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永不言弃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20日(周三)16: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20日(周三)17:30
地点 松江校区-教育会堂
主办方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松江区人民政府
承办方 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语言 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介绍 

上海国际电影节遵循“国际性、专业性、惠民性”办节主旨,坚持“亚洲、华语、新人”办节定位,积极推动中外电影文化交流,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继续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搭建具有国际专业影响力的电影交流平台。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肩负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促进中国电影提升核心竞争力、致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明确担当和责任,服务于中国影视产业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战略,服务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 

“科技影都松江大学城影视展”介绍 

优秀影视作品进校园既是打造海派文化品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学生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艺术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平台。       

“科技影都松江大学城影视展”期间,松江大学城七校将公益展映32场、31部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摩洛哥、奥地利、塞尔维亚、新加坡、加拿大、法国、丹麦、西班牙、马来西亚、伊朗、荷兰等16国的精彩影片。影片类型包括电视电影、故事影片;中外影视动画片、纪录片等。其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作为主会场集中展映13场、15部优秀影视作品。影视展期间,还有多场影视主创人员与大学生见面会。本次影视展,首次使用“文化上海云”售票系统,以电子票的形式进行出票,为观影的师生提供方便。 

上海外国语大学电影展映片

Last Hold!
永不言弃(故事片) 

放映时间:2018年6月20日(周三)16:00 

放映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 

导演:真壁幸紀 

国别:日本 

片长:90分钟 

电影是以正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攀岩比赛为题材打造的一部原创影片。故事从面临着解散危机的攀岩部主将冈岛吸引新生入部开始。人生如攀岩、攀岩如人生,越过一堵墙又出现新的一堵。而影片中的主人公们正是通过攀岩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共同演绎有泪有笑的青春励志故事。

展映片都可以通过上海文化云抢票哦!

开票时间:611日(周一)1000


观众须知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通则》规定,每场放映前,指定影院代表电影节组织方向观众告知:

1.观众入场时严禁携带照相机、摄像机。如有携带者,请交存影院工作人员保管。

2.请自觉维护剧院内公共秩序,在剧院内请保持安静。

3.影片放映期间严禁用手机或其他设备拍照或摄像。

4.请观众关闭手机或将手机铃声调至震动状态。

5.请看护好低龄儿童,勿使其在剧院内随意喧哗、走动。

6.影毕时,请在场灯亮起后再退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东局势与大国博弈

讲次 第 91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22日(周五)15:45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22日(周五)17: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8会议室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杜鲁门到特朗普:二战结束以来的美国总统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讲次 第 90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22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22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8会议室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关注上研职团,就是关注你的职业发展!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各种类型的语言地图

讲次 第 22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24日(周日)18:3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24日(周日)20: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因空间因素造成的差异是语言差异的重要成因,地理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和空间差异,地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有线的地理语言学、点的地理语言学和面的地理语言学,将语言特征绘制成地图,反映在语言地图中也有各种不同类型,报告对语言研究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地图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说明不同类型语言地图的应用及对汉语方言研究和民族语言研究的重要价值。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研究生学术写作中的道德问题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5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5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歌德与浮士德精神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5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5日(周五)11: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莱茵厅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名词短语删略看普通话和吴语关系从句的结构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4日(周四)16: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4日(周四)17:30
地点 虹口校区-5号楼-602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语言学类)讲座
本文从名词短语删略(NP ellipsis)这一视角切入,考察普通话和吴语中“修饰语-结构助词-中心语”这一短语形式的基本句法结构。普通话和吴语的名词短语删略形式分别为“修饰语-的”和“修饰语-葛-量词”,其中吴语的删略结构必须带有量词。本文提出以下两个观点,(一)普通话和吴语分别使用“代词化(the pronominalization strategy)”和“省略(the elision strategy)”这两种不同的删略手段;(二)普通话的所谓结构助词“的”应该分析为限定词或轻名词n,修饰成分XP为其补足语,因此“修饰语-的”是一个论元性成分,而吴语的结构组词“葛”应该分析为标句词(complementizer),“修饰语-葛”是一个谓词性成分,附接在定指量词投射的DP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美国对华接触政策40年回顾与展望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1日(周一)14: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1日(周一)15:3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中东研究所704室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我最孤独的一天:从马雷到泥沙普尔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1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1日(周一)11:15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中东研究所704室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俄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讲次 第 32 讲
开始时间 2018年06月14日(周四)14:30
结束时间 2018年06月14日(周四)16:3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704室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Lecture Series on China Studies

Topic: Sino-Russian Relations: The Past, Present, and Its Future
Speaker: Prof. Zhao Huasheng
Time: 14:30-16:30 P.M., Thursday, June 14th, 2018.
Location: 704, Building #6, Hongkou Campus
Language: English

Zhao Huasheng is a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Fudan University. His scope of research includes Sino-Russian relations,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SCO, and Afghanistan. From 2005 to 2017 he was the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Studies, the Center for the SCO Studies, Fudan University. Prior to Fudan University he worked at the Shangha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 a researcher and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during 1986-2004. He is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tudies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 He studied in the 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1989-1990. He was a visiting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Washington D.C. (Russia and Eurasia Program, 2011). He’s the author of numerous articles in Chinese, English and Russian. His books including: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alysis and Outlook (2012). China’s Central Asian Diplomacy (2008); Central Asia: View from Washington, Moscow, and Beijing (the co-author, 2007);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