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认知形态学研究

主讲人 詹宏伟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3日(周五)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3日(周五)20:00
地点 腾讯会议:113-436-226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运用历时语料库、OED词典、MorphoLex等工具,提取词族的频数和初现年代等信息,在认知形态学的框架下,探讨“图式糅合论”的相关理据:前设词干缺失、前设词干晚起、词法图式的韵律制约。通过收集历时语料库中“复杂词”(un-V-able)和前设词干(V-able)的初现年代数据,研究发现前设词干晚起比较普遍,为图式糅合提供了比较有力的理据。

人物简介

詹宏伟

詹宏伟,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当代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荣获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兼任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理事。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人员,赴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从事访问研究(师从刘迪麟教授)。长期从事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一部,先后在《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国际SSCI期刊发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片段的切分维度

主讲人 熊仲儒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2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2日(周四)20:00
地点 腾讯会议:664-259-552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主要从语音与句法的两个维度讨论语言片段的切分。语音切分比较可感,它考虑的是停延,基础是韵核和黏附组,黏附组的不同组合构成韵律短语。句法切分的可感性比较弱,它考虑的是合并,基础是词汇核心会受到功能核心的扩展,并由功能核心选择相应的成分与之合并,构成大大小小的句法短语。句法切分可由成分测试和相关的句法依存关系进行验证。句法切分跟语音切分可以匹配,也可以不匹配,后者会造成相应的括号悖论。在句法研究的时候,需要区分语言片段切分的不同维度,不能把语音切分当作句法切分。

人物简介

熊仲儒

熊仲儒,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句法语义学与英汉语法对比,主要学术兴趣是探索功能范畴在句法语义中的作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英汉形容词的对比研究”、教育部规划项目“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与北京市社科项目“汉语左边界的制图分析”等,目前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动词与名词互转的生成语法学研究”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论著先后获得2007-2008年安徽省社科二等奖、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非宾格性看英汉跨语言类型特征

主讲人 张达球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20:00
地点 腾讯会议:846-987-24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汉两种语言长期存在类型之争,且学界界定多样,众说纷纭。本报告将从非宾格视角阐释英汉语在类型上的异同。通过对非宾格性的界定及其句法结构表征异同比较,透视非宾格性表征背后的语法混合特性,从而在语言类型上处在主宾格-施通格连续统上偏施通格一端。

人物简介

张达球

张达球,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上海财经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兼外语自主学习中心主任、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代语言研究中心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和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硕博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通讯评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评审专家,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中西文明比较研究。已公开发表EI、SSCI/A&HCI、CSSCI 等重要期刊论文及译著、专著、主编教材与工具书40篇/部;主持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上海财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培育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课程、市一流虚拟仿真课程各1门,主持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教材建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中国化与数字化的思考与探索

主讲人 张桥云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7日(周二)12: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7日(周二)13: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320交叉学科数字经济智慧实训室
主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承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桥云

男,1963年生,四川南溪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二级教授,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刘鸿儒金融教育基会“金融学杰出教师”,四川省首届教育育人名师,担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
曾任西南财大研究生部副主任、主任,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一、二届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
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勇于实践,全面成长——以挑战杯系列实践类竞赛为例

主讲人 张绍铎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11:5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12:5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从实践的重要性入手,介绍大学生的各类实践竞赛,以如何准备调研性挑战杯比赛为例,阐述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意义,吸引与激励更多同学投入到火热的热会实践与实践竞赛中去。

人物简介

张绍铎

张绍铎,留日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主讲的面向留学研究生的全英文课程《美国对外政策研究》获评为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主讲的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程《中国外交》入选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名单。以第二导师身份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特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数智时代的生命传播:自我、交谈与共生

主讲人 师曾志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0日(周二)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0日(周二)17:00
地点 腾讯会议:214-406-528
密码:本讲座不对外开放 讲座开始前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数智时代技术的跃迁愈来愈成为人类生存与组织的重要方式,深刻变革与重塑着社会。生命传播必须返回人类本源性上开展思考,回到马克思所言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和感性的人的思想根基上展开探索。变动不居的传播生态激发出自我更多的感性、情感、理性、意义等的差异,人们时刻在观看、发生、表达与交互之中,这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是关乎生命本体“能转”在传播场域中的深度映射。突破二元对立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注重自我认知与人格塑造已成为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源泉活水,强调共鸣、共情、共生等理念,尊重无知与未知的重要性,能动地转变思维范式是当今社会群体生活的重要特征。自我精神世界的丰盈与群体关系的和谐,是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文化繁荣、促进和谐稳定的源泉,也是社会规范、结构、制度变革的思想基础,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与根基。

