角度,英国性更具英国文化风情。战后美国化对英国旧有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冲击,而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得移民作家的视角在英国性书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代移民作家奈保尔、石黑一雄和扎迪•史密斯是英国性书写中执牛耳者。他们从个体经历和个人风格出发,透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历史现象反思英国性。

人物简介

聂薇

聂薇,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美文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19世纪英国小说》《英国文学史》《英美文学导论》《文学与语言教学》等课程。其中,《英国文学史》获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并以“优秀”结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当代移民小说、英国维多利亚小说、文学与语言教学等,出版合作撰写专著《英国短篇小说史》等,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并在《当代外国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上海市“育才奖”等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Multi-Modal and Material Versions of Laurence Sterne’s Poor Maria: Understanding the Remediation of a Sentimental Character

讲次 第 107 讲
主讲人 Sandro Jung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17:00
地点 松江校区-536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Focusing on the sentimental vignette of Laurence Sterne’s character of poor Maria, who is introduced in both Tristram Shandy and A Sentimental Journey, this presentation will introduce a hitherto neglected aspect of her reception: material-textual versions of the figure based on a design by Angellica Kauffman. Recognized as a paradigmatic visual-interpretive casting of Sterne’s Maria, Kauffman’s design circulated initially in the form of a print but was subsequently adopted for a varied and multi-modal material culture ranging from jewellery and silkwork pictures to furniture and porcelain. These visually enhanced media served as storytelling devices that shaped both the readability of Kauffman’s Maria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Sterne’s source text,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objects’ use and purpose informed how they contributed to rendering the character’s story. The presentation will contextualize how the image of Maria transplanted onto a range of material culture signified as part of the reading history of Sterne’s vignette but also how issues of gendered reading and making adapted the character for different ends, including courtship and mourning.

人物简介

Sandro Jung

Sandro Jung is Grade II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Fudan University. He is also Jack M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an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Hexi University. A Past President of the East-Central American Society for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a former Senior Fellow of 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and the recipient of two European Union Marie Curie long-term fellowships, Jung has been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quarterly A&HCI journal, ANQ (Routledge / Taylor & Francis) for the past 11 years. He, furthermore, serves as General Editor of the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book series, Studies in Text and Print Culture. His main areas of scholarly interest are the literature, culture, and media of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book and reception histo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visual culture (and especially illustration) studies. He has produced more than 200 publications, including more than 130 A&HCI articles. He is the author, among other monographs, of David Mallet, Anglo-Scot: Poetry, Politics, and Patronage in the Age of Union (2008), The Fragmentary Poetic: Eighteenth-Century Uses of an Experimental Mode (2009), James Thomson’s The Seasons, Print Culture, andVisual Interpretation, 1730-1842 (2015), The Publishing and Marketing of Illustrated Literature in Scotland, 1760-1825 (2017), Kleine artige Kupfer: Buchillustration im 18. Jahrhundert (2018), and Eighteenth-Century Illustration, and Literary Material Culture (2023).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创意写作与英语学习

主讲人 戴凡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0日(周五)11:5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0日(周五)12:5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6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戴凡

戴凡,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人文地理硕士,创意写作艺术硕士,博士生导师,中、英文创作者, 2013年Iowa第三项国际写作计划访问作家。宝钢优秀教师,国家首批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创意写作与翻译”主讲老师。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英语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全国英语创意写作大赛。创意写作论文发表于World Englishes, English Today, New Writing,《中国外语》《中国创意写作研究》等期刊。英文作品发表于Westerly,Asia Literary Review,Drunken Boat等文学杂志,著有4部中文非虚构作品、1部英文小说和教材《英语创意写作教程》,致力于推动国内英语创意写作教学与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探索学科交叉与融合:应用型会话分析研究

Explor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pplied Conversation Analysis

