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的汉字研究与应用资源开发——以《说文》小篆为例

讲次 第 76 讲
主讲人 胡佳佳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28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28日(周三)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汉字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分为古今文字两大阶段。《说文》小篆是沟通古今文字,追寻现代汉字字理的桥梁。本讲座基于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开发的“数字化《说文解字》”(http://szsw.bnu.edu.cn),探讨古文字数字化过程中如何确定标准字型、字义,文字符号如何实现可视化,以及如何认定国际编码等。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胡佳佳

胡佳佳,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汉字学与数字人文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化《说文》学及其研究平台构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汉字构形演化数字化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哲社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系列项目“近世碑刻数字化典藏及属性描述”等项目的研发,发表相关科研论文3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态度研究的现状、问题和趋势——以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例

讲次 第 75 讲
主讲人 战菊,董晓宇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22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22日(周四)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报告首先综述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研究视角,再聚焦于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语境建构观”的视角开展语言态度研究,并以我国学生英语课堂上的真实对话为例,具体阐释了如何在真实发生的情景语境中,从内容、语义语用以及互动三个层面研究学生的语言态度。未来语言态度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创新研究方法,关注研究“非标准变体”语言使用者,注重将语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语言态度的动态建构发展研究相结合,深入挖掘语言态度和社会发展、个体认知和语言资源的互动关系,促进干预语言态度措施的设计和实施,减少基于语言的偏见和歧视。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战菊

战菊,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文系,留校至今,从事外语教学及研究工作。1990年-2000年期间先后留学比利时和美国,2000年8月获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院博士。2012年获批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二语写作、教师发展、课程设置)和社会语言学(语言态度、语言景观)。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研国家语委项目一项。2013年起任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和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2006年9月-2017年5月)。

董晓宇

董晓宇,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二语写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

讲次 第 74 讲
主讲人 屈哨兵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15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15日(周四)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服务”已经成为中国语言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探究的领域,语言服务的研究边界在哪里?它本身应该拥有哪些关键概念,是否有可能构成一个系统?本次讨论提出用五个子系统描述语言服务研究与语言服务实践。同时,对“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的关系进行梳理,拟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两者关系的判断,二是两者关系的问题,三是两者关系的性质。讨论采取一种分分合合的方式,基于分离看彼此之间的区别,基于融合看彼此之间的联系。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屈哨兵

屈哨兵,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先后在基础教育学校、师范类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等多个教育领域任教任职。2007年任广州大学副校长,2011年10月起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2014年4月起任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2016年9月起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承担完成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专著或主编出版《现代汉语被动标记研究》《广告语言跟踪研究》《广告语言谱系研究》《语言服务引论》《好教育论说集》《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等多部,在《中国语文》《方言》《汉语学报》《语言文字应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及应用语言学、教育管理理论与政策,近年来致力于语言服务研究,现主要从事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网络空间的社会性及其语言问题

讲次 第 73 讲
主讲人 赵世举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08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08日(周四)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网络空间作为人类创造的数字化空间,依托并拓展于现实客观世界,而又有别于现实客观世界,并且正与现实客观世界深度交融,已经成为人类新的社会形态和新的生存家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这个新的社会空间里,语言文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网络底层的语言技术和语言资源,到各种网络活动的语言文字使用等,都充满着十分复杂而重要的语言文字问题,亟须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促进网络空间语言规划、语言建设和语言生活治理。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赵世举

赵世举,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执行主任、《长江学术》主编等。兼任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语汇分委员会委员、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生指导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受聘《语言战略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以及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学术机构学术委员或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传播、中国文化等研究。已出版《语言与国家》等专著合著十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重大和一般科研项目十多项,荣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希腊独立外交历史回顾图片展

开始时间 2021年03月31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25日(周日)09:00
地点 语言博物馆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希腊驻沪领事馆
承办方 上外西方语系、上外希腊研究中心、上外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希腊语 Ελληνικά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观看之道——西方美术中的几何学问题

品牌 思索讲坛
讲次 第 5 讲
主讲人 李森
开始时间 2021年03月29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3月29日(周一)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承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的最高形式不在于真实世界,而在于几何学。法国诗人阿波里奈尔也说过“几何对于造型艺术的重要性相当于语法对于作家的重要性。”
数学上的几何观念与艺术发展的关系非常明显,艺术世界的每次转换背后都是一种几何学的变更,比如文艺复兴,比如二十世纪初诞生的现代艺术。
“立体主义不仅改变了事物的形象,还对人们的欣赏习惯进行挑战。塞尚以极大的克制力控制着的,不让它们游离于世界之外的那些事物,那些圆柱体、立方体、锥体和用以表现事物的色块,被毕加索、布拉克等人,像释放巴黎动物园栅栏中的老虎一样释放出来,给按部就班地遵循着艺术法则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慌。”
抽象主义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中所体现的那种精神,“起源于混沌而终止于秩序,起源于虚无而终止于一局棋的棋盘;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这种精神起源于几何形的公理,起源于垂直线与面的秩序和棋盘的迷宫。”(《画布上的影子》,李森)
让我们走进西方美术世界中的几何学,体悟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探索其所蕴含的无穷玄机与美感。

人物简介

李森

1966年生,云南腾冲人。现为云南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华文艺复兴论坛”主席;《学问》《新诗品》《中国新诗年度研究报告》主编;“他们”诗派成员;“语言漂移说”艺术哲学理论创始人。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和作品集17部,发表论文和作品40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史料阅读与论文写作: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主讲人 徐进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01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01日(周四)20:00
地点 荟空间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 学生联合会
承办方 校研究生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徐进

徐进,师从杨奎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齐鲁青年学者。

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厦门大学等高校任教,期间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韩国高丽大学任访问教授和客座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曾在史学月刊、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2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一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开放逻辑和实践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薛求知
开始时间 2021年03月31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03月31日(周三)12: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 双循环的提出和重心
- 双循环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
- 新格局下的开放逻辑和实践
-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再定位

人物简介

薛求知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荣休教授,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共对美交往的历史与经验

讲次 第 40 讲
主讲人 章百家
开始时间 2021年03月26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03月26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9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承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章百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前副主任,研究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的谱系分类和类型学分类

讲次 第 72 讲
主讲人 吴建明
开始时间 2021年04月01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04月01日(周四)20:30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分类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基础。对世界语言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发现语言现象的本质。当前语言学研究存在两个基本的分类体系:谱系分类和类型学分类。谱系分类根据语言间的直接演变关系和亲缘关系划定语系、语族、语支以及语言和方言;类型学分类根据语言中存在的不同形式和功能,形成比较概念、描写范畴以及相应的概念结构。谱系分类把历时和共时上共享某些特征或属性的语言归类,而类型学分类则把语言中存在的不同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类。
本次讲座将对这两个分类体系的主要方法、相互关联以及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区域分类等),并在此背景下对世界上一些语言的系属划分以及类型学特征进行介绍。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吴建明

吴建明,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语言类型学、普通语言学、语用学等。出版1部英文专著 The Function of Pronominal Expressions in Puxian,近年来在 Language &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以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或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 - 语言类型学和语义学卷》《语言类型学教程》《语言类型学集刊》(第二辑)等著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1项以及其他各类校级一般和重大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