人物简介

师曾志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主编,爱德基金会理事。北京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克多利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多个大学访学。研究领域包括跨媒介叙事、媒介文化与公共传播、人道传播、AI与生命传播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社交媒体分享实践的语用学研究

主讲人 任伟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0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0日(周二)15:30
地点 腾讯会议:978-523-159
密码:本讲座不对外开放 讲座开始前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分享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交媒体交际中更是到处可见,影响着我们的交流互动和社会文化。本讲座将探讨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行为及其多元特性,从语用学角度讨论网络分享交际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讲座将通过分析来自豆瓣这一社交媒体平台上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群组中分享考试经历以及寻求或提供情感支持时所采用的语用策略,深入剖析线下主题与在线分享行为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理解数字时代分享行为做出贡献。

人物简介

任伟

任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语用,研究兴趣涵盖语用学、二语习得等。担任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治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等。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连续入选2020—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2—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在Applie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在SSCI期刊编纂专刊4期。专著Second Language Pragmatics (2022)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担任Ampersand (Elsevier)期刊副主编,East Asian Pragmatics评论主编,Discourse, Context &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ragmatic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System等多家国内外语言学及语言教学SSCI期刊编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双语术语知识库的理念与内容

主讲人 苗菊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09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09日(周一)21:00
地点 腾讯会议:300-439-550
密码:本讲座不对外开放 讲座开始前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双语术语知识库是知识承载、信息传播的媒介,是各领域各类型知识资源整合利用的途径,亦是翻译技术的知识体系化演进,体现了社会数字化空间发展支持的必然产物。作为知识资源深度管理的载体,双语术语知识库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开拓了数字化语言资源建设的内涵、类型与方式,提供了专业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语言技术数字资源。讲座旨在引介与其相关的各方面基本知识,反映了数字时代语言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趋势、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需要。

人物简介

苗菊

苗菊,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英才教授。2002年6月获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翻译方向),2005年9月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获证书。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翻译研究多学科发展、数字时代多语言跨文化传播。多次赴北美、欧洲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调研学习、了解学术前沿和科研动态。主持并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2015年立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深远影响。曾任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翻译与口译学院特聘咨询专家、维也纳大学非欧盟成员讲学计划客座教授,兼任国家、省部级评审鉴定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Emerging Trends in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sights for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讲次 第 92 讲
主讲人 闫逊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1日(周三)11:00
地点 腾讯会议:887-547-511
密码:61829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is talk examines emerging trends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spanning construct expansion,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test development and use. These developments present exciting opportunities to shape the field but also demand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greate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 will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trends for researchers and authors, offering practical guidance for designing sustainable research work and navigating the publishing landscape.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given to maintaining academic rigor and addressing challenges posed by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providing a roadmap for impactful contributions in the increasingly dynamic field.

人物简介

闫逊

Xun Yan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He is a faculty member in the 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in second language studies from Purdue University. At UIUC, Xun is the director of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 Linguistics + TESOL and the supervisor of the English Placement Test and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Interview. Xun’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speaking and writing assessment,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sting, and 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y. His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s including Applied Linguistics, Assessing Writing,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st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ystem, and TESOL Quarterly. He is a co-editor for Language Testing and a past co-editor for the Brief Research Reports of TESOL Quarterly. Xun was the recipient of the ETS TOEFL Essentials New Scholar award in 2022, UIUC’s LAS Alumni Distinguished Professorial Scholar Award in 2024, Conrad Humanities Mid-Career Scholar Award in 2022, and Lincoln Early-Career (LEAP) Scholar Award in 2018.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术语问题

讲次 第 10 讲
主讲人 朱青生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13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13日(周五)21:00
地点 腾讯会议:485-813-208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朱青生

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2016-2021)。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5年起每年一届)。长期领导《汉画总录》编辑计划,已出版63卷,该书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担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期间,领导国际艺术史界联合建立全球图像链接系统,同时推进在世界艺术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更新。著有《艺术学理论》《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十九札》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