讲次 第 220 讲
主讲人 于国栋(中国海洋大学)
主持人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6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6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语言与未来”哔哔哔哩直播间、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会话分析自出现以来就一直被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研究者用来探索社会成员开展社会生活的模式规律,随着会话分析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发现也逐渐被不同学科接受和采用来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尝试与实践。而应用型会话分析研究就是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本讲座首先简要介绍会话分析研究方法的典型特征与操作规范,然后展示应用会话分析研究的典型案例(包括医患互动、急救电话沟通、孤独症儿童互动等),以此说明应用型会话分析研究在学科交叉与融合中独有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于国栋(中国海洋大学)

于国栋,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医学语言与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常务理事。2001年博士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从我国著名语用学家何自然教授。后致力于会话分析的学习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会话分析学家Paul Drew、Anita Pomerantz、John Heritage。已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在国际(Discourse, Context & Media, Discourse Processes, Discourse Studies, East Asian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等)和国内语言学期刊(《当代语言学》、《外国语》、《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现代外语》等)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医患交际的会话分析研究:医患交际的过程、实质及医患关系的改善”(07BYY023,良好结项)、“言语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15BYY184,优秀结项);现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门诊医患冲突与和谐医患沟通的多模态会话分析研究” (23BYY168)。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感知正义-一个感知司法职业伦理与判断方法的话题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90 讲
主讲人 席建林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17:0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席建林

席建林,现任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上海市法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区域国别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讲次 第 363 讲
主讲人 黄达远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8日(周三)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8日(周三)18: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黄达远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1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亚非学会常务理事。现任西安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陕西省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主任。代表性专著《欧亚时空中的中国与世界》(2022年)受到学界的关注和好评。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界阿拉伯语日系列活动(二)

主讲人 马晓宇,Laura Toro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9日(周四)08:3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9日(周四)11:30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马晓宇

东方语学院外籍专家

Laura Toro

西方语系外籍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

讲次 第 第8期 讲
主讲人 张鹏宇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9日(周四)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9日(周四)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东楼大会议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 Resting fMRI的预处理:简介resting fMRI的预处理原理,以及如何基于DPABI工具包进行批量预处理。
  • Resting fMRI的常用分析指标:介绍resting fMRI研究中常用指标及其原理。
  • Resting fMRI的脑网络分析:介绍基于resting fMRI的脑网络建模及分析。
人物简介

张鹏宇

张鹏宇,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英才班,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2024年进入上外管院,致力于认知神经科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利用行为学实验、功能磁共振实验等数据采集方法,借助行为建模、复杂系统网络建模等数据分析方法,解析脑功能网络,探索人类行为的脑网络基础。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探寻丝绸之路上的阿文书法

讲次 第 27 讲
主讲人 米广江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8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8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多功能厅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地位,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重要商道,同时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通道,人们通过这条古商贸要道在不同领域进行交流和借鉴,并相互尊重,使多元文化共繁荣。

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历史上有着密切地交往,丝路沿线国家有许多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在文化艺术方面具有其独特的风格。通过这种跨区域的文化交流,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遗留下来了大量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作品,值得研究和探寻。

进入21世纪,古丝绸之路也迎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之倡议,启动了同古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的传统友谊,增加了互信,加强了贸易合作和外交关系,对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物简介

米广江

米广江先生,著名阿拉伯文书法家,1963年生于山东禹城。长期致力于阿拉伯文书法理论研究和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多年来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书法家,世界许多知名博物馆收藏和展出了米广江的许多精美独创作品,他曾应邀到世界各地的大学和艺术机构进行书法讲座和教学展示,并获得许多奖项。他的作品风格将阿拉伯文书法和中国书画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别具风格,独特匠心;他的作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把伊斯兰文化艺术和传统理念带给了现代的观众;他的作品构思严谨,富于变化,用笔娴熟精道,展示出明净、明快、明润的独特风格。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本史研究入门及其方法论

讲次 第 七 讲
主讲人 刘峰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23日(周一)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8教学楼-110
承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刘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理事、(日本)国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后出站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史、东亚关系史。出版《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三菱财阀的形成》《甲午战争》等书,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六项,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文章多次得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