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入命运漩涡的年轻人—— 哈姆雷特的踟蹰

主讲人 肖一之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5日(周二)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5日(周二)21:0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密码:031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关于《哈姆雷特》的一个经典问题就是他为何一直拖延为父亲报仇。历代莎剧评论家从精神分析、历史背景和政治话语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然而一代代的读者都需要对这个问题拿出自己的回答。在今天追索“哈姆雷特的踟蹰”这一问题时,更多的是关乎我们新一代的读者,如何把我们的时代与这位沉郁丹麦王子的境况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将一起从《哈姆雷特》的文本出发,共同再次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物简介

肖一之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布朗大学比较文学博士,2019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兴趣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英国文学、比较文学、全球思想史、文学与科学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姝说冬奥会:共逐青春梦 燃亮冰雪情 Li Lingshu: Link SISU &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主讲人 李凌姝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25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655-971-402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凌姝

李凌姝,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冰壶技术官员、中国首位冬奥冰壶裁判之一(仅2位);2022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副计时长;全国校园冰雪运动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市冰壶协会理事、推广部副部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宣讲会:摩洛哥、秘鲁专场

品牌 孔院之声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5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5日(周二)20:30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Understanding Cultures and Ideologies: The Case of English Textbooks as Real-life Examples

讲次 第 22 讲
主讲人 Lawrence Jun Zhang(张军)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6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6日(周三)16: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Compiling English textbooks is a quite common endeavour among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s and the final products are oftentimes counted toward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research outputs when the compilers are assessed at the annu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or at the time when the compilers apply for promotion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so many textbooks, how these textbooks are underpinned by particular theoretical or ideological guidelines, end-users such as teachers may not be very clear about how such textbooks are vehicles for transmitting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deologies underpinning them. In order to make my point clear, in this presentation, I will report findings from a self-built corpus that has 40 volumes/books of over 100 million words (Liu, 2017; Liu, Zhang & May, 2021; Liu, Zhang, & Yang, 2022; Zhang & Liu, 2022). I will examine the cultural constellations evident in 10 sets of Chinese university English textbooks, comprising a corpus of 864 texts, highlighting how these texts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different cultures driven by textbook compilers’ untended ideological influence. As I conclude my presentation, I will be able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dominance of Anglo-American mono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many English textbooks is problematic in an increasingly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world. I will share my thoughts 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classroom teachers and textbook writers/compilers as my final remarks.

腾讯会议ID:886 693 710

人物简介

Lawrence Jun Zhang(张军)

现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颁奥克兰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奖,2016年当选总部位于美国的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全球领军学者之一(TESOL’s50@50)。现兼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吉林省 “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吉林大学)、湖北省 “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2012-2019年间任SSCI国际期刊TESOL Quarterly的常任栏目主编,现任Elsevier出版社SSCI一区国际期刊System的联合主编和瑞士Frontiers传媒出版社SSCI 二区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副主编。另担任包括顶级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Learning, TESOL Qurterly,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和Modern Language Journal在内的26家SSCI期刊论文特邀评阅人;SSCI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LC Journal, Metacognition and Learning等16家国际期刊编委,Routledge, Springer, Multilingual Matters等6家国际出版社书稿审阅人。发表论文、书评、章节近200篇,其中在SSCI期刊96篇、指导36名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美国TESOL国际学会2011年度“最佳科研论文奖”唯一得主;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 “优秀论文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2015-2018);TESOL国际学会理事会常任理事(2017-2020)。主持新加坡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一项($22万新元/约110万人民币)、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基金会年度基金项目、新加坡教育部属下国家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香港特区政府年度科研基金项目以及荷兰社会科学教育研究基金特邀评审。曾任新加坡应用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2005-2012)、TESOL国际学会遴选提名委员会委员。受TESOL国际学会总部的委任担任TESOL Quarterly学刊主编遴选委员会主席(2016-2017)。现任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TESOL协会会员,新西兰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常务理事、秘书长,以及欧洲学术写作教学研究会会员。研究兴趣包括英语二语读写发展、学术英语写作等。张军教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获硕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助理教授并荣升副教授获得终身教职。2011年末请辞后加盟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在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英文系任教期间赴英国牛津大学完成二语习得博士后。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与问题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朱青生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2日(周六)14: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2日(周六)16:30
地点 腾讯会议 146 703 825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承办方 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结合正在上海多伦美术馆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20(上海部分)”来整体叙述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现状和发展的问题,及其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中的地位。

人物简介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年起)。长期领导《汉画总录》编辑计划,已正式出版43卷(截止到2021年),主编《中国汉画研究》学刊。曾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期间(2016-2021),领导国际艺术史界联合建立全球图像链接系统,同时推进在世界艺术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更新。策划展览多种,发表专著论文若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一期一会,幸得识卿——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相遇记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李翔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1日(周五)12: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1日(周五)13:00
地点 其他-腾讯会议:158-347-711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翔

原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数字敦煌——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永久保存

讲次 第 8 讲
主讲人 夏生平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0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0日(周四)20: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丝绸之路上的敦煌;
2.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价值;
3.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数字化;
4.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
5.文化遗产数字化重构;

线上讲座,腾讯会议ID:425 255 316

人物简介

夏生平

现任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美国图书馆协会会员(CALA),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ICMOS);中国社会情报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敦煌学及敦煌学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相关研究。先后在《敦煌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数字图书馆论坛》、《中国社科学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3项,承担国家文物局课题2项,参与和承担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子课题2项,承担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课题2项等。是“数字敦煌”项目主要承担者,目前主要承担“敦煌学信息资源库平台”建设和“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理论的范式转向

讲次 第 21 讲
主讲人 张莲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09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09日(周三)20: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如何培养教师貌似是一个简单问题,但事实上其背后是无数复杂、矛盾、不断变化的答案。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领域内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模型、框架,或用于解读教师学习和发展现象,或用于指导相关实践和政策决策与规划。本报告从历时批判视角对这些理论模型或框架进行回顾和分析,讨论转向的内在逻辑和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本土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和实践面临的问题、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和路径。
线上讲座,腾讯会议ID:644 379 000

人物简介

张莲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重点关注教师认知与发展、课堂话语分析和二语写作。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英语文化背景中的法庭与司法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62 讲
主讲人 于明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11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11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于明

于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会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秘书长。曾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法律史、英美法、比较法。出版《司法治国——英国法庭的政治史》(专著)《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译著)等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口译测评:人工和机器评分

主讲人 韩潮
开始时间 2022年03月0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3月03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密码:0303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在过去十五年期间,口译测评研究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次讲座将阐述口译测评的内容、历史、目的及场景,聚焦口译评分方法,回顾近期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尝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讲座将重点描述三种口译评分的范式,即人工评分,人机协作评分及机器评分,并详细介绍前期研究的成果。

人物简介

韩潮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研究重点旨在分析大规模、高风险口笔译测试环境中人工评分的途径、方式、过程和结果特征,评价人机协作测评的效能,以及探索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机器评分。近五年来,在翻译学、语言测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和教育测量领域发表40余篇文章,包括25篇SSCI、A&HCI研究论文,见刊于Interpreting, Language Testing,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和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等